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使用相同的4台發動機,為何中國運20比伊爾76多運20噸?

使用相同的4台發動機,為何中國運20比伊爾76多運20噸?

原標題:使用相同的4台發動機,為何中國運20比伊爾76多運20噸?


最近中央電視台播放了國家記憶-大國鯤鵬的紀錄片,裡面對中國戰略運輸機運20從決策到管理,最終到試驗,試飛都有很清楚明白的介紹,可以說,從重要性來說,這還是一款讓全國航空工業所有大小廠家集體投入,也是政府層面,軍隊提前做規劃投入的一個重磅項目,項目牽頭都是國務院專項辦公室。


當然,中國的軍工項目,往往來得又急又快,但是對於大型運輸機的期盼,卻是步履闌珊,從60年代仿製俄羅斯安12,安24成為運8,運7開始,中國人一直在努力,不過歷史總是和人開了個巨大的玩笑,80年代我國大裁軍放棄了運10項目,渾然不顧已經完成了130次起降,經過努力就可以服役的現實,壞人牽頭的項目隨著壞人的下台也必須下台,當然項目死了,而且拆了生產線。


為了2000萬放棄運10是個大錯,技術和人才斷了20年,窮困潦倒,四處流散


那時候流行中美友好,中歐友好,中國從歐洲美國得到了一些技術,不過由於太窮,也買不起啥像樣的東西,雖然說沒錢,但是還是耗費巨資購買美國歐洲天價客機,波音空客從此開始發財,當然,那時候也有這個意向,利用10億人的龐大市場和西方航空製造商談判,最終就是波音737,空客A320,還有麥道80,最終的結果,空客A320技術最好,條件也最苛刻,就接受中國建廠房,波音737也類似,麥道飛機差點點,但是願意全方位合作,提供一切便利,最終就幹了,這就是中美合作的幹線飛機項目MD90。


但是天不從人願,麥道很快就掛,讓波音吞了,原定造上百架,最終就生產了4架就完事,這讓中國人覺得很慘烈,這麼大的國家所有飛機都是外國造的,這很不像話,最終就急匆匆利用麥道80-90的全套資料,中國人另起灶爐搞新支線ARJ21渦扇噴氣客機,載客60座左右,不過由於完全沒有認真研究MD80-90的設計資料,做足夠的逆向設計實驗,雖然簡單的機身切短換髮動機設計,還是失敗了。


ARJ飛機,本來就是個短平快,結果變成了馬拉松坑神


雖然ARJ失敗,但是中國航空人卻不止步,對於大型運輸機和大型客機的需求和呼聲一直居高不下,最大的理由就是,我國一年1000億購買外國飛機和零配件服務,最終卻屢屢遭到制裁,國防需要的預警機,運輸機平台,電子戰平台,加油機平台卻四處碰壁,人家不肯賣。


初期由於對於大型客機和軍用運輸機的投資有天生的恐懼症,這會帶來海量的壓力,這時候殲8II的設計師顧誦芬院士,給出了一個比較具有爆炸性的報告:大客機和大型軍用運輸機,有70%的技術是公用的,雖然是兩個完全不同型號,但是投資卻不必翻番,幾乎可以節省一半多的經費,最終這個報告成為壓倒一切的推土機,項目在2007年通過了,當然,同年殲20項目也立項了。


大客和大運有7成的技術通用性,能省一半錢,所以同時上了


國家對於大運遲遲不上項目,抱有很深的懷疑,,原因就是,西安飛機公司,之前40年就一直仿製俄羅斯的安24和圖16,並沒有搞過真正的全新運輸機設計,雖然運7改到新舟600,新舟700,幾乎都是換湯不換藥,氣動飛控都沒動,就換髮動機換航電,對於一個從來就仿製過日子的廠家,一下子要上大型運輸機,誰都怕掉入陷阱,花了幾百億,徒勞無功。


當然,中國也不缺先例,沒有啥經驗就能搞新飛機,這就是成都飛機研究所,還在緊鑼密鼓仿製米格21MF戰鬥機的時候,總師就拿出足夠的證據,向空軍和專家證明,他們有能力也有把握研製一款鴨式布局的三代戰鬥機,對抗美國F16和幻影2000,以及俄羅斯的新戰鬥機。



宋老的殲10給航空人做了個最佳示範:只要敢想敢幹認真做實驗,經驗少點也不怕,沒有成不了的項目

當然,中國空軍冒險答應了總師宋文驄的請求,也看到宋老的勝利渴望和鬥志,最終孤注一擲,你干吧,即使你現在剛剛開始設計殲7III,最終空軍的大度,贏得了超常的回報,殲10戰鬥機完全超出原始要求,不僅飛機性能好,壽命長,好維修,而且培養除了一隻強悍的設計隊伍。


對於成飛的成功,全行業都羨慕嫉妒恨,但是西飛也不甘示弱,對於大運項目,他們也做了很多準備,自己找經驗豐富的安東諾夫設計局資訊,也努力做實驗,外加國內拿到了伊爾76的樣機和足夠資料,以及部分美國C17的信息,最終得出一個結論,大運,我能幹!



伊爾76是中國大運的啟蒙老師,西飛大運設計團隊受益匪淺

大運很複雜很困難,但是具體分析後,最終落實到技術層面,大運其實就是6個問題,這四個問題最終都發現,有難度,但是不夠大,能過!


第一個就是數字化設計製造和檢測,第二個是長壽命重載機體設計製造技術,第三個是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設計和製造技術,還有超臨界機翼,還有大功率高可靠機電設備,電傳飛控技術。


最終的分析結果:


數字化設計製造檢測,過,原因很簡單,主機廠和波音公司合作,家家都會玩10多年了,不是事。


長壽命重載機體:有伊爾76飛機,看看算算就會,用更先進的軟體計算,更換更新更強的材料,過!


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先有俄羅斯的D30發動機頂著,一時半會搞不出來不要緊,大部分零部件的技術能力沒有超越國產太行發動機,只要太行發動機能穩定,大運用的渦扇發動機就沒有太多事情。



成都所殲10殲20度採用了電傳飛控技術,對於大運採用電傳飛控是個極大的助力


超臨界機翼:安東諾夫安70完全搞定了,資訊一下就是,中國買的空客飛機全部都是A300,A310,320,330,380全部都是,看看想想算算,我國還有超強風洞,設計方案不行就改嘛,千百次實驗下,反覆迭代,沒有搞的。


大功率高可靠機電設備:呵呵,這個東西,殲20也用,廠家也表示搞的定。


電傳飛控:成飛完全搞定了,而且還是超高難度的戰鬥機飛控,對於運輸機,就完全降了一個大檔次,西飛實在搞不定的話可以外包嘛,這也不是事。


最終中國運20使用和伊爾76一樣的D30發動機,運載能力比伊爾76高一半,這就是60噸VS40噸!



運20運載能力超越伊爾76,最主要原因是修改了機翼翼型


所有這些技術裡面,對於運20運載能力超越伊爾76,最大的幫助就是改了機翼剖面形狀,阻力大大降低,節省燃油,也機電的提高了載貨能力。



從技術路線來說,運20就是一個伊爾76大改增強版,沒有完全向世界頂尖C17靠攏


有人就問了,中國大運差距美國C17很多,運載能力差不少,土跑道起降能力不行,簡易機場直接降落能力也沒有,這種一站到底能力欠缺還是有點不行,為何不一步到位?


從願望來說,C17是最強軍用運輸機,但是研發難度爆表,假如不選擇伊爾76增強,而選擇C17路線,幾乎可以註定,要撞得頭破血流,而毫無所得。


雖然志存高遠,但是要步步為營,謝絕一步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水來 的精彩文章:

殲10雷達罩最早是圓形,為何20年後卻改成F16的橢圓形?
殲20試飛顯露不凡身手,跑得快轉頭快,不給三代機一點機會

TAG:大水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