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15不是中國艦載機起點,殲7殲8殲9殲13都曾經計划上艦

殲15不是中國艦載機起點,殲7殲8殲9殲13都曾經計划上艦

原標題:殲15不是中國艦載機起點,殲7殲8殲9殲13都曾經計划上艦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航母上使用的主力艦載機是殲-15。但在殲-15前,中國航空工業者們,也為艦載機而奮鬥了多年。今天小編和大家要聊的話題是那些年,那些消逝的中國海軍艦載機方案。


殲15艦載機著艦瞬間

我們今天的故事要從70年代航母項目開始。1970年夏,由劉華清負責牽頭的海軍707工程正式展開。按照規劃,這型護航航母將採用封閉式艦首、單層機庫、蒸汽彈射器、斜角飛行甲板,以蒸汽輪機為動力。艦載機由當時的航空研究院負責論證研究。然而這個方案明顯帶有大躍進的色彩。當時並沒有合適的艦載機可供選擇。這個時期的艦載機方案有諸多說法,殲-6改進,外購英國產品等等。但是以現有資料公開程度來說,已經很難考證。


707航母流體模型試驗


下面,我們再來聊聊891項目中的航母配套機型。上世紀80年代,著眼於南海問題,中國海軍提出研究航空母艦,艦載機是最關鍵的配套項目,1989年有關部門召開國產艦載機研究論證會議,中航沈飛提出了殲-8Ⅱ改艦載機、中航成飛提出殲-7改艦載機這兩個方案,但是經過進一步研究發現,陸基飛機與艦載機存在較大的區別,包括氣動、結構、材料、起降等,例如殲-8Ⅱ低空低速性能欠佳,在航母上起降必須加大機翼面積、殲-7改航空電子系統落後,必須升級為機頭進氣等等,最終相關單位均認為,殲-8Ⅱ、殲-7兩種飛機原始設計比較落後,升級空間有限,還要對氣動、結構進行大量的修改,得不償失,因此都不贊成利用現有戰鬥機改裝新一代國產艦載戰鬥機,而是希望重新發展一種艦載機,以便適應2000年以後的戰場環境。


殲7改艦載機

891航母方案


在這種情況下,在瀋陽的601所提出了殲-13艦載機改型。殲-13是601所在上世紀70年代發展的一種高機動性能殲擊機,它是中國第一種採用邊條翼、機腹進氣的殲擊機,目標是在80年代後期能夠對抗前蘇聯第四代殲擊機,配備一部渦噴-15渦噴發動機,但是在80年代空軍新機競爭之中輸給了611所的殲-10方案。


殲13戰鬥機的兩種方案


601所提出使用競爭失敗的殲-13作為艦載機模板。這種方法在當年算是借鑒西方成功實例,當年美國空軍輕型戰鬥機競標時,與F-16競標失敗的YF-17後來參與了海軍競標,成為現在F/A-18大黃蜂艦載戰鬥攻擊機。殲-13艦載型在具體設計上也充分借鑒了F/A-18的一部分概念。比如「攻擊-殲擊合一」概念,使用類似的大邊條布局。而單座單發單垂尾,翼身融合體設計,則是繼承了殲-13的原有設計思路。另外,殲-13改採用了兩側肋下進氣,為了適應艦載機較大的下沉率,改用雙輪前起落架,主起落架則採用了機身式主起落架。


殲13艦載版外形已經完全改變

央視報道的殲13艦載機模型


公開展出的殲13艦載機模型


機翼能夠摺疊,外形類似IDF


殲13艦載機的跪式起落架和著艦鉤


與此同時,殲-13昔日的競爭對手殲-9也參與到了新艦載機項目的研發中。不過,現在有關611所以殲-9鴨式布局為基礎研發的艦載機的資料並不是很多。目前相關細節僅已知它為鴨式布局,具備一定隱身特徵,尤其是機身採用四代機的棱邊設計,降低可探測性,概念類似准隱形戰機。相比601所的殲-13艦載方案,611所的殲-9艦載型更加著重於體現超前性。

成飛的殲9改艦載機方案,具有一定的隱形特徵


但非常遺憾的是,在1995年891航母工程報告被否決。整個工程就此宣布夭折,同時艦載機研發也不得不中止。不過,長時間的艦載機研發論證並不是沒有收穫的,這為中國航空工業掌握艦載機的特性提供了巨大的助力。無論是今日的殲-15,還是未來的下一代艦載機,他們的技術早在30多年前根基就已種下。在第一艘國產航母即將下水的今日,請不要忘記一代代中國航空人為了艦載機的奮鬥與努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翼蒼穹 的精彩文章:

VT4競標又失敗?中國坦克重蹈武直10在巴基斯坦的覆轍?
巴基斯坦發現巨大油田, 儲量超過科威特, 終於有錢買中國航母了

TAG:鐵翼蒼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