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歷史上,發生戰爭最多的區域是哪裡?

中國歷史上,發生戰爭最多的區域是哪裡?

題圖:《赤壁(下)》

中國歷史上發生有史料記載的戰爭最多的區域是哪裡?

知友:Shan Ye(4200+ 贊同,地質學話題的優秀回答者,地球科學碩士,知乎編輯推薦)

首先說明,我的參考資料來自這套書:《中國歷代戰爭年表(上下)》。

這套工具書裡面囊括了從上古到清末的大大小小的戰爭,包括內戰、外戰、起義、以及比較大型的兵變等等。它的內容提要里說它覆蓋了「歷次戰爭」,所以我默認它把有記載(甚至有些沒有太明確記載)的戰爭都包含了。

我從裡面選取的是春秋開始到清末的歷次戰爭。春秋以前的戰爭,有的記載不明確,有的屬於傳說,有的記載太簡略,大部分找不到具體的地理位置,因此我就直接全捨去了。

春秋之後的戰爭,我把它們的地點標在了地圖上。其中有的戰爭地點不止一個(比如在這裡打了一場,然後轉移到那裡再打了一場),這種情況我就取書上最明顯的地名。

需要說明的是,這件事兒是我和幾個老美前一陣突發奇想做的,完全不是嚴謹的研究,只是好奇之下弄著玩的,所以做得比較粗糙,對書里的內容也沒有做進一步的篩選驗證,後面的網格劃分以及空間矩陣的選擇也沒有進行太多的考慮。

再有,我自己只標了其中的一部分(沒那麼多時間 T T),其餘多數是我那幾個朋友標的,他們雖然都會漢語,有的還輔修中國歷史,但畢竟不是母語,標註地圖的時候有錯漏或不準確之處也是難免的。

不過由於數據量比較大,就算有些標註得不準,大致的空間態勢還是不會受太大的影響。

下面開始看圖:

第一步是我們把所有書里能用的戰爭地點標到地圖上(用的 ArcGIS):

然後我們發現有許多戰爭在今天中國的範圍之外。所以我們就用譚其驤的方法,把清朝 1820 年的疆域作為底圖,這個範圍內發生的事都算中國歷史上發生的事,於是大部分戰爭都被囊括進來了:

實際上,這個時候已經能在一定程度上回答問題了。圖上有幾個紅點明顯比較密集的地方,我們可以放大看一看:

然後,為了方便統計,我們給清朝疆域做了 100km 乘 100km 的方格,作為劃分空間的參考:

然後我們把戰爭的點狀要素轉換為柵格數據,方便後面的統計:

這張柵格圖那些泛紅的區域就是歷代戰爭最密集之處。接下來我們統計一下每一個 100km 乘 100km 的方格內,發生過多少次戰爭:

可以看出的戰爭高發區包括:遼西走廊(包括山海關、錦州等地)、山西北部到內蒙(包括雲中、定襄、雁門、大同等)、陝西北部長城沿線、北京附近、河北南部(鄴、邯鄲等地)、陝西西安到潼關再到函谷關一線、河南中東部(洛陽、汜水、開封等)、江蘇和安徽交界處(包括徐州、江淮、揚州等地)、湖北中部(荊襄地區)以及四川(成都附近)。這些地區可謂是古代的兵家必爭之地。

從總體分布上來看,中國古代戰爭是北多南少,而且在中原地區十分集中。我們通過這些方格來做了一下 Moran"s I 檢驗,得到 Moran"s I 的值為 0.79 左右,p-value 接近於 0。

Moran"s I 檢驗是空間分析里的一種常用的空間自相關分析手段,通俗說,它可以反映出某個空間變數是隨機分布,還是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情況。

Moran"s I 取值範圍為 -1 到 1,其中 1 表示完全按照「物以類聚」的方式分布,0 表示隨機分布,-1 表示按照「異性相吸」的方式分布。

我們得到的 Moran"s I 是 0.79 說明古代戰爭次數網格是空間正自相關的,p-value 接近於 0 說明檢驗顯著,因此中國古代的戰爭,在空間分布上有聚集性,也就是說,發生戰爭次數多的地點,都在向某幾個地區聚集,會形成一些「戰爭熱點地區」。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幾個熱點地區究竟在哪。我們繼續做了 Getis-Ord 熱點檢驗:

這種 Getis-Ord 做出的熱點地圖,和前面的分布地圖有本質上的區別,它們所反映的信息也有不同。

分布地圖反應的是戰爭的絕對數目,而熱點地圖反應的是「哪裡的戰爭相對周圍地區來說更加集中」,這個需要注意區別一下。

比如,成都發生的戰爭次數,在絕對數上肯定比不過洛陽一帶,但相對南方其它地區,成都的戰爭次數是很多的。因此,在分布地圖上,成都的顏色並不是最深的,但在熱點圖上,成都就是顏色最深的熱點之一。

其中,G 是檢驗值,w 是空間權重,d 是空間距離參數,而 i 和 j 代表任意兩個不同的格子。如果 i 和 j 之間的距離小於 d,則 w 設為相應的空間權重,如果 i 和 j 之間的距離大於 d,則 w 為 0。

每一次檢驗,分母由於沒有距離和空間權重,因此沒有任何捨棄的格子,它的值是一定的;在分子里,所有距離參數之內的格子的值都會被相乘,並和上一步的值相加,而所有距離參數之外的值都會被捨棄。

這樣,如果有幾個距離相近的格子,觀察值都很高,則會乘出很大的值,反之,如果相近幾個格子觀察值都很小,則會乘出很小的值。最後這些都會影響到 G 的值。

另外,這裡的空間距離參數不一定是真的歐幾里得幾何上的距離,也可以是其它定義下的距離。

比如在我的運算里,我用的是 Queen 類權重矩陣定義的距離,即和格子 A 共用一條邊或一個頂點的格子,都是格子 A 的鄰居,空間權重 w 設為 1;否則空間權重設為 0。

Queen 在這兒其實是國際象棋里的王后,她可以橫著走、豎著走、斜著走,而這種空間矩陣的定義方法和王后的走法很像,故得名。

然後,我們覺得中原這個熱點太大了,因為歷朝歷代的戰爭數據太多。於是我們進行了分朝代的操作,就是每個朝代把上面的操作進行一次。

下面就放結果(每個朝代一張分布圖和熱點圖),大家可以自己看看地圖。解說我就簡略一些了。

春秋:

能看出的主要戰爭區域:

1)齊、晉、楚在中原爭霸,中原各國(衛、鄭、宋、陳、蔡、魯等)都是炮灰;

2)東南方向的吳越爭霸;

3)楚國欺負漢水諸姬;

4)秦國在西戎發展;

5)齊國尊王攘夷,對抗北部的戎狄。

戰國:

能看出的主要戰爭區域:

1)秦國、魏國爭奪河西;

2)函谷關一帶(歷次合縱);

3)韓國、趙國和魏國都是四戰之地;

4)齊國、燕國之間有過大量戰事(田單);

5)秦國和義渠有過節。

秦、西漢:

能看出的主要戰爭區域:

1)徐州、彭城一帶(秦末起義、七國之亂);

2)雲中、雁門一帶(和匈奴的戰爭);

3)河西走廊、河套(和匈奴的戰爭);

4)漢中、關中(秦末、楚漢戰爭);

5)新疆那邊有個小熱點應該是輪台;

6)嶺南(秦、漢先後吞併南越地區)。

東漢:

能看出的主要戰爭區域:

1)東北遼西地區(和烏桓、鮮卑的戰爭);

2)雲中、雁門(匈奴、鮮卑);

3)隴右一帶(羌人);

4)西域(班超等人的經營);

5)河北(漢末曹操、袁紹等軍閥);

6)關中(漢末西涼、董卓等軍閥);

7)徐州一帶(漢末呂布、劉備等軍閥);

8)荊州到江東一帶(漢末劉表、孫堅等軍閥)。

三國、西晉:

能看出的主要戰爭區域:

1)東北(曹魏 vs 烏桓、高句麗、公孫淵等);

2)漢中、隴山(諸葛亮六出祁山);

3)江淮一帶(吳、魏之間的歷次戰爭);

4)浙江一帶(吳國和山越人的矛盾);

5)荊州(三國爭奪的焦點、西晉滅吳);

6)西南(諸葛亮南征、西晉氐人的動亂);

7)洛陽、關中等地區(晉朝八王之亂、西晉後期的劉淵等搞的各種事)。

東晉十六國:

能看出的主要戰爭區域:

1)東北(鮮卑各部及高句麗攪和在一起);

2)雁門一帶(代國、北魏初期的戰事);

3)中原,特別是鄴城周圍(各趙、燕、秦的混戰);

4)關中(兩趙之戰、劉裕北伐、赫連夏)

5)四川(成漢、樵蜀);

6)江南(桓玄之亂等);

7)山東南部到江淮一帶(東晉歷次北伐、淝水之戰、劉裕北伐南燕等)。

南北朝:

能看出的主要戰爭區域:

1)江淮一帶重災區(劉宋、南齊和北魏的歷次戰爭;侯景之亂;北齊和陳朝的歷次戰爭等);

2)潼關、崤山一帶(東魏、西魏以及北齊、北周之間的歷次東西對峙);

3)東北(高句麗、柔然);

4)北方(北魏的六座軍鎮,對抗柔然的歷次戰爭;六鎮起義);

5)西部(吐谷渾)。

隋唐:

能看出的主要戰爭區域:

1)河北(隋末竇建德等義軍、安史之亂、河朔三鎮等);

2)東北(高句麗、契丹、奚);

3)雁門、雲中一線(唐初對抗劼利可汗、薛延陀等部;唐後期對回鶻等);

4)西南(吐蕃、南詔);

5)洛陽一帶(隋末瓦崗軍、王世充、宇文化及等;安史之亂);

6)關中隴右(隋末薛舉等、安史之亂、唐中後期的吐蕃、黃巢之亂等);

7)西域(安西、北庭);

8)江淮(隋末杜伏威等義軍;唐朝後期的割據勢力等)。

五代、北宋:

能看出的主要戰爭區域:

1)河北(早期的宋遼之戰);

2)西北(宋和西夏的戰爭);

3)南部(宋朝各地的起義軍、宋朝統一十國的戰爭);

4)交州脫離中原王朝,並和宋朝有過戰爭。

南宋:

能看出的主要戰爭區域:

1)秦嶺-江淮一線(宋金拉鋸戰);

2)荊襄一帶(楊么起義、蒙宋之戰);

3)金朝北方(蒙金之戰);

4)蒙古滅西夏的戰爭;

5)蒙古滅大理並從西南包抄宋朝;

6)蒙古西征西遼;

7)南方各地的起義軍以及後期的抗元戰爭。

元朝:

能看出的主要戰爭區域:主要是後期,南方、江淮等地紅巾軍及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明玉珍等各部的混戰,以及北方各軍閥。另外貴州等地一直有抵抗元朝的起義。

明朝:

能看出的主要戰爭區域:

1)長城沿線,特別是山海關、居庸關、雁門、榆林等地;

2)陝西、湖北等地(李自成起義)

3)遼東(明和後金的戰爭)

4)東南(倭寇);

5)南方包括雲南等地。

清朝:

能看出的主要戰爭區域:

1)山海關-北京(滿清入關、義和團、八國聯軍);

2)江淮一帶(清初和南明的戰爭);

3)南方、西南各地(三藩之亂、白蓮教、鴉片戰爭、太平天國等);

4)西南沿海各地(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八國聯軍等);

5)山東、遼東(甲午戰爭);

6)新疆(初期擊敗準噶爾、後期左宗棠收復新疆);

7)陝西甘肅一帶(同治時期)。

大勢就是,南宋以前,絕大多數有記載的戰爭都發生在北方(包括西北和東北),而南方比較愛打仗的地方只有荊襄和四川;南宋以來,南方的戰事逐漸多了起來。

這也和中國歷史上的人口遷徙以及經濟重心南移比較吻合。總體來說,上鏡率最高的區域有關中、荊襄、中原(洛陽一帶)、雁門-雲中、江淮一帶、遼西走廊這幾處。

另外,大部分朝代的戰爭分布,都有比較明顯的空間正自相關。附一下歷朝歷代的 Moran"s I 的檢驗值:

總體 0.79;春秋 0.734;戰國 0.67;秦和西漢 0.439;東漢 0.464;三國和西晉 0.388;東晉十六國 0.41;南北朝 0.657;隋唐 0.441;五代和北宋 0.569;南宋 0.496;元朝 0.362;明朝 0.521;清朝 0.405。

春秋戰國時期,周圍區域還未完全進入中國人的活動範圍,戰爭爆發的地點集中在中原地區,因此 Moran"s I 很高。

秦朝兩漢時期中國疆域大幅度擴展,戰爭的區域分布到了嶺南和西域,在中原地區之外形成了新的密集區,因此 Moran"s I 下降到了 0.45-0.5 之間,這也是一個比較正常的值。

三國兩晉,天下分裂,軍閥列國混戰,戰火幾乎燒遍了全國,因此戰爭在空間上不再像以前那樣的聚團分布,所以 Moran"s I 進一步下滑到 0.4 左右。

南北朝形成了局部統一,主要的戰爭地點只有三個:江淮(南北對峙)、崤山一帶(北朝後期的東西對峙)以及北方對抗柔然的前線,因此 Moran"s I 大幅度回升。

隋唐再度擴張,Moran"s I 回落到和漢朝相似的水平,除中原以外,劍南、西域和東北也成了前線。

北宋時期戰事再度集中,特別是澶淵之盟以後,北宋的主要精力都在對付西夏,而西夏和遼也並沒有太多的外戰,要不是北宋內部經常有小規模起義軍的話,北宋的 Moran"s I 甚至還要更高。

南宋時期,宋朝的前線退到了江淮、秦嶺,並在此集中,此時 Moran"s I 下跌的主要因素是蒙古的崛起和四處征伐。

元朝的 Moran"s I 繼續下跌,第一是因為其面積大,第二是因為後期南方亂作一團,勢力太多太分散。

明朝回升到 0.521,因為明朝大多數時間裡,主要的對手是蒙古各部,也就是長城一線,因此這一線集中了明朝大部分的戰爭;剩下的像中後期的倭寇,以及後期的後金、李自成等,一定程度上拉低了 Moran"s I,但大局上,明朝的主要戰爭都是在長城一線(九邊重鎮)。

清朝的 Moran"s I 再度回落,第一也是因為地盤大,第二是戰爭分布比較零散,像前期的三藩之亂、後期的太平天國,這兩次大動亂,幾乎席捲了整個南方;而義和團則是在北方遍地開花;加上周圍列強的侵襲,戰爭的分布就比較零散了。

戳小程序查看剩下的 26 個回答:中國歷史上發生有史料記載的戰爭最多的區域是哪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本周知乎熱榜 | 什麼運動可以幫助女生瘦腿?
牙醫做教練,導演當門將,不是冰島隊業餘,而是職業足球偉大

TAG:知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