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知古鑒今】用師者王

【知古鑒今】用師者王

原標題:【知古鑒今】用師者王



在談到用人之道時,曾子提出了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的論斷。意謂任用才能超過自己的人,就會成為業中的王者;任用志同道合的朋友,就會成為業中的霸主;任用平庸之輩就必定失敗。足見用人是否得當事關事業成敗,切莫等閑視之。

用師者王,此確為事業成功之要道。劉邦在談到自己得天下的緣由時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指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劉邦認為,敢用比自己在某個方面高明的人才,這是他取得天下最重要的原因。此言不虛。


用超過自己的人才,首先要求領導者必須有廣闊的胸懷。古人云:德不廣不能使人來,量不宏不能使人安。領導者有了廣闊的胸懷,就能海納百川、大膽任用各類英才,就能賞識人才,包容人才,團聚人才,激勵人才向更廣闊的境地發展,他的事業必將如日中天。劉邦的成功即為明證。反之,如果他怕下屬超過自己,將永遠成就不了事業。對此,國際廣告公司的巨頭——奧美廣告公司的創始人奧格威有深切的感受:用人最大的失誤就是沒有任用比自己高明的人。為了讓公司的董事們理解這一觀點,他在每個董事的椅子上放了一個洋娃娃,並請他們打開看看。大家打開後,發現裡面還是洋娃娃,再打開裡面又有一個更小的洋娃娃,當打開到最小的洋娃娃時,裡面有一張奧格威寫的字條:如果你永遠聘用不如你的人,我們就會成為侏儒公司。反之,如果你永遠用比你高明的人,我們就會成為頂天立地的巨人公司。


使用比自己強的人,還要有識才的慧眼。這裡的關鍵是不戴著有色眼鏡對人才求全責備。《資治通鑒》載:唐太宗命封德彝舉薦人才,過了很久也沒有動靜,太宗便詢問其中緣由,封德彝答道:非不盡心,但於今未有奇才耳。太宗聽後說: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於異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上不是沒有人才,而是缺少發現人才的慧眼;而有了這樣的眼光,人才就出現在你的面前。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在金屬冶煉方面算不上內行,卻成功地將一批精通冶煉技術、擅長發明創造的人才聚攏在自己身邊,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從而創立了雄踞世界的鋼鐵帝國。在競爭十分激烈的今天,企業管理者大膽使用比自己強的人才,就能像卡耐基那樣群策群力,團結奮進,把企業生產經營不斷推向新的境界。

(來源:領導文萃 作者:張運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領導幹部學國學 的精彩文章:

【知古鑒今】朱元璋法不徇私

TAG:領導幹部學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