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真正的上善是「上善治水」而不是「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更多是偽善!

真正的上善是「上善治水」而不是「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更多是偽善!

上善若水更多是有偽善的成分。「若」的意思就是有好像的意思,好像只是像,是假象,假的反面就是真。假像還能稱上善?

水要做水,人要做人。學水就如學狗學狼學雞學貓是一個意思的,難道同樣還可以說,上忠若狗嘛,人不是水,人也不可能如水不吃不喝無私無欲無情無義,抽刀斷水水更流。說要是能做到抽他一刀反而活的更歡,可能嗎,不可能,人體里的骨髓血液才像水呢,用誰的血液骨髓利養萬物,澆花灌草吧,那不正合敲骨吸髓的需要。

上善治水,這提法很好,體現法制思想,治理社會平之如水公平公正境地,這是真善,大善。

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而在周朝之前的所謂堯舜禹時代也切實存在有大禹治水的經典典故。大禹也就是因為治水而成為萬民敬仰的統帥。是上善的典範。而不是大禹像水,大禹若水。若水與治水都有因勢利導,隨曲就伸,順其自然的意思,但是上善若水就製造了十分完美的「阿Q精神」。阿Q住土谷祠,不可謂不是「處眾人之所惡」,他幾於道了嘛?以其不爭故無尤,他不爭他無尤了嗎?怒其不爭。

反而是「上善治水」這與《道德經》整體的「道法自然」的意思是相同的了,中醫也是有治病如治水的思想。治水遵循水性,因勢利導。這是其一。

其次,「治」這個字,本來就是三點水「氵」。這個字的本源也就是與水有親密的聯繫的。試想下98年抗洪的時候,水呀,真是「善」呀!上善若水,若洪水!搞破壞沒商量!

因此,「上善治水,利萬物」,就可以理解成,上等的善於治水的如大禹,能夠讓水利養萬物;下等的不善於治水的如大禹的父親鯀,洪水泛濫,災害滋生,腐枝爛葉……這樣解釋很好嘛。

李世民有句名言「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這裡的水就是勞動人民的意思。以此來看,就算按上善若水,勞動人民才是最善的、上善的。可是歷代勞動人民卻最無心於「上善若水」,顯然的道理,古時老百姓受教育都是個問題呀。那麼,追求上善若水的都該去默默的種地去吧,可是事實相反。陰陽顛倒。

再個,也是老子有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啥意思呢?就是,就算把所謂的德也分個三六九等的話,上等品德呢,不自我標榜有德,不自己鼓吹學習什麼什麼水德,什麼上善若水,那就是上德呀!下德呢,就總是掛到嘴上呀,總是鼓吹標榜呀,表面一套,好像文質彬彬,道德高尚,學習什麼什麼德,刻意的搞政績立功立德,學習上善若水,像水一樣似乎無私卻無孔不入,鑽營投機,這就是沒德。

同樣道理呀,上善不善,只是自然。水本是自然的,刻意的學習水,就不是善。上善是如水一樣自然,如空氣一樣自然如此而已。是以,道法自然,水有水性,人有人性,不是說要人去學習無情無義抽刀斷水水更流的水性水德,人若把自己搞弄成水性狼性狗性,就是失去人自然的本性,就是沒善,偽善,因為連真性情這個真都沒有,學成水貨樣,於是那不就發明了水性楊花。

水聚之成型散之成氣,人生老病死,這都是自然。天地都是一視同仁看待的。

人就做真性情的人,做本來面目的人,做人樣做真人,總弄個學習些貓呀、狗呀、狼呀、神呀、水呀、地呀、天呀等等的。就是不做本來該是的人。弄到頭來還要高調叫喧著「做人」。人本就是人,又刻意學做啥人?人不是人才老是吆喝學做人。不是嗎?

其實,《道德經》最早就是秦朝中央集權皇權社會之前的至少說是歷史書上說的夏商周這個時期的治國銘文,據說最早這些句子都是記載在一種叫銘的器物上面,既是「銘」文。那是奴隸社會統治者治國的銘文。把最好的法則法規寄託於對統治者的要求上,當然對統治者的最好的治國狀態要求並非是要統治者本人達到非人的沒情沒義不吃不喝的這樣的聖人境界,這樣的「聖人」只能是死人。而是要求其治國的法規及其執行法規時要像水一樣平,像水一樣不能夾帶私人感情,處理一些矛盾要像水一樣因勢利導,順其自然,不要老是堵,堵,堵,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除了瞞就剩騙,能成嘛?拿個木頭塞住口,困呀,其實,自秦一統天下,樹立皇權社會又經漢武帝獨尊儒術,歷代不出百十年不都搞弄的積貧積弱嘛。

總之,皇權社會,把「天人感應」主客觀雜糅起來了的那一套,然後就虛偽、偽善百出,中華民族的很多劣根性這是來源之一。

歷來認為最好的《道德經》的解讀有兩者,一莊子、二就是韓非子。韓非子的法家,為何叫法家?這裡的法家的「法」與道德經里的「天」「地」「人」「自然」四者之間關係的那個「人法地」「地法天」的「法」有何關係?吾現在倒突然有所體悟,應該很有可能就是從這裡引申出來的。

首先,我們來看「法」的繁體字「灋」,《說文解字》「法」作「灋」,篆文作「法」。

字形由「氵(水)」「廌(zhì)」「去」三部分組成,「水」代表執法公平如水;「廌」就是獬豸,是古代傳說中一種能明辨善惡是非的神獸。

因此,「上善若水」不如「上善治水」更合理,就是取法水的平之如水,法律要無情無義公平正義之意。天若有情天亦老呀!試問,睜眼看看世界,有哪幾個國家的司法如我們的?上善治水,這個是對誰說的,在現代社會就是對法律的要求對執法的要求,在古代奴隸社會誰才有這個執法平之如水的權力呀,統治者。也就是說,上善治水是對統治者行使獎罰的法則法規要求。一碗水端平,即是公平。但是現在普遍的人把上善若水都弄成自己去效法水德,一方面有一定的可取處賦予一定的意境境界;但另一方面,它也是弄得我大天朝人,男不男女不女陰死陽活的,水貨假貨遍地是,「上善若水」此四字可謂居功至偉功勞響噹噹!

一家之言,言不盡意,僅供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八卦 的精彩文章:

國學中的慎獨是什麼意思?
孔子為什麼姓孔,莊子為什麼姓庄,而老子為什麼不姓老?

TAG:太極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