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晉城:嚴令之下的課輔市場

晉城:嚴令之下的課輔市場

山西日報客戶端綜合:「我媽到時間點後才會把吃早飯的錢給我打過來!在外吃過早飯,就馬不停蹄地奔赴物理和英語補習點。」7月30日早上,晉城初二學生王佳接受完體育3項訓練,朝陽從正東方升起,少年站在炫目的陽光中,一邊查看手機紅包一邊對記者說,開學後就要升初三了,現在已進入備考狀態,假期補習一點也不敢鬆懈。

王佳是「補課大軍」中的一員。今年以來,按照教育部《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有關精神,晉城針對中小學校外輔導培訓市場,開展了一系列專項督查和整治行動。那麼,校外課輔市場反應如何?學生和家長作為當事人又有著怎樣的態度變化?

近九成學生參加課外培訓

「除了極少數『放棄治療』的,我們班的同學幾乎都在補課。因為考分就是命根,不補不行啊,大家都在補,你要是不補,開學後準保掉隊。」王佳說自己是個貪玩的孩子,媽媽為了加強管控,專門在假期給他配備了手機,可隨時掌握他參加補習班的動態。

自2015年教育部印發了《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便成了市場最大贏家。據了解,目前,僅晉城市區大大小小的課外輔導機構就有近3000家,市場紅火、方法和手段也令人眼花繚亂。

需求產生供給。按照經濟學原理,有市場、有需求,還有高額的回報,自然會催生更多的人群趨向這個產業鏈,而且產業鏈會隨著需求的增大增多,不斷被拉長。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培訓輔導市場出現了更多的供給新方式、新形態,如在線教育、虛擬學校,也帶來了整個行業組織形態的改變。

「除了參加一對一實地輔導外,我還報有『學而思』在線學習班,每天2個半小時,半個月的費用是999元。」初二女生陳慧告訴記者,在線學習可以回放,價格也比線下的更實惠一些。

採訪中記者發現,晉城市區八成以上的中小學生都參加了校外輔導培訓班,總體參與率達89.8%以上,大多是參加學科補習和興趣擴展類培訓。

培訓費成了家庭支出大項

「雖說是不鼓勵學生參加校外培訓,但真攤到每個家長頭上,還是身不由己!至於補課的效用有多大,還真不好說。咱把錢花了,心裡求個平衡。」陪孩子補課的馬先生告訴記者,轟轟烈烈的補課潮,是當下教育環境和價值導向的產物,家長只能被裹挾著往前走。有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晉城參與校外培訓的學生平均支出約為5616元。

「除了上午的英語、書法課,下午是數學和作文,一天的課程都排得滿滿當當,當然費用也相當高。說實話,有時候我都吃不消,但為了能讓孩子提前適應初中課程,這個假期就得提前拉練他。」身為全職媽媽的韓女士,每周都按照補課計劃陪女兒奔走於學校和各個培訓機構之間,今年女兒小升初,所以這個暑假,她更是憋足了勁兒陪女兒往前沖。

「成績好的孩子都在補,你不補咋行?我身邊有不少朋友,還會選擇假期帶孩子到太原或北京參加補習班,享受更為優質的教育資源,當然花費也更大。」在韓女士看來,這樣的狀態似乎正是當前晉城中小學生普遍存在的狀態。

採訪中記者發現,晉城中小學生參加校外培訓主要以學科補習和應試為主,培訓的參與率、參與時間和培訓支出與每個家庭的經濟水平呈正相關。

課外補習市場必須規範

「課外補習在很短時間內蜻蜓點水地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並沒真正弄懂吃透,還會導致他們在課堂上不專註聽講,干擾正常的教學秩序。」在市政協委員、城市鳳台小學校長郭太生看來,課外補習對學生和教育體系有很大的負面影響,亟須規範整治。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立足之本,是一個長線的事情。孩子們在缺失情境和實踐的情況下學習,領域狹窄又被逼用力過猛,很容易造成厭學。」郭太生認為,未來的教育一定是從知識、能力向「價值體系」轉變,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據了解,2015年教育部印發了《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嚴禁在職教師有償補課之後,校外培訓機構成最大贏家。

「《規定》在龐大的培訓市場上真正起到規範作用是比較難的,因為它只能規範教育系統內部組織的培訓,而對社會上其他行業組織涉及中小學生的培訓輔導,往往缺乏行政約束力。」有教育界人士表示。

今年年初,國家教育、人社、民政工商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晉城相關部門對全市教育培訓機構進行了摸底調查,並按照任務、時間、節點開展了一系列專項督查和整治行動。

「《通知》雖然加大了規範整治力度,但從初步摸查情況看,晉城經行業主管部門審批備案的培訓機構僅佔一成左右,處於灰黑地帶的培訓機構還很多。」有教育界人士表示,目前來看,晉城中小學生學科補習大多由商業公司提供,在個人提供者中,在職教師仍佔一定的比例,大多藏在居民樓里,如果家長和學生自願補習,相關部門很難監管。

前不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再次加強教育規範整治力度,目的就是將義務教育拉回到「堅持立德樹人,發展素質教育」的正確軌道上來。

「教育的關鍵在人,手段技術並不是本質的東西。比如習題是用來啟發思考的,怎麼能刷?讀書是為了做人,怎能去做霸?」郭太生認為,培訓市場的規範整治任重道遠,靠你靠我靠大家,靠整個教育理念和環境的轉變。(來源:太行日報記者 杜艾戎)

展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西日報 的精彩文章:

首屆山西非博會上千件精品參展
世界盃參賽球隊 後勤保障很到位

TAG:山西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