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武夷岩茶「好茶」到底有沒有標準?

武夷岩茶「好茶」到底有沒有標準?

武夷岩茶「好茶」到底有沒有標準

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每個地方都產茶,武夷岩茶的品種更是繁多,多達幾百種!那到底什麼樣的武夷岩茶才是好茶呢?有沒有一個既定的標準?

同身份,對於好茶的定義不同

好茶會說話,但必須經由喝茶人之口來廣而告之。那問題就來了:不同的人,對於「好茶」會有不同的標準。

制茶人的匠心在於工藝精湛

從制茶人的角度出發,工藝到家遠遠比山場好壞、品種優劣性、採摘天氣好壞等等來得更為重要。因此,在他們看來,工藝上沒有問題的茶,都應該是「好茶」。制茶人對於經他手的任何茶青,都報以同等的細心,唯一的初衷就是:如何把手中的這泡茶做到最好。

工藝才是檢驗制茶人匠心的精髓。在他們看來,好茶要滿足的要求至少有:

品種特徵要顯露。

香氣清楚,沒有雜味。

滋味上苦要化得開,不能有澀味,不能刮喉嚨。

葉底要透黃軟亮。

賣茶人更考慮茶葉是否合大眾需求

從賣茶人角度出發,評判一泡茶好不好,更多考慮的不是這泡茶是不是一點紕漏都沒有,而是這泡茶是否會符合大眾的需求。大眾喜歡的、會認可讚美的就是一泡好茶!

因此,茶葉產生的實際效益遠遠比茶葉自身的好壞來得重要:我賣的茶,客人會不會喜歡?買了會不會覺得性價比超高?能不能銷得動?能不能有回頭客?等等是他們主要評判「好茶」的重要標準。

喝茶人更注重茶葉的體驗性

從喝茶人角度出發,不論是偏好某個品種、追求山場、追求純料或者喜歡拼配茶,歸根結底是因為這泡茶的方方面面所帶來的體驗性。體驗性的好壞直接影響他們是不是將這泡茶歸入「好茶」範疇。

對於喝茶人來說,可以要求工藝、可以要求山場也可以要求品種或者後期精製等等,但凡與茶葉體驗性相關的要求都可以是其評判好茶的重要標準。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為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對於「好茶」有不同的要求也是情理之中。

好茶只有共性,沒有標準

好茶沒有標準,這是必然事件。

有的人認為:

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就是好茶,這是依據個人偏好而定。

有的人認為:

性價比高的,就是好茶,這是從成本考慮。

有的人認為:

山場最為重要,沒有山場,再好的工藝也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好茶,這是個人追求。

有的人認為:

山場固然重要,但尤為重要的是工藝。工藝沒有過關的,再好的山場,也只是一泡做壞了的茶,不能稱之為「好茶」,這是從製作要求上去考慮。

有的人認為:

我根本不懂山場、不懂工藝,我只在乎這泡茶喝起來的口感,口感好的就是好茶。

有的人認為:

原生態、無添加、乾淨衛生的茶還是好茶,好茶一定是健康的,不會危害身體健康的。

也有人具體到茶湯必須滿足「香、清、甘、活」,而且能夠讓身體發輕汗、神思泉涌,從感官體驗到精神體驗都必須完美!

……

但,好茶是有共性的

喝起來身心愉悅

讓你一下子記住

念念不忘還想喝

這好比遇見一個喜歡的人。青菜蘿蔔各有所愛,每個人都會遇見自己怦然心動的那個人。雖然對象有所不同,但喜歡所帶來的幸福感以及後遺症是一樣的。讓人情有獨鍾、念念不忘。

所以,好茶沒有既定的標準,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杯最契合自己的好茶。茶無上品,適口為珍。自己愛喝的,就是好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葉點評網 的精彩文章:

武夷山茶企逆境中該如何突圍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進校園.福鼎白茶

TAG:茶葉點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