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深喉內幕|你買過的天價貴婦牌,有多少是假洋牌?連代購也被蒙

深喉內幕|你買過的天價貴婦牌,有多少是假洋牌?連代購也被蒙




不動刀不打針

15分鐘臉向上提了1.2cm


 ??比起Lm,LP,刮痧才拯救了我垮掉的臉(皮相PK骨相)




今天戳穿假洋牌的騙局


如果你也想知道自己用的是不是假洋牌

可以加我小號:

yuxiaogexiaohao


我們開群扒皮



真可怕,我以為我算得上是資深從業者,火眼金睛,可是居然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前一陣,投資人給我看了一份BP,有家專門做假洋牌,一年幾十億銷售,供全網各大電商平台爆炒,在境外開皮包公司,做了9千多個假洋牌,遍布世界各地。




「你看看名單,你們不要上當了」




我心想怎麼會,我和歐洲人打交道十幾年,光看郵件書寫習慣,也能認得出是華人,西班牙人,法國人,義大利人,還是美國人。

怎麼可能認不出假洋牌?




以我對歐洲人審美、價值觀、思維方式、腦洞的熟悉程度,光是看一個品牌的視覺和措辭用於習慣,就能快速認出假洋牌,精準率至少七八成。







假洋牌在知乎上被扒得都差不多了,什麼號稱洗掉十年皮膚毒素的天價護膚,什麼鮭魚精華,什麼日本微針,什麼平價版hoii的韓國防晒帽,都是假洋牌




我們小心小心再小心,簡直是福爾摩斯附體,每個品牌找上門,都要求主動提交祖宗十八代。




我發了個圈??






我仔細把所有的假洋牌舉報都看完了,絕大多數我本來就知道是假洋牌,可是有幾個意外,驚到了自己,What?Medspa也是假洋牌?!







我雖然沒用過,可是我很多網友用過,都說效果還不錯,我一直以為是法國牌子






我的詫異點不是嫌棄國貨,是既然產品那麼好,為什麼不坦坦蕩蕩地承認自己是中國品牌,法國配方,法國生產,不是蠻驕傲的么?




這是網上被扒皮的截圖??



自從我的發了這條圈,好多朋友小窗我,讓我查驗這些是不是假洋牌??







Sorry,我剛才查了一下SP確實是香港人跑到瑞士做的牌子。。。看走眼了,年少無知我居然也買過




說實在的,我在時尚媒體行業做了十幾年,06年開始在BAZAAR專註於開拓海外關係,結交了很多時尚圈大牌的創始人,歐洲只有一個圈,朋友介紹朋友,是不是真洋牌,是不是好牌子,打聽一下就知道了。



你認得出和我說話的是誰么?







並不見得當地國家沒有主流渠道的就是假洋牌,

Orlane和Anayaki幾十年老牌子了,你看ins和當地的渠道,感覺像個假洋牌似的,但是創始人圈裡,都知道他們。




品牌身價是不是清白,血統好不好,不是簡單看香港大牌商場有沒有店,也不是看商標持有人、創始人是不是中國人,




Tatcha大家都以為是日美混血牌子,人家創始人正宗台灣人。





國內信息確實是蠻亂的很滯後,連我自己買東西,選牌子有時候都有點迷茫,要翻牆刨根挖很久,在國內對於突然火起來的牌子,真是上當受騙多了,太沒有安全感了。





到底什麼是假洋牌?


為什麼我們害怕假洋牌?


如何分辨假洋牌?


哪些「假洋牌」被誤傷?


創始人是中國人就代表東西不好么?


東西好用不就行了么,管他是不是假洋牌?


假洋牌和野雞牌、微商牌是一回事么?




我知道你有一百個問題要問我,你害怕,我也害怕,畢竟老娘的皮很貴,不想拿自己的臉開玩笑被收智商稅.




我這幾年受矇騙誤推最意外的一個假洋牌,就是

MTM

,我一直以為是個日本牌子,沒想到是香港人做的牌子,後來被扒皮了。


(當然,香港人做的牌子,並不意味著品質一定輸給老外,香港也有很好的原創品牌。)




我好久沒買mtm了,我家附近就有一家專賣店,就借用網上搜出來的圖示意







我就知道一個香港的芳療品牌品質很好,關鍵是你自己有沒有專業鑒別力。




一個一個問題來和大家切磋



到底什麼是假洋牌?




從法律角度上來說,讓大家心裡咯噔的「假洋牌」,其實都是真洋牌。


這裡面有兩層含義:




一是

品牌資產所有人

,這個牌子歸誰的,歸中國人,還是美國人




1、中國人跑到美國去註冊的牌子,是美國牌子么?法律意義上是。


2、美國當地華人在美國註冊的牌子,是美國牌子么?法律意義上是。


3、美國品牌被中資入股,甚至併購的牌子,是美國牌子么?法律意義上不是。




二是商標所有人,

比如一個美國品牌,在中國大陸的商標被中國商人搶注,並且實際運營,無法駁回




比如「於小戈」這個商標很早就被搶注了,也就是說那個搶注了我商標的人,如果我和這個騙子都做了一個「於小戈」品牌,他才是真貨,我就變成了假貨。




最有名的案例就是Phillip Lim,商標在中國被搶注了。



騙子叫他花錢買回來,他不肯,於是你在連卡佛看PL的衣服,都不能打PL的商標,很殘過。。。就換成了這個圖形??






作孽,明明是自己的牌子,卻不能叫自己的名字。




我也不肯花錢把自己的商標買回來,這種息事寧人的行為,簡直就是在變相主張投機惡勢力。




從法律意義而言,只要這個人擁有了某個國際品牌在中國的商標權,他可以任意生產貨品,合法的打上這個國際品牌的商標,大量出售「真貨」。




真的變假的,假的變真的。




當然,我知道大家關心的假洋牌,並不是商標糾紛案背後的情況。


網上因其最大恐慌的是哪些被網紅、博主、明星們哄抬、爆炒的不知名品牌,卻在當地市場難尋蹤影?





到底是不是謊言呢?



我先回答一些你們問得最多的問題??




1、「XXX品牌在國內很火,


我讓我澳大利亞的同學找了,


當地根本沒有賣!


假洋牌吧?」




有可能,不一定。




華人在海外的購物習慣、區域和本地人不太一樣。


比如我在巴黎,檢驗是不是假洋牌,不會去香街和老佛爺去看,我會去LBM看,LBM本地客人多。




有些

區域性品牌

,真的就是一個老奶奶在家門口開了一個小店,幾個親戚在不同城市默默的賣了十幾年,也從來不推廣,也沒有代理商跑渠道,有這種可能性。




好比說 Brooklyn Herborium,在香港有賣,小火過南瓜面膜,我去紐約之前以為是個滿成熟的牌子,結果去了才知道,就是倆媽媽在布魯克林的居民區開了個小店,前店後廠。







每天自己手做,一個產品一共一天最多也只能做100瓶,供全球所有的代理商,在美國沒有任何的店賣,就是兩個創始人,家門口兩家店。







本來想入股這個牌子,後來發現產能、供應鏈問題很大,衛生、包裝、經不起長途運輸,保質期也成問題,很難大發展。




像這種牌子就是真洋牌,創始人不會做商業。


我三四月份發現的農家樂雙皮奶也是這種情況,做了十幾年了,還在小鎮上賣。





2、「為什麼都說XXX是假洋牌?


可是我用了效果很好啊?」




微商效果也很好


假貨效果也很好




不偏不倚,不吹不黑地說,效果很好有很多種可能。


沒良心的呢,

是激素、重金屬超標

,效果就會好得敷上變仙女。


有良心的呢,東西是真的很好,只是沒有信心打國貨國牌,就去國外註冊了下。




這一點我很佩服毛戈平、全棉時代、氣味圖書館,人家原料從國外進口,照樣打自己的國貨國牌,也有自己的擁躉。




3、「我朋友圈有人


在賣XX創始人自己做的牌子,


說便宜很多,


能信么?」




一個沒有知識產權意識的國家,沒有未來。




江湖最大的謊言就是,XXX的創始人自己做的牌子,所以XX和XXX姐妹牌。


XXX的代工廠,做的XXX,所以你等於只需要1/10的錢買了大牌。


沒文化真可怕,同一個代工廠,做20塊的衣服,也做2w塊的衣服能一樣么?


LP和妮維雅還是一家公司的呢


我老公和吳彥祖還成分一樣呢







4、「美容院告訴我說,


XXXX是XXXX的院線啊?!


怎麼就就變成假洋牌了呢?」




不是假洋牌,是山寨牌。




市面流傳最廣的謊言——Euro B*****是Erno La*zlo的院線,姐妹牌,一回事 (為了規避法律風險,我還是打*)







真可怕,人家叫Ern*,你叫Eur*,人家做了個冰白,你做個冰氧,


我被某大牌女明星安利得還真的做過Eur* B*auty的馬油麵膜,Ern* Laszl*全球Ceo Charles Denton親自闢謠,Eur*和Ern*沒有半毛錢關係





我問美國,為什麼不告侵權?任由造假商到處花錢找博主打廣告證明Eur*是Ern*的院線,給Ba利益驅動,在專櫃、美容院都向顧客安利山寨高仿牌?







因為從法律的角度上來看,全網沒有證據證實該品牌捏造自己是Ern* laszl*的院線牌,全網打的都是奧倫納*的院線牌,翻譯名連帶心智聯想在合同里是個漏洞。




這個品名的高仿程度,別說我媽老花眼,就連我當初都信了,跟雪碧的高仿姐妹花差不多







正因為江湖特別亂,搞得烏煙瘴氣的,連累了貴婦們誤會Erno Laszlo是個假洋牌





Erno真是慘,人家是正經紐約牌,老牌子,冰白、蛋白水、黑皂、豆腐霜是招牌。



5、「為什麼宙斯在日本找不到?


是不是假洋牌?


到底什麼叫專業線?


專業線在當地就買不到么?」




這一條誤傷幾率很高,除了第一條說的區域性品牌之外,還有一種就是專業線。


在海外,專業線,只to B,不to C,LG以前也是專業線,只供高級Salon,後來才開始做零售散客進百貨。







專業線,不會在個人消費者經常逛的百貨出現,宙斯也沒出現在百貨商場,專業線分很多垂直領域,比如有些醫美品牌,只會出現在診所,西班牙、德國很多牌子都是;




有些護髮品牌,只會出現在Salon;


有些身體護理品牌,只會出現在美容院;




隨著品牌的發展,會不斷的調整策略,也有些品牌被渠道誤傷。




中國美容院對於品牌的監管不強,所以大家對於美容院強烈推銷的品牌影響不好,容易誤傷到一些本身確實很厲害的品牌,比如NB??





凡是管NB叫悅碧施的,就知道肯定是被美容院強烈推薦過,產生了錯誤聯想的。




其實NB的鑽石系列,在圈內口碑很好,強功效,眼霜、清潔面膜、鑽石精華、鑽石面膜、不老黃金瓶都是明星產品。




一個好品牌,一旦出現在不精準的場景,會為品牌心智帶來傷害。







除非品牌心智已經很強,比如你看到朋友圈微商在賣LP,你不會認為LP是個微商品牌,但她如果在賣一個你聽都沒聽說過的牌子,翻譯成很雷的名字,你就會覺得肯定是微商牌。




話說回來,並不是在朋友圈賣東西就等於微商,很多人討厭微商的點在於:




1、熟人騷擾 情感綁架


2、激素超標 三無品質


3、捏造歷史 誇大效果


4、層層盤剝離譜高毛利 




正常零售商業品牌 品牌商自己只能掙到10-15%,渠道掙10-30%,微商的倍率就不太一樣了,朋友圈賣300多的東西,拿貨價20、30、50都有,看你是什麼級別的代理了




以前做微商暴富靠的是黑五類產品,違規天然帶流量,現在很多新型「微商」正在走向正規軍,不再賣三無,開始賣新國貨,毛利也逐漸健康,



6、「包裝那麼破,


連塑封都沒有,


是不是假洋牌啊?」




呵呵,這一點我不得不說句大實話,全世界最愛包裝的就是中國人和日本人。


其實歐美的包裝很樸素,全世界包裝最爛的就是澳大利亞和加拿大。




尤其是芳療品牌,精油類的品牌,包裝都很差,瓶子跟個農藥瓶一樣,產品漏夜,破損,沒有塑封,每一批次氣味和質地都會有細微變化,被很多人誤會成假洋牌。




比如可憐的德國Oshadhi??





O家只要是芳療圈的人,沒有人不知道,是芳療屆的老牌了,德國老廠了,之所以會被誤會成假洋牌,主要兩個原因,




1、太丑了 跟農藥瓶子一樣 


2、國外幾乎沒有to C渠道。





O家確實是個老廠牌,人家就不做to C,O家是給芳療師提供原料的,肯園的產品就都是O家的原料,在德國生產,運輸到台灣。







O家也給很多芳療師品牌提供原料和生產,人家根本也不是一個好好做牌子的,就是個老師父廠牌,行業里的人都知道。




他家的招牌是純露,賣得最好的是永久花(去閉口)、玫瑰、白玫瑰(美白),薰衣草、茶樹(控油消炎)




受到包裝連累被嫌棄最慘的就是

澳大利亞的Zuii

,我第一次在雨的桌上看到Zuii的唇膏,被包裝的劣質感震驚了,簡直懷疑我家Bd是不是收了賄賂背著我上了假洋牌,直接就被我扔垃圾桶了





結果我們的調研測評部門去查了,人家真的是土澳牌,跟可憐的睡眠粉一樣,我們也去溯源了,還請合作的B實驗室檢驗了成分,確實是好東西。




沒想到這個破的流油,包裝一捏就爛的牌子,居然售後口碑異軍突起的好,都說特別潤,鮮花做的孕婦可用,接吻不用擔心,曾經嫌棄過它包裝爛的,又都打臉回來買。。。







我是在線下店無所事事試了發現真的潤,蕃茄紅好看,就回線上買了。







人就是這樣的,會有偏見,會有局限,伴隨著經驗增加,認知會不斷的更新。



7、「我不管,


創始人是中國人就是假洋牌!」




我知道很多人都這麼定義假洋牌,大家會簡單粗暴的認為,你欺騙了我,你明明是個中國人,你怎麼能說自己是美國牌子呢?




這裡有幾種可能性。




1、創始人是美籍華人,比如Tatcha、Elvis Elvin、Karuna、Wei







2、創始人是中國人,但是被歐洲集團收購或孵化,比如Cha Ling,羽西







中國人做品牌不比老外差,至少在美國,一個華裔做自有品牌,無論是美容,還是時裝,在產業里,並不會受到消費者的歧視,還是能得到較為公允的評價。





3、「地道中國品牌,


只是取了一個洋名。」




有人跟我舉報說歐時力是假洋牌,歐時力本來就是中國品牌啊,人家沒有假裝過啊。


比如國貨之廣Mo & Co,本來就是廣州的原創品牌,只不過擁有國際視野和海外渠道能力。




同樣Mo & Co母公司旗下的Rec彩妝,當然不是假洋牌,人家是新國貨,第一天開始就是,也好不避諱血統。







我也是過了很多年才知道其實和嬌蘭佳人是一家,但是有所謂么?LP和妮維雅還是一家呢




寵愛之名,乾脆還直接用的是中文名呢,都知道是台灣品牌,東西好啊,我也用啊





我們Bd一直不敢上寵愛之名,說老闆不喜歡中國牌子




誰說你老闆不喜歡中國牌子,我只喜歡好東西,不在乎哪國人做的好東西。


寵愛之名的面膜,很好啊,雖然生物纖維有少數致命率,但Lamer也有人過敏得跟豬頭一樣,都有概率啊,我自己一直用啊,叫個中文名就不能上啦?




我不喜歡假洋牌,是因為不喜歡被欺騙,欣賞坦坦蕩蕩得自信,接受不論出身得比較。



8、「我看亞馬遜和ebay上都有賣,


應該不是假洋牌吧?」




你又天真了,亞馬遜和ebay是中國假洋牌的重災區,只要給錢就能上,完全沒有任何的credibility




並不是所有的海外渠道都有背書價值,只有那些自律的渠道,才有背書價值。







9、「說什麼自己是18几几年的牌子,


其實在法國根本查不到!


肯定是假洋牌」




我記得有一次有個代購,為了一個法國品牌的溯源問題在群里跟我們吵架,說忘了哪個小牌子是假洋牌。


很多人容易混淆re branding和假洋牌。




我舉個例子你就懂了,比如說Acca Kappa是1869年的義大利老牌,家族傳承第四代,那麼這100多年來,是沒有停止過經營的,現在是我的好朋友Elisa在當家,他家有兩條狗,特別可愛,老的那個是男孩,小的那個是女孩







當時並不是左右的老牌都有那麼幸運,經得起幾次世界大戰、災難、疾病,很少有人品牌打仗還能繼續經營的,非常少。




在行業里,re branding,很常見,叫做

品牌復興


在私募行業里,最有名的安利就是Cire Trudon。




Cire Trudon是一個拿破崙時代的蠟燭製造商,品牌當然是早就掛掉了,但是歷史非常美好,品牌有很多優質資產,很可惜。







於是被私募買了以後,請了巴黎著名的傳奇夫妻檔Ramdane Touhami與Victoire de Taillac-Touhami,擔綱Cire Trudon復興大業。







Cire Trudon是一個非常好的品牌,Victoire夫婦當然也非常優秀,給了CT全新的生命,一夜之間以全新的面目出現在歐美幾乎所有的一線百貨,一時風頭無二。







是假洋牌么?廢話當然不是,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血統卓越。




我第一次見到Buly 1803的時候,我就震驚了,和CT太像了,幾乎如出一轍,後來認識了Victoire才知道,怪不得,是同樣這夫妻倆,做的re-branding,那就怪不得了。







本來我想入一點Buly的股,後來和他倆聊完,發現在私募眼裡,Victoire 的背景跟我相似度很高,我們沒辦法做到互補







Buly背後的故事是Victoire 幫私募做了Cire Trudon的品牌復興之後,想自己收購品牌做復興,就倆人週遊世界找到拿破崙家族的火柴製造商。




當時這個品牌快破產了,只在哥倫比亞有一個很小的專櫃,其他地方都掛掉了,他倆把這個品牌買回來,重新做復興。




並且在1803年Buly為拿破崙家族服務的年代,開的第一家店的原址開設了Buly 1803的新店,重現了當年的原貌。







你說Buly 1803是不是假洋牌,或者山寨牌?




當然不是,血統那麼好,品牌復興在行業里是很常見的,就像高瓴資本買了中國鞋王百麗,會對品牌老化的形象做整體復興。







上次那個跟我吵架的代購就是說有個法國牌子死掉了最近被人re branding了所以它是假洋牌,這個邏輯有點荒謬,按照這個邏輯,那Gucci也應該是假洋牌咯,既然Gucci家族的人原來的Gucci老牌已經不是現在的Gucci了。





10、「有人說Carven、


Sandro不是法國牌子,


都是假洋牌?」




這又是個行業問題了,牽涉到對於併購領域的knowledge。




Carven和Sandro都是純正的法國品牌,但確實都被中資控股/收購了。


也就是說Carven現在是歸屬於香港Bluebell集團(代理商),Sandro歸屬於山東如意毛紡織集團。







諸如此類的併購很多啊,太多了,復星買了wolford(奧地利)、Lanvin(法國)、Ahava(以色列)、folli follie (希臘)很多很多牌子啦我不舉例了。




Erno Laszlo被中信買了,山東如意還買了Bally(瑞士,唐嫣代言那個)







你們會很介意么?


我知道你們會很介意。




可是我覺得很驕傲啊,杉杉還要買Armani呢,中國企業買斷全球,買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集團不好么?


聽說七匹狼,還想買你們最愛的Acca Kappa呢?是不是很崩潰?!


當然Elisa不會同意。







很多人都會說,這些奢侈品牌會被中國土豪毀了,我也曾經這麼覺得。




但是這是re-branding的團隊選擇問題,新一代創意中堅力量85後、90後,有國際視野,有很好的品味和商業訓練,完全有機會打造出更有時代感的new luxury。




Lanvin本來就在王孝蘭女士手裡,她當然希望Lanvin仍然能留在中國人手裡。




中國真的不缺有能力做好品牌復興的創意、商業團隊,缺的是消費者對於奢侈品消費領域,民族的自信心

(包括我本人的認知)。





最後,永遠會被問的問題——

明星博主推的牌子,不是假洋牌吧?




你錯了,明星博主熱推是假洋牌的重災區,有的是給錢就說好,有的是真的被身邊人給忽悠了,有的是真的沒看出來







如果你在某個博主店裡買到了假洋牌,也別義憤填膺,很多時候博主也挺無辜的,真的是搞不清楚,哪有時間一個一個去翻牆扒皮。




現在的代購,不像以前了,以前代購,真的是自己在國外的藥房、百貨背。




現在的代購,跟博主沒啥兩樣,有一群信賴你品味的人追隨,代理商、經銷商、盤貨商都會找上來。




有時候,你很信賴的代購,突然間在猛推一個假洋牌,你也別太hurt,可能她自己也不知道,只是她合作多年的供應商渠道向她推薦的新品牌。




最後,我想說的我自己是貨真價實的原裝國貨,當然也希望能有真正經得起挑剔的好國貨值得讓我向大家推薦。




東西好,真沒必要去裝假洋牌,




Oppo是國貨,我推薦過,北鼎是國貨,我很愛,Mo & Co、Edition 10 我穿了那麼多年,100%國貨,用國貨,全棉時代、買同仁堂,不丟人。




時代變了,


用遍了好東西的你,


不會再迷信高價,迷信洋牌,迷信過度包裝,




成熟理性的消費觀,


是在於知道自己要什麼,


不要什麼,


能獨立分辨好壞優劣。




我們女人不傻,買買買出來的智慧,哪怕是閉上眼,也能品出好壞。


沒吃過豬肉,還看過豬跑呢







8月新開始,看看運氣怎麼樣





今日上新





你們要的美容儀合集


看看你缺哪一款

??



熬夜黨專屬


拿什麼拯救你的熬夜臉

??





貴婦眼霜測評??

看人家做祛眼袋手術,我噁心吐了,還是乖乖塗貴婦眼霜吧(測評)





貴婦專線

?? 

貴婦專線|剛分手就忙著曬空瓶的闞清子,人過三十護膚長點心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於小戈 的精彩文章:

天價精華,釀成滿臉閉口?
夏天為「毛」困擾?想要「脫」完光溜溜其實很簡單!

TAG:於小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