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延禧攻略》場景服裝花費上億,鏡頭中的每一秒都是非遺匠人們的精工細作

《延禧攻略》場景服裝花費上億,鏡頭中的每一秒都是非遺匠人們的精工細作

來源:花瓣志(ID:iihuacao)

作者:蒼耳

來源:花瓣志(ID:iihuacao)

今年暑假《延禧攻略》強勢霸屏,

不僅劇情一反傻白甜逆襲的宮斗套路,

最主要的是劇中的畫面簡直美哭了!

前方高能預警

一幀幀圖片都像是古典雅緻的水墨畫,

紅牆、綠瓦,高級灰的配色,

如夢如幻的中國風構圖,

讓人讚不絕口。

這次於正用自己的良心之作,

洗刷了多年來的農家樂的審美。

以前,於正的劇作配色是這樣的

紅、黃、綠各種飽和度極高的顏色強烈碰撞,

一種紅嘴綠鸚哥的既視感。

而《延禧攻略》變成了這樣

古典素雅的色調,精緻考究的配飾,簡直不要太驚艷!

劇中,除了配色高級,構圖完美,《延禧攻略》還做了許多歷史考證,盡量還原歷史。

主角魏瓔珞(原型為令妃)

有人吐槽她額頭大眼睛凸鼻孔大

不符合現代的審美標準

可是當和歷史上令妃畫像對比時

不得不承認

實在是有點像

不僅演員復刻歷史,

就連劇中嬪妃們用的團扇,

也仿製了真實文物。

太后手中所握扇子

仿製清沙面貼絹仙鶴桃樹圖團扇

高貴妃手中所握扇子

仿製清代紅色緙絲烏木雕花柄團扇

這樣用心精良的作品,簡直是國產電視劇中的一股清流。

妝容篇

相比其他清宮劇,《延禧攻略》中演員的妝容用清新脫俗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

沒有了千篇一律的韓式大平眉,而是換成了纖細高挑的柳葉眉。並且根據角色不同,每個演員的眉形也有細微的差別,和古代畫像一一對應,用心程度可見一斑。

皇后

高貴妃

純妃

令妃

順妃

與眉妝相對,劇中的唇妝則遭到了質疑,為什麼只畫下唇,這樣寡淡?

《延禧攻略》中的演員個個都是抹唇妝,這讓觀眾迷惑不解。如果富察皇后這樣畫,是為了突出她病懨懨的氣質,那飛揚跋扈的高貴妃怎麼也是這煞白的唇妝?

實際上,這種妝容是真實存在的。

《乾隆帝妃古裝像》中

這位妃子就非常明顯地只點了下半唇妝

清朝時期一度很盛行這樣的半唇妝,這樣畫主要是為了追求櫻桃小嘴的效果。看來,古人為了美也是煞費苦心啊。

除此之外,《延禧攻略》第一集殿選的時候,有一幕,讓人印象深刻。

前面幾個秀女都落選了,還順帶被鋼鐵直男乾隆挖苦了一番,到了納蘭淳雪,乾隆注意到她的耳朵——一耳三鉗,這樣一個小細節,竟讓納蘭淳雪成了唯一被乾隆留下的秀女。

GIF

這個故事還是有歷史記載的。

據記載,乾隆四十年選秀女時曾說過:

「旗婦一耳戴三鉗,原系滿洲舊風,斷不可改飾。

朕選包衣佐領之秀女,皆戴一墜子,並相沿至於一耳一鉗,

則竟非滿洲矣,立行禁止。」

一耳三鉗是滿洲婦女身份的象徵。具體操作是:每隻耳朵上三個孔,帶上三隻耳環,身份不同,耳環的材質也不同,有身份地位的用金銀翠石,窮人則用銅圈代替。

魏瓔珞當宮女的時候

還是一耳一鉗

經過培訓做了綉娘後

就多了兩個銅環

並且只有皇后才可以用一級東珠,其他的嬪妃只能用次等,所以別看高貴妃那麼跋扈,處處爭強好勝,她的耳墜是比不過富察皇后的。

髮型篇

說起滿清髮型,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還珠格格》里的大拉翅了吧,碩大的宮花嵌在烏漆漆的黑板子上,一度成為我們童年時期照相館最時髦的髮型。

實際上,這種誇張的造型最早出現在慈禧時期,被清宮劇廣泛使用是不符歷史事實的。

清朝中期最流行的是辮子盤發。

這種低調簡約的髮型

才是當時的流行之道

最近

總見有網友吐槽魏瓔珞的電話頭

其實,這個髮型稱作「兩把頭

主要參考於咸豐年間《玫貴妃春貴人行樂圖》

簡約又不失精緻的髮型與演員的古典氣質相得益彰,與故事背景毫無違和感。

頭飾篇

《延禧攻略》播出後,有一個飾品頻上熱搜,那就是絨花。

絨花諧音「榮華」,寓意著吉祥富貴,是南京傳統的手工藝品,曾被稱為「髮髻上的南京」。

別看這絨花不大,製作手法卻十分特殊。要先用蠶絲染色成絨,再用鋼絲勾條,製作工藝十分複雜,並且至今沒有辦法用機器生產。

在2006年,絨花被江蘇省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劇中所有的絨花頭飾,都是請來「南京最後的絨花匠人」趙樹憲和他徒弟,參照故宮博物院館藏實物一比一手工所制。

光是製作富察皇后頭上這個發財樹絨花就整整耗費一個多星期,珍貴程度不言而喻。

劇中皇妃們佩戴的絨花,配色明亮鮮艷,花瓣末端微妙的漸變,也是好看得不要不要的。

除了絨花,點翠也是康乾盛世中最常見的頭飾之一,深受貴婦和梨園子弟的喜愛。

點翠用材精緻,製作過程繁複,需要先用金或鎦金的金屬做成不同圖案的底座,再把翠鳥頸部亮麗的藍色羽毛仔細地鑲嵌在座上,以製成各種首飾器物。

為了還原翠鳥的美麗,也為了環保,《延禧攻略》劇組買了人工毛,一點點染色,一根根粘貼,才形成了如此精緻的點翠頭飾。

《延禧攻略》在還原歷史的的基礎上,把大清的素美和淡雅娓娓道來,這樣的匠人匠心,不僅道出了歷史,還驚艷了時光。

服飾篇

《延禧攻略》中的服飾絕對是所有古裝劇中最好看的!

劇組所有衣服全都是經驗豐富的老綉工純手工縫製,一針一線都融匯了中國傳統刺繡工藝的博大精深,精緻奢華,秀麗雅緻,讓人恨不得穿越回那個朝代。

服裝中融入了手推綉、盤金綉、打籽綉、緙絲等民間工藝,美輪美奐,精妙絕倫。

手推綉

手推綉表面明顯凸起,紋絡清晰立體。

盤金綉

盤金綉主要用於龍袍、官服、戲劇裝上龍鳳、山水、花卉以及其它裝飾圖案的綉制,作品金碧輝煌、雍容華貴。

打籽綉

打籽綉是中國刺繡傳統針法之一,它堅固耐用,裝飾性強,主要運用於蘇綉。用線條繞成粒裝小圈,綉一針,形成一粒「子」,故名。

除了各種刺繡還原了2000多年的歷史,劇中還大量出現素有「一寸緙絲一寸金」之稱的宮廷緙絲手藝,甚至請來蘇州緙絲織造技藝傳承人——顧建東先生作為指導。

緙絲

2006年,蘇州緙絲織造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緙絲又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這樣的工藝,光是欣賞就已滿足。

並且,綉坊里的織布機、緙絲機、刺繡的架子都是貨真價實的。一走進去,彷彿就回到了那個年代,織布紡紗,做一個慧心巧手的古女子。

壓襟這個配飾,

在以往的清宮戲裡幾乎沒有出現過。

《延禧攻略》里,

幾乎是人人必有的標配。

所謂押襟其實是在衣襟上掛一個東西,防止衣襟飛起。大襟的話掛在二紐上,對襟的話掛在從上往下數的第二個紐扣上。

宮女多是掛掛小件的玉佩之類,而嬪妃們,則流行掛手串,又實用又好看,古人的生活可真是精緻。

嘉嬪初登場的時,一下驚艷了眾人,仔細想想,多半是源自她的雲肩。雲肩多以彩錦繡制而成,曄如雨後雲霞映日,晴空散彩虹。

這件配飾雖說源自漢民族服飾,但在清朝也是備受滿族貴婦喜愛的。

這張道光年間的《孝全成皇后與幼子像》

畫中的孝全成皇后就穿著一件花色繁複雲肩,搖曳生姿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高貴妃這件一到重要場合就披上的珍珠雲肩。

有人調侃道,它和豬八戒的那件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這件衣服的原型,其實來源於慈禧太后同款,原來大家都是珍珠愛好者啊!

為了拍好這部劇於正費了莫大的心血,每一處刺繡都精雕細鏤,每一件配飾都有跡可循,美美的中國風,讓人如痴如醉。

民間文化

除了這些,劇中最震撼人心的還有高貴妃最愛的崑劇和民間藝人表演的打樹花。

高貴妃一曲《貴妃醉酒》,不僅迷醉了皇帝的心,更讓我們領略到崑曲的華麗婉轉、裊娜情深。

GIF

崑曲源自600年前的江南地區,在文人雅士之間廣泛傳播。它的唱腔華麗、念白儒雅、舞蹈飄逸,到了乾隆年間,一度成為天下戲種的「百戲之祖」。

當時,皇室推崇崑曲的現象十分普遍。

然而歲月無情,曾經如此輝煌的戲歌曲,隨著時代步伐的加快變得後繼無人,逐漸走向沒落。

2006年,崑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拯救崑曲中來。

在劇中,毫無戲劇功底的譚卓堅持不用替身,自己跟著老師苦學,四十多度高溫也堅持練習。

她在表演《貴妃醉酒》時,身上的服裝頭飾足足有四十來斤,表演難度不言而喻,但是為了能讓觀眾感受到崑曲的魅力,她都在咬牙堅持著。

她說:「崑曲作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如果能夠通過劇集被大眾注意到,那將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

高貴妃醉唱崑曲的橋段令人迷醉,她獻給太后的那場「火樹銀花」則令人震撼。

「火樹銀花」原名叫「打樹花」,流傳於河北蔚縣地區,早在唐朝時期就已存在,現在被選為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曾經,詩仙李白在看了這驚心動魄的奇景之後,

大筆一揮,寫下:

爐火照天地,

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

歌曲動寒川。

寥寥幾句,把這震撼人心的場面表現的淋漓盡致。

GIF

表演時,不懼火焰的鐵匠們把熔化成1600多攝氏度的鐵水,潑灑到城牆上,一瞬間火花四濺,猶如萬千流星鋪天蓋地,璀璨、熱烈,攝人心魂。

GIF

《延禧攻略》是「打樹花」的熒幕首秀。前來表演匠人們,大多都已年過花甲,卻還是不辭辛苦的趕來參與拍攝,只為一個小小的心愿:希望大家看到這樣的奇觀,願意把這樣的手藝傳承下去。

「好害怕有一天我們沒了,這個文化也消失了,這個年輕人沒人愛學,希望通過電視劇這樣一個(大眾媒體),讓大家看到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到底有多美」。

這樣的話聽來讓人心酸,沒有天價的報酬,沒有耀眼的光環,有的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滄海拾遺,有的只是一位位手藝人赤忱的匠心!

雖然說,曾經很多人對於正頗有微詞,但不得不說《延禧攻略》在快餐文化盛行的時代,給了我們一場視覺上的盛宴。

它一改清宮劇粗製濫造的畫面,畫風精美,道具考究,把勤勤懇懇、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匠人們推到了我們眼前,它是中國電視劇的一次逆襲,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逆襲。

這些如珍珠般燦爛的傳統文化令人如痴如醉,也期望它們能再次綻放,長盛不衰。

花瓣志(ID:iihuacao),用文字記錄生活,用心去感受溫暖。這裡是最有溫度的視覺雜誌。轉載請聯繫花瓣志(ID:iihuacao)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婦女 的精彩文章:

不足30歲擔當女機長,她是同齡人眼中的「人生贏家」
養生,會「睡」才是硬道理

TAG:中國婦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