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軍隊攻城,為何一定要拿人命死磕到底?難道不能繞行突擊嗎?

古代軍隊攻城,為何一定要拿人命死磕到底?難道不能繞行突擊嗎?

本文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古代軍隊攻城,為何一定要拿人命死磕到底?難道不能繞行突擊嗎?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是一個冷兵器作戰的時代,戰場上戰士們拿著刀槍盾牌進行肉搏,通常戰爭一方宣告勝利的標誌是攻下了敵軍的守城,但是我們在電視劇中也看到了,守城非常難攻,幾乎一方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此,可古代的軍隊卻不惜人命死磕到底堅持選擇攻打守城,從來不會選擇繞行突襲,這是為什麼呢?

在古代,一座守城相當於是一個地區的軍事要地,也可以說是戰略重心,一旦爆發戰爭幾乎所有的百姓都會湧向城池,因此攻下了守城,就相當於徵服了以城池為中心的地域。

除此之外古代的交通方式不發達,打一次仗要耗費大量的財力和精力,如果繞城戰鬥的話距離很遠,物資的運輸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在此期間敵軍切斷了後勤補給,再強大的軍隊也會全軍覆沒,因此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在城牆下死磕,以不變應萬變。

其實死磕城池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地理形勢的特點。作戰有三大要素:天時,地利,人和。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地利了。古代的城池通常建在交通要道或關山險隘處,繞行談何容易?除非卸下盔甲輕裝前進,但是古代很少有人這麼做,一是風險太大,而是缺少有經驗的指揮官。

當然也不是沒有例外,明朝末年朱棣在久攻濟南無果後第二次直接繞過濟南向南京集火,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總得來說這種情況並不常見。

本文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桃村小明 的精彩文章:

皇帝臨死前,將自己女兒的手臂砍下,說了一句話流傳後世!

TAG:桃村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