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選都成一大難題,孫中山說:定都在此,必能成為亞洲霸主
大家好,這裡是小李的歷史屋,我是小編小李。
中華民國建立,國都選在什麼位置,成了一個大難題。孫中山先生認為:「謀本部則武昌,謀藩服則西安,謀大洲則伊犁,視其規模遠近而已」。
首先是武昌,孫中山認為,武昌既是革命的發源地,又是南方的經濟重鎮,加上交通便利的原因,如果中國想要發展起來,首選的定都地點就是武昌。
第二是西安,若將首都定在西安,可加強對蒙古、新疆和西藏等地區的管理,讓那些想要分割中國領土的外國侵略著束手無策。
第三個選擇是伊犁,伊犁位於中國的新疆,孫中山覺得如果中華民國的首都定在伊犁的話,則可以「謀大國」,也就是稱霸亞洲,成為亞洲共主。
雖然說伊犁的這個想法不錯,但當時的伊犁經濟落後不發達,不符合國都的條件,並且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交通也是一大難題,所以第三個提案就被否決了,最後,臨時民國政府決定將國都定在南京。這是為何?
南京喻有「六朝勝地、十代都會」的美稱,而它獨特的地理環境,是它成為首都的最主要原因。南京位於我國東南部的長江下游, 東接富饒的長江三角洲,南靠寧鎮丘陵,西倚皖贛山區,北連江淮平原,素有「東南門戶,南北咽喉」之稱。
並且南京位於長江中段,周邊的江南地區自古經濟發達;依靠長江,水路交通方便;四周低山盤曲,山環水繞,自然風貌獨特。境內綿亘著寧鎮山脈西段,城東鐘山若長龍蟠繞,城西石頭山似猛虎雄據,故有「鐘山龍蟠,石城虎踞」之說。因此,中華民國定都在南京也是有著深遠的考慮的。
小編曾聽過一句話:「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國史」。曾經作為中華民國首都的南京城,各個方面被深深打上了民國文化的烙印。南京民國建築作為南京城的一道獨特風景線,作為城市文化名片而存在,也已成為了南京的特色文化。
註:文章圖片為網路選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TAG:小李的歷史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