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爺,您得的這絕症,叫臉盲……
最近,一部清宮戲《延禧攻略》在上映,加上之前的《如懿傳》,乾隆皇帝後宮嬪妃成了熱門人物。
那些拗口的名字,原本一百個人里都沒有一個人聽說過,突然在大家面前變得耳熟能詳。
可是,大部分的人都只知道戲裡的這些人物,有多少人知道真實的她們是怎樣的呢?
乾隆皇帝的後宮嬪妃有很多,最為寵愛的也就那麼幾個,這幾個人是誰,宮廷畫家郎世寧在乾隆元年所作的《心寫治平圖》最有借鑒意義。
大家知道,乾隆同學喜歡收藏名家字畫,到手後除了把玩,還要在上面瘋狂蓋章、寫字,類似我們今天,在旅遊景點的物件上刻上「XXX到此一游」的行為。
然鵝,這幅畫著他和十二位嬪妃頭像的畫作,乾隆只把玩過三次,分別在畫作完成、七十大壽和讓位做太上皇的時候。
其餘時間呢?這幅畫都處於密封珍藏的狀態,絕對屬於「非展品」。
他還下旨:如果有誰膽敢偷窺此畫,一律凌遲處死!
由此可見,這幅畫在弘曆同學心目中的地位,簡直就是神聖不可侵犯啊。
看過的人都說,弘曆同學不但審美情趣「農家樂」,而且臉盲得厲害,東哥跟他相比可是好多了。
事實究竟如何?還是趕緊請這幅畫作里的人物們隆重登場吧。
這幅圖原本是長卷,由右向左展開,依次呈現了乾隆皇帝和他的皇后以及十一位妃嬪的半身畫像,為了方便大家閱讀,這裡就按畫卷上的順序向大家介紹。
首先,請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我們美貌與智慧並重,俠義與英雄的化身的弘曆同學。
人家登基的時候只有24歲,一臉膠原蛋白的小鮮肉,已經是「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被時代拋離的同齡人都躲在被窩裡痛哭……
第一個出場的後宮佳麗,是富察皇后,沒錯,就是《延禧攻略》里秦嵐、《如懿傳》里董潔、《後宮甄嬛傳》里袁藝演的那位。怎麼樣,跟弘曆哥哥很有夫妻相吧?
這位姐姐比弘曆哥哥只小一歲,來自八旗上三旗中由皇帝直接統領的鑲黃旗,這種顯赫的出身在清朝的皇后中並不多見。
富察氏的父親不是很出名,但說出她的兩個伯父就嚇死人了,就是著名的馬齊和馬武,看過清宮戲的人,就是沒有聽過馬武,也應該聽過馬齊。
當年明珠和索爾圖倒台後,朝廷里最牛逼的就這兄弟倆了,有「二馬吃盡天下草」的說法。跟他們相比,現在互聯網界的大佬「二馬」,連個跑龍套都還算不上。
在富察氏15歲的時候,就被雍正皇帝看中,將選秀入宮的她許配為四阿哥弘曆的嫡福晉。
這時候,弘曆哥哥16歲,對於他來說,富察氏就相當於初戀,在男人的心目中一般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可惜的是,弘曆哥哥的這位初戀,在37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這樣,後宮的主角就要換人了。
隨後出場的,還輪不到大家熟悉的令妃,而是皇貴妃高佳氏。對了,她就是《延禧攻略》里譚卓演的那位大反角高貴妃。
Are you kidding me?從這圖片看,你確定跟富察皇后不是同一個人?
實際上,這位姐姐比富察皇后更為資深,有說法稱最早在弘曆同學12歲的時候,也就是1723年,就已經是四皇子弘曆府上的使女了,後來逐漸成為側福晉、貴妃、皇貴妃。
使女與公子的故事,你懂的……所以,毫無疑問,高貴妃(原本姓高,高佳氏是死後嘉慶皇帝改的)也是弘曆哥哥最為寵愛的妃子之一。
在《延禧攻略》里,高貴妃總是欺負魏瓔珞,是個囂張的心機婊,實際上高貴妃並不壞。
說到壞,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父親和兄弟了。
她的老爸高斌,是三任江南河道總督,後來升大學士。有一次河道決口,被查出是他的兩個下屬侵吞工帑所致,女婿弘曆哥哥大怒,連老丈人也不放過,在將他的下屬「咔擦」的時候,讓高斌綁赴刑場陪斬,簡單說來就是免費到現場體驗殺頭的刺激勁兒,把老傢伙嚇出了一身的尿。
她的兄弟和侄子,都是大貪官,先後被乾隆幹掉了。
第三位登場的,是純貴妃蘇氏,就是《延禧攻略》里王媛可演的那位。
除了嘴唇厚一點,跟前面兩位姐姐還真沒很大區別,看來,弘曆同學真的很喜歡這種臉型的MM啊。
與周圍非富即貴的姐姐妹妹們相比,蘇貴妃的的出身相當低,父親蘇召南連官員都不是。不過比弘曆小兩歲的蘇妃,資格也是相當的老,十多歲就成為了寶親王弘曆身邊的侍妾。
她的女兒,可能更加出名,就是和碩和嘉公主,因為自生下來後,手指之間就有蹼相連,就像佛手一樣,被人們稱為「佛手公主」。
在老北京城的東面,有七座公主墳,其中以「東便門外公主墳」規模和知名度最大,如今建外SOHO八王墳往東走,通惠河「佛手公主墳」,就是這位著名公主的墓地了。
這位蘇貴妃壽命長一些,48歲的時候去世。
第四位出場的,是嘉貴妃金佳氏,《延禧攻略》中潘時七演的那位。
不知大家有沒有覺得,這位嘉貴妃,跟蘇貴妃簡直就是雙胞胎姐妹?
金佳氏也只比弘曆哥哥小兩歲,原來只是內務府包衣,也就是奴隸,後來不但奉旨出包衣,還入了上三旗之一的正黃旗。
金佳氏的奮鬥經歷告訴我們,跟對人是多門重要。
嘉貴妃的經歷跟前面姐姐差不多,也是侍女與皇子的故事。
金佳氏死後與乾隆合葬,一百多年後,軍閥孫殿英盜墓將裕陵炸開,最後落得屍骨不全。
介紹完以上四位與乾隆差不多年齡的姐姐,就該輪到新生代小美女出場了。
畫卷中第五位,才是因最近的電視劇而大熱的令貴妃,也就是《延禧攻略》中的主角,吳謹言演的魏瓔珞。
大家有沒有看出令貴妃與嘉貴妃、純貴妃相比有哪些差別,反正我是沒看出來……
令貴妃比弘曆小了16歲,在那個年代,完全可以說是下一代的人了,乾隆的長子永璜也就比她小了一歲而已。當年的弘曆哥哥,已經進化為大叔級人物。
魏佳氏的出身也是包衣,富察皇后去世僅僅兩個月,她就由令嬪晉封為令妃,這一年她21歲。
後來,乾隆在祭富察皇后的一首詩中,曾經提到他與令貴妃是由富察皇后撮合的,可見,她與皇后關係應該是很好的。
這個乾隆親自封的「令」字,出自《詩經·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聞令望」。翻譯成現在的話,也就是好的意思,估計弘曆叔叔從她身上看到的和聽到的,都是善良、美好的東西。封號「令」對應的滿文是「mergen」意思是「聰明的,睿智的」,可見她留給乾隆的印象是相當之好的。
在乾隆十七個兒子和十個女兒中,魏佳氏生的有下四子二女,其中包括嘉慶帝永琰。
這六個兒女的出生時間,全部都在她十九歲至二十九歲之間,在美女如雲的後宮,能夠這麼頻繁的生小孩,也充分說明了弘曆同學對她是有多麼的寵幸。
不過,在令貴妃去世二十年後,她的兒子被宣布為皇太子的時候,才被追封為「孝儀皇后」。
下一位,就是舒妃葉赫那拉氏,在《延禧攻略》中叫納蘭淳雪,由李春嬡扮演。
好像跟上一位姐姐也沒什麼區別啊,這個,傻傻分不清……
納蘭?你是否聯想到什麼?納蘭容若?
是的,這位舒妃正是他們家的人,是康熙時權重一時的納蘭明珠的曾孫女,大家所仰慕的納蘭性德(字容若)正是她祖父的哥哥。
舒妃比弘曆小17歲,13歲的時候通過選秀入宮,得到弘曆叔叔的寵愛,為他生下一個兒子,卻在三歲的時候夭折。
接下來,是慶貴妃陸氏,在《延禧攻略》中是由李若寧扮演的,起了個很網劇的名字叫陸晚晚。
與舒妃相比,是不是除了下巴尖一點,好像就是一個模子里印出來的?
為防止外戚專權,按照清朝皇族的祖制,皇子不能由親生母親養育,出生滿月後就必須離開生母,由宮中其他嬪妃撫養。
皇十五子永琰的養母,就是這位慶貴妃,在乾隆駕崩的第二天,新上台的嘉慶帝永琰就宣布,追封已經去世25年之久的慶貴妃為皇貴妃。後來,嘉慶帝還下旨,慶貴妃家族直接入上三旗之一的正黃旗。
可見,嘉慶帝對養母的感情還是相當深的。
第八位出場的,是穎貴妃巴林氏,《延禧攻略》里由劉璐演的那位穎妃。
這位巴林氏,是不是依然跟前面的姐姐很像?說老實話,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穎貴妃來自蒙古族,年齡更小一些,比弘曆小了20歲,弘曆的長子永璜,比她還要大三歲。
所以說,做人一定要努力一點,當你路過幼兒園的時候,說不定你看到的哪位小蘿莉才是你的另一半。
皇宮裡很苦的,前面的那些姐姐,大部分都是三四十歲就去世了,可是,這位蒙古姑娘卻相當彪悍,一直活到70歲才去世,比最長命的皇帝弘曆叔叔還晚走一年。
第九位,是忻貴妃戴佳氏。
從外貌上看,戴佳氏跟前面幾位姐姐好像也沒太大區別,不知是我們臉盲還是弘曆叔叔臉盲?
對於這位戴佳氏,史料沒有記載她的出生年月,只知道是乾隆初年出生的,也就是說大約比弘曆小25歲左右,在弘曆坐上寶座的那天,這位MM才剛剛出生。
戴佳氏去世的時候只是忻妃,被追封為貴妃,可見弘曆對她也還是不錯的。
再下一位,是惇妃汪氏,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如懿傳》里周迅演的叫汪芙芷的角色,沒錯,就是她了。
從這時開始,弘曆叔叔進入了老年,審美情趣顯然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與前面幾位姐姐相比,這位小妹妹長相有了明顯的不同,不過,一雙丹鳳眼和長長的臉還是必須的,因為……這樣才跟我有夫妻相啊。
惇妃比弘曆小了36歲,可以說,進入畫冊的12位嬪妃,從她開始又進入了下一個輩分,按照這個年齡的差距,從這個時候開始,弘曆叔叔可以開始叫弘曆爺爺了。
弘曆爺爺64歲那年,汪氏為他生下了固倫和孝公主,這也是他的最後一個兒女了。別看人家是爺爺的年齡,那可也是老當益壯啊。
固倫和孝公主長得跟父親一模一樣,乾隆非常喜歡這個女兒,曾經對她說:「你要是皇子,朕一定會立你為儲。」
弘曆爺爺把這位最喜愛的女兒,嫁給了好基友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
弘曆爺爺沒想到的是,這頭他腳一蹬,那頭和珅就被剛上台的皇帝抄了家……因為固倫和孝公主的原因,豐紳殷德避免了連坐,還保留了伯爵,後來被嘉慶封為公爵。
皇兄永琰,對這位可愛的小妹妹應該也是很好的。
接下來這位,好像跟惇妃長得差不多,我臉盲……
這位姐姐可是大有來頭,她就是順妃,《延禧攻略》中由 張嘉倪演的那位。
順妃鈕祜祿氏,比弘曆小了37歲。看到這個姓氏,知道我為什麼說她大有來頭了吧。
在清朝,扭軲轆是著名的望族,康熙時期的遏必隆就來自這個家族,看過康熙斗鰲拜故事的人應該都知道,遏必隆是四大輔命大臣之一,權勢那是相當之大。
康熙的第二任皇后,就是遏必隆的女兒、鰲拜的義女。弘曆的母親,也來自鈕祜祿氏。之後,這個姓氏出了好多個皇后,被慈禧太后幹掉的「東太后」慈安太后,也是這個家族的人。
對了,大壞蛋、大貪官和珅,也是來自鈕祜祿氏。
最後一位出場的,是循貴妃伊爾根覺羅氏。
大家有木有趕腳,這位循貴妃跟惇妃、順妃長得都差不多?看來,臉盲是絕症,沒得治啊。
循貴妃比弘曆小47歲,是乾隆最後一個進宮的嬪妃。
乾隆四十一年,伊爾根覺羅氏選秀時封為貴人,這時候弘曆爺爺已經65歲了,看著這位18歲的少女,內心想必是頗為洶湧澎湃的。
厲害的是,弘曆爺爺竟然比這位小朋友還晚兩年去世,看來十全老人還真不是蓋的。
想必看到這裡,大家都浮現出一個畫面,弘曆哥哥接受大清電視台的採訪,嚴肅而又一本正經地說:
「我這個人臉盲,根本分不清楚誰漂亮不漂亮;說實話,我跟她在一起不是因為她漂亮,因為我根本不知道她漂不漂亮。」
這句話如果是弘曆哥哥說出來,我是會相信的。
人家都說後宮佳麗三千,而人家弘曆哥哥最喜歡的嬪妃,臉孔竟是如此的單調!
那麼,弘曆同學為什麼會如此臉盲呢?我想答案應該是在皇后富察氏的身上。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12位嬪妃有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富察氏的影子,時間越往前就越是神似。
十六歲時牽手的那個姑娘,既是初戀,更是知己,深深地進入了弘曆的內心深處,從此再也無法抹去。
富察氏年紀輕輕就去世,讓弘曆陷入了深深痛苦之中,就算富有四海,沒有你又有什麼用?
後來每次選嬪妃的時候,想必弘曆的腦海中,閃現出來的都是皇后那張最讓自己心動的臉龐,造成了他畢生無法治癒的臉盲絕症。
誰說最是無情帝王家,誰說乾隆是個風流天子,我看人家才是最長情的情種。
弘曆喜歡寫詩,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基本都寫得很爛,唯有其中的一百多首詩,情深意切,讀來感人,那就是他懷念富察皇后的詩。
富察皇后去世後,弘曆要求她生前住的長春宮,所有擺設都保持原樣,每年她的忌日,都要到這裡來憑弔,在椅子上發獃,一坐就是大半天,四十多年一直如此,一直到他退位之後。
八十歲那年,在這個房間里,弘曆為富察皇后寫下了一首詩:
三秋別忽爾,一晌奠酸然。追憶居中閫,深宜稱孝賢。
平生難盡述,百歲妄希延。夏日冬之夜,遠期只廿年。
八十歲的老皇帝說,我的年紀越來越大,現在唯一的願望,就是可以早點到地下見到你。大家都說我可以活到一百歲,可我並不想那麼長命,那樣,我就可以早點見到你了,最多肯定不會超過二十年。
那一年,富察皇后離開人世已經42年了……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長按識別,即可關注


TAG:古典今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