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農業兩板塊亮眼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8月10日訊,周五滬指低開,隨後圍繞平盤線紅綠震蕩,深市早盤沖高回落,創業板指盤中大漲超1%,再度突破1500點。截止午間收盤,滬指報2790.53點,跌幅0.14%,深成指報8784.23點,漲幅0.37%;創指報1505.86點,漲幅0.55%。
盤面上,養殖業、種植業與林業、高送轉、化學製藥、粵港澳、房地產、白酒等板塊漲幅居前,水泥、石油、銀行、水利、電力、尾氣治理等板塊跌幅居前。
熱點板塊
1、受利好消息刺激,地產股早盤集體走高,南都物業(26.800, 2.44, 10.02%)、深物業A(11.370, 1.03, 9.96%)漲停,萬業企業(12.830, 1.15, 9.85%)漲超9%,新城控股(25.570, 1.05, 4.28%)、萬科A(23.280, 0.80, 3.56%)、世榮兆業(11.870, 0.32, 2.77%)、陽光城(5.970, 0.17, 2.93%)等漲幅居前。消息上,工行、農行同日調整上海首套房貸利率至9折。
2、種植業與林業板塊盤中直線拉升,登海種業(6.830, 0.62, 9.98%)封漲停,隆平高科(19.260, 1.35, 7.54%)大漲7%,敦煌種業(5.740, 0.21, 3.80%)、萬向德農(8.570, 0.14, 1.66%)、豐樂種業(6.980, 0.18, 2.65%)、蘇墾農發(8.230, 0.32, 4.05%)等紛紛走強。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銀保監會發布通知,將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制種納入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目錄。
消息面上
下半年信貸增速料提升 基建製造成重點
「前段時間總行讓我們把下半年的信貸需求、儲備項目都報上去,這幾天確實感覺地方重大基建項目批複的速度快了些。」某國有大行長三角地區支行負責人李然(化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上半年一些「已批未貸」項目也逐步到賬。
償付能力存隱憂 險企增資「補血」提速
保險公司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進入密集發布期。截至8月7日,共有155家保險公司披露了2018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從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方面來看,超過60%的壽險、財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較一季度均有下滑。
軍工板塊底部初升 基本面向上預期初步驗證
年初以來,在兩市的持續回調中,軍工板塊亦出現較大跌幅,其回升之勢也數度為利空所打斷。分析人士指出,軍工作為當前不多的幾個一直徘徊在低位的板塊,行業估值仍處於歷史底部區間,隨著基本面改善預期逐漸強化,行業未來將迎來新的景氣周期,後市演繹空間可觀。
違反會計準則提前確認收入 康盛股份遭責令改正
康盛股份(002418)8月9日晚間公告稱,近日收到浙江證監局關於對公司採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因公司違反會計準則要求提前確認收入、內控存在缺陷,違反信披規定,浙江證監局責令公司及時修正並披露2017年年報業績。公司董事長陳漢康、總經理周景春、財務總監高翔、董秘毛澤璋等人均遭浙江證監局警示。
機構熱議
山西證券(6.29 -0.47%,診股):此前市場對於消費數據較為悲觀,消費股因此亦被持續性殺跌。而此次CPI的數據超預期,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前期的恐慌性情緒。但CPI的增長貢獻中,消費性質的因素僅有旅遊一項,對消費板塊的利好有限。通過減稅降費和完善保障體系來進一步釋放居民消費需求,仍將是下半年的主要任務。中期視角下,經濟雖稍顯疲弱但仍有韌性;通過對流動性緊松適度的調節和監管的邊際趨緩,風險有序釋放,市場環境有望逐步趨於穩定,這都將有利於改善市場預期,推動A股市場進行緩慢的修復。而在短期窗口下,內外不確定性風險猶存,市場大概率以震蕩為主,投資者需保持冷靜不盲動,控制倉位,在充分重視和防範風險的基礎上,以中期視角考慮布局市場的投資機會,一方面可關注授予受益於積極財政政策的地域性基建投資主題(建築、機械、建材等)以及畜禽養殖(豬)、紡織服裝等受短期事件催化的行業。與此同時,科技板塊在政策的帶動、流動性邊際改善的情況下,有望成為市場短期博弈的主要熱點,建議投資者謹慎參與。
海通證券(8.83 -0.23%,診股):整體來看,A股已經歷五輪牛熊周期,目前處於第五輪底部。前4次除2008年—2010年以外,其餘三次1994年7月—1996年1月、2002年1月—2005年6月、2012年1月—2014年6月都是以時間換空間的震蕩圓弧底。這次圓弧底起始於2016年1月底上證2638點,背景更像2002年1月—2005年6月。這輪圓弧底的打磨仍需時間,宏、微觀基本面自2016年2季度來已經見底企穩,但是去槓桿背景下資金供求一直緊張,圓弧底右側即新一輪牛市要等去槓桿高峰過去,資金供求關係出現拐點。階段性反彈已經開啟,主要源於市場前期跌幅大、估值低,短期反彈窗口依然敞開。


※一個巨大的麻煩正在靠近 既危及特朗普也危及華爾街
※數據不及預期美元小幅走低 貿易憂慮打壓金屬多數走低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