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煜:一個被皇位耽誤的藝術家

李煜:一個被皇位耽誤的藝術家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之聲《那些年》

麻 辣 風 趣 聊 歷 史丨財 經 視 角 說 五 代

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往往是要遭人詬病的。亡了國還能讓人惋惜和傳頌的,怕是鳳毛麟角。而南唐後主李煜,就是其中一位。

這是一個失敗的皇帝,同時又是位偉大的詞人。王國維評價道:「詞至李後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所以,從某種角度說,李煜其實是個被皇位耽誤的藝術家

他本無心做皇帝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李煜原名李從嘉,天性自由浪漫。大概是受到父親李璟的影響,李從嘉從小便在文藝方面展現出了過人才華,他不僅能詩善文,而且精音律、通書畫。生在帝王之家的他,心思也全然不在皇位上。當然,那個位置本來也與他關係不大——他在兄弟中排行老六,上面有五個哥哥,還有叔叔,似乎說什麼皇位都不會輪到他頭上。

不過,無心爭權的李從嘉,卻偏偏長了一副「聖相」。史書記載,他「廣顙豐頰,駢齒,一目重瞳子」。這在今天看來也許是病態,但在古人看來卻是大富大貴之相。據說周武王就是駢齒,賢君虞舜、春秋晉文公也都是雙瞳。一個長著「聖相」的皇子,難免會遭人猜忌。太子李弘冀就曾多次陷害於他。而李從嘉只能不斷用行動證明自己的冰心——他一頭扎進文人堆,整日風花雪月,吟詩作詞,甚至有段時間隱居鐘山,自稱「鍾隱」,「蓮峰居士」。他還在詞里寫道,「一壺酒,一竿身,世上如儂有幾人?」「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完全一副不問世事的文青范兒。

就這樣,太子總算是放過了他。

可是,命運卻沒有放過他。

一次,父親李璟不知何故被太子弘冀激怒,盛怒之下撂下一句話:「皇位你就別想了,我要傳位給你叔父!」誰知,這一句話,竟改寫了三個人的命運——先是叔父李景遂被太子弘冀派人毒殺;然後太子弘冀因為殺了人整日惴惴不安,由此得了心病,不久也一命嗚呼;而李從嘉的其他幾個哥哥也都相繼早逝,於是排行老六的李從嘉,竟陰差陽錯地成了頭號皇位繼承人!

公元961年二月,李從嘉被立為南唐太子。六月,李璟去世。七月,太子李從嘉即位,改名李煜,史稱南唐後主。

不愛江山愛美人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

南唐在鼎盛時期曾有三十五州之地域,稱得上十國中的「大國」。但是在中主李璟的統治下,南唐喪失了淮河以北的大片國土,到李璟去世時,南唐已是只有兩三千里地的狹窄山河。而且就在李煜登基的前一年,後周將領趙匡胤發動了陳橋兵變,取代後周,建立了宋朝。為了謀求霸業,趙匡胤正不斷向各個政權發起攻勢。所以李煜即位之初,南唐可謂內憂外患。

對此,李煜採取了一系列應對舉措——對內,重用舊臣,穩固統治,主持科考,選拔人才,精簡機構,設置水軍,主張息兵安民。對外,李煜則擺出卑躬屈膝之態,「量南唐之物力,結北宋之歡心」。

不過,李煜的主要精力,似乎不在江山,而在後宮。一首《浣溪沙》生動描繪了李煜的日常——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李煜在位期間,先後娶了一對姐妹花——大周后小周后。大周后乃絕代佳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深受李煜寵愛。

大周后病重喝葯,李煜一定得親自嘗過才能讓她喝,甚至經常衣不解帶地在病榻前整夜陪伴。大周后病逝後,李煜哭得死去活來,整個人消瘦了好幾圈,必須撐著拐杖才能站立。

後來,小周后又走進了李煜的世界。李煜不顧眾人的反對,為她舉辦隆重的婚禮。他為小周后作詞,字裡行間,滿是憐愛——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李煜在小周后住的地方栽滿了鮮花,又在花叢中搭建了許多精美的亭子,亭子四周用紅絲羅一圍,二人便在裡面喝酒吟詩、談情說愛,彷彿隔絕了世事一般。李煜為這裡取了一個浪漫的名字——錦洞天。

一朝淪為階下囚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作為愛人,李煜無疑是浪漫而深情的。可是作為君王,李煜卻是昏聵而失職的。

趙匡胤統一全國的步伐越來越緊,當時鎮守武昌的名將林仁肇,已經嗅到了危險的氣息。他主動請纓,希望收復江北失地。然而李煜猶豫了,他怕惹怒宋朝,又怕無功而返,最終沒有答應。不僅如此,耳根子軟的李煜,還中了趙匡胤的反間計,殺了大將林仁肇。此舉無異於自毀長城,多年後令李煜悔恨不已。

宋朝終究還是打過來了。公元974年,趙匡胤以李煜拒絕來朝為借口,聯合吳越發兵攻打南唐,南唐節節潰退,第二年,宋軍攻破金陵,南唐亡國。

宋軍最後攻城之時,大臣陳喬曾勸李煜背水一戰,李煜不肯。城破之時,他勸李煜自盡,李煜也不肯。陳喬無奈,自縊而亡。而李煜跪拜納降,作為宋朝的俘虜被押解到東京汴梁。

李煜被封了個頗具侮辱意味的「違命侯」,實際上就是被軟禁的囚犯。從此,凄風苦雨,門可羅雀,他很少與外界接觸。而排山倒海般亡國之痛、故國之思,成了李煜餘生最大的主題。

李煜最為人耳熟能詳的詞句多是作於這一時期——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破陣子》)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烏夜啼》)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憶江南》)

據說宋太宗即位後,對李煜的思想動態很不滿,總想找機會將其除掉。當然,也有人說,是宋太宗看上了小周后,為了斷絕小周后的情絲,於是想殺掉李煜。還有人說是因為宋太宗本身喜歡詩詞,但寫得沒有李煜好,於是文人相輕,因妒生恨……總之,人為刀俎,李煜的命運早已由不得自己掌控。

公元978年七夕,李煜在41歲生日這天,寫下了一首千古絕唱(《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然而,這首飽含故國之思的詞,卻激怒了宋太宗。宋太宗當夜賜下毒酒。相傳此酒為中藥馬錢子,服後全身抽搐,頭腳蜷縮直至死去,狀極痛苦。於是,一首《虞美人》成就了李煜的千古盛名,也成了他的絕命詞。

一個被皇位耽誤的藝術家

「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有時候,命運就是這麼喜歡開玩笑:你不想要的東西,它偏偏要塞給你;而你想要的,苦苦追尋卻也無法得到。

歷史上,多少皇子手足相殘就是為了穿上那一襲龍袍,可對於李煜來說,這身龍袍卻讓他背負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正是應了那句,「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宋太祖趙匡胤曾經嘲笑李煜說:「若以作詞工夫治國家,豈為吾所俘也。

可是說到底,李煜只是個被誤推上政治舞台的藝術家。縱使他仁愛寬厚、風華絕代,但他終究不是那個「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的救世主。

所幸在於,謝幕的只是一個朝代,而李煜和他的詞作早已深深紮根在了歷史洪流之中,從未凋零。因為他的詞作,那個在中國歷史上只存在過短短四十年的南唐政權,讓人們銘記了千年,惋惜了千年。而這,未嘗不是另一種延續。

—End—

在線收聽 即時互動

非直播時間可回聽往期節目

編輯:小小那 丨主編:曉婷丨 排版:小小那

@那些年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網路,向原作者致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些年 的精彩文章:

大唐詩人陳子昂:自我營銷就服你!
你不了解的大唐女明星——劉采春

TAG:那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