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養生就是養「精氣神」,灸開七閘:精滿,氣足,神旺!通經絡,百病除!

養生就是養「精氣神」,灸開七閘:精滿,氣足,神旺!通經絡,百病除!

俗話說: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精氣神是維持人體生命的三大要素,是一個人狀態氣質的重要評判標準。精氣神充足,人就健康;反之,若精氣神欠缺,必定神情萎靡,健康堪憂。所以,從本質上來說,所有的養生活動其實都是為了養精、養氣、養神。那麼,精氣神該怎麼養呢?

一、什麼是精氣神?

精,泛指人體一切營養物質,有先天與後天之分,先天之精稟受於父母,後天之精來源於飲食,主要由腎來管理,常常有「腎精」之稱。「人始生,先成精」,精不僅是構成人體的基本要素,而且主宰人體的整個生長、發育、生殖、衰老的過程。

氣,是維護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精微物質,是推動人體臟腑組織機能活動的動力。它既是物質的代稱,也是功能的表現。氣在人體有推陳出新、溫煦臟腑、防禦外邪、固攝精血、轉化營養等重要職能。「人之有生,全賴此氣」。氣能周流不息,如環無端,人體則健康無病。

神,是指人體的一系列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為心所主。心為人體的最高司令官,神則居其首要地位,心健則神氣充足,神氣充足則身強,神氣渙散則身弱。故而,《靈樞·邪客》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

綜上所述,精是維持生命的基本物質,氣是維持生命的物質能量,神是生命的主宰和生命活力的體現。三者密不可分,精足則氣旺,氣旺則神旺,它們互相影響、互相滋生,是健康長壽的基礎。養生的最終目的就是養精氣神。

二、精氣神是怎麼漏掉的?

《黃帝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是說,精氣神要「守」,守得住,身體就好;守不住,身體就差。一般來講,精氣神從這五個出口漏掉:眼睛、耳朵、舌頭、鼻子、大腦。

舉個例子,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如果你每天沉迷於看電視玩手機,整個人的精神都會被吸進去,消耗極大,最終導致腎精虧虛。中醫認為,暗耗比明耗要可怕得多,暗耗就是看電視玩手機等,明耗就是勞作運動等。為什麼?因為如果你去運動,一會兒就感覺到累,堅持不了多久,身體就會自動起保護作用,但看電影是慢慢消耗,你一點兒感覺都沒有,不知不覺中,腎精消耗得就很嚴重。而且,眼睛通肝木,耳朵通腎水,眼睛看著花花世界,耳朵聽著靡靡之音,就會心生貪念,也會暗耗精神,導致腎精消耗過度。所以,注重養生的道家一貫講究修行,認為修到了對世間萬物都不留戀貪著,精氣神才更飽滿。

三、養精氣神,首在打開經絡閘門!

中醫認為,經絡穴位是精氣神的開關,可以調節神智、運化氣血、預防疾病。所以,要想養足精氣神,就必須將經絡穴位一一打通。怎麼打通呢?每條經絡都有「閘門」,打通經絡必須先打開經絡閘門!

中醫將經絡的「閘門」稱作「根結」——根,是經氣始生、始發之地;結,為經氣歸結之所。一般而言,「根」位於較低的四肢末端,「結」位於位置較高的頭、胸、腹部。

經絡閘門受阻,經絡肯定不通,就會導致氣血瘀滯,氣血不能濡養全身,人就會加速衰老,百病從生。人到中年,生理機能日漸減退,氣虛血虧,津液匱乏,經絡閘門也會出現「生鏽」或「堵塞」的現象。此外,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影響經絡閘門的暢通,比如,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很少運動、過食生冷食物、久居潮濕環境等。經絡閘門長期堵塞,就會導致全身氣機及血液運行受阻,誘發疾病。這也是人到中年之後,突然感覺身體變差的原因所在。

四、艾灸:打開經絡閘門的最佳最快方法!

看了上文,有人可能要說了,那我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久坐久卧、避免過食生冷食物、避免久居潮濕環境,經絡閘門不就不會堵塞了么。還有人說,經絡閘門堵塞,按摩、熱敷就可以。

小編要說,注重飲食起居也好,按摩也好,熱敷也好,這些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經絡閘門堵塞。但是,它們只能對於處於「初級階段」的經絡閘門堵塞。在前幾天的文章中,我們提到過:如果體內經絡瘀堵嚴重,好比土地堅硬結塊。此時,用普通的方法是很難鬆土的,必須用「一招制敵」的方法,比如艾灸。

艾灸的溫熱作用就是「鬆土」的利器,艾灸產生的熱量是一種短紅外波,其滲透能力是一般遠紅外波的3-4倍,有助於沖開經絡閘門的瘀堵,並且灸火循經,其熱力和藥性會循經而行,疏通整條經絡。

我們都說「灸之要,氣至而有效」,艾灸過後,我們的身體經常會麻酥酥的,這其實就是艾灸的藥性和熱性在暢通的經絡里遊走的感覺,就是經絡竄感,說明得氣了。比如,打通督脈,上到百會,下到胞宮,都會熱騰騰的。

五、灸開七閘:通經絡,護全身!

一般而言,人體有七個經絡閘門極為重要,必須灸透!

1

護脾胃閘門

在第一腳趾(足太陰脾經)和第二腳趾足端(陽明胃經),代表穴位:隱白穴,厲兌穴。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此閘門通暢則氣血生化有源,百病不生。閘門堵塞會出現四肢無力、食欲不振、腹脹、腹瀉、消化不良、胃痛、反酸、胃中嘈雜等多種不適。將這兩處灸透,可以對護脾胃閘門起到直接刺激作用,能夠補脾益胃,防治脾胃疾病。

2

強腎閘門

在足底前三分之一凹陷處(足少陰腎經),代表穴位:湧泉穴。

腎為先天之本,此處閘門不通,就會出現腰膝酸軟、夜尿增多、頭髮早白、耳鳴耳聾等癥狀。建議艾灸整個腳心,給予腎經閘門足夠的刺激,具有強腎固精、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功效,對老人夜尿多、尿頻、尿急、腰痛、耳鳴等療效尤佳。

3

補肺閘門

在鎖骨外端下凹陷處(手少陰肺經),代表穴位:雲門穴,中府穴。

此閘門是中氣在胸中聚積之處,也是少陰肺經和足少陰睥經的交會處,堵塞會導致易感冒冒、咳嗽、氣短、自汗、腹脹、內臟下垂多種病症。建議在兩側鎖骨下窩處艾灸,可起到補脾益肺的功效,長期堅持可改善老慢支、哮喘、體虛感冒、胃下垂等病症。

4

養肝閘門

在心口處(足厥陰肝經),代表穴位:期門穴。

此閘門通暢則肝經氣血運行順暢,全身氣機條達,膽汁排泄正常,全身筋骨強健。若不通則會導致指甲枯槁、筋骨不健、脅肋脹痛、心煩易怒等。每日艾灸心口處,打通肝經經絡閘門,刺激肝經氣血,對肋間神經炎、膽囊炎、膽石症等也有治療作用。

5

利咽閘

在頸部喉結上方凹陷處(足少陰腎經、任脈、陰維脈),代表穴位:廉泉穴。

此處聚集了腎經、任脈、陰維脈三脈的水液,上注於咽喉。若不通則會導致咽干、咽痛、喉紅腫,咽部異物感等咽部不適。艾灸喉結周邊區域,有助於疏通利咽閘門,利咽生津,對急慢性咽炎、食管炎等也有緩解作用。

6

亮眼閘門

在左右內眼角凹陷處(足太陽膀胱經),代表穴位:晴明穴,攢竹穴。

我們說過多次,疏通經絡首先要從膀胱經入手,因為膀胱經從頭走足,貫穿人體,上面有五臟六腑的俞穴,它們是五臟六腑映射到膀胱經上的排毒通道。所以,膀胱經的閘門通不通,直接影響五臟六腑。

此處閘門通暢可使足太陽膀胱經之氣血源源不斷地供養眼睛,不僅使眼睛變得明亮清澈,還可預防眼睛衰老。若不通暢則易導致老花眼、白內障、青光眼。由於眼部周邊區域的皮膚極薄極脆弱,艾灸時一定要注意溫度,避免燙傷。艾灸時,不局限於內眼角,可以先艾灸內眼角,而後艾灸整個眼周。

7

聰耳閘門

在兩耳前,張嘴時有一明顯凹溝處(足少陽膽經),代表穴位:聽會穴,上關穴。

此閘門不通會出現耳鳴、幻聽、耳聾等病症。艾灸時,先把嘴微張,而後艾灸兩耳前的凹溝,同樣,除了凹溝,最好把整個耳朵都艾灸一遍。耳為四根之一,長期堅持不僅可打通閘門,對耳鳴、耳聾、口眼歪斜等也有防治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匠心居 的精彩文章:

明日入伏,最重要的40天怎麼灸?艾灸調理三步走!
合谷穴:包治百病的「萬能穴」!

TAG:艾灸匠心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