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石碑做「CT」,走近700年前書畫男神趙孟頫

給石碑做「CT」,走近700年前書畫男神趙孟頫

二維高保真數字檔案《胡笳十八拍-第十六拍》石碑

湖州,14世紀,宋元之際的吳興人(今湖州市)趙孟頫,身心俱疲地回到故鄉。帶著官場的失意、「貳臣」的罵名,他和妻子管道升在此隱居了10年,看書寫字、撫琴作畫、吟詩作對。

湖州,2018年8月,中國湖筆博物館、趙孟頫藝術館展陳的20件趙孟頫書法作品碑刻原石、9件拓片,正在接受一系列高科技設備的拍攝、掃描。

這是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文物數字化團隊,首次為包括《湖州妙嚴寺記》、《胡笳十八拍》、《千字文》碑刻和《信札九通》拓片等文物,作全面的數字化保存工作。

做CT的《湖州妙嚴寺》石碑

「湖-州-妙-嚴-寺(半個字)」幾個篆書大字,正在一一接受高精度激光掃描。這是湖州趙孟頫紀念館展陳的碑刻《湖州妙嚴寺記》的一塊碑額。

像人被CT掃描一樣,「片子」很快反饋在電腦屏幕上。這一張2018年誕生的現代高科技相片,透露了這部書法作品的前世今生:

數字化拼接的《湖州妙嚴寺記》碑額

《湖州妙嚴寺記》這篇作文,是趙孟頫的父輩人物、湖州大儒牟巘(yǎn)寫的。據說這一老一少在湖州時是鄰居,彼此欣賞,成了忘年交。趙孟頫和牟巘的兒子牟應龍,後來均列「吳興八俊」;

1309年,趙孟頫書寫下《湖州妙嚴寺記》,並篆額(於碑的上端,用篆書題上碑文的名稱),正文全部用楷書書寫;

趙孟頫作品的紙本原件,在上世界90年代末期,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收藏;

而眼前的這塊碑石,由晚清時湖州本地望族所刻藏,至今也成了文物。

歲月流逝,《湖州妙嚴寺記》碑愈發漫漶不清,原碑的信息急需搶救保存。

浙大文物數字化團隊帶來了「四大金剛」——高精度激光掃描、基於多圖像的三維重建紋理映射、哈蘇高清圖版、基於絲綢掃描設備獲取的高保真二維圖像採集等設備,為妙嚴寺記碑打造全面的數字化檔案。

高精度激光三維掃描

高保真絲綢掃描設備

浙大文物數字化團隊工程師汪斌說,這些設備的主要功能是拍照和掃描,這兩項工作採集到的信息結合起來,就能實現石碑的原真數字化保存,甚至是復原工作。

汪斌給我看了一張電子合成的圖片,現實中斷裂的《湖州妙嚴寺記》兩塊碑額,嚴絲合縫地拼接在了一起。「在數字化高保真檔案中,可以看到更加清晰、完整的文物信息。」

現實中的《湖州妙嚴寺記》碑額已經斷裂

為什麼要做這樣完整的文物數字化保存工作?

這幾天,朋友圈裡被一條文保信息刷屏。敦煌研究院榆林窟講解員許鑫在公眾號上發布了一篇文章《佛窟?佛哭!》,講述四川安岳地區古代佛窟中佛像的保護現狀:

安岳地區的石窟佛造像大多建於唐宋兩朝,造像精美,雖失去原本的設色光彩,但帶著歲月厚重的包漿感。

可惜這樣的藝術精品已經不幸消亡了。在被當地文物部門「保護」之後,修舊如新的安岳石窟菩薩變得大紅大綠、膚白妝濃。

安岳佛窟修復前後對比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南山海棠」

浙大文化遺產院石窟考古領域專家李志榮教授告訴我,在目前的保護手段來看,人類並沒有能力通過化學、物理的方法,來阻止文物的老化。「文物考古界的共識是:沒有能力保護,最好不要動。」

「這也是這項數字化搶救歷史的工作的價值所在。我們現在最好的方法,是用高科技記錄技術保留它此刻的樣貌。」汪斌說。

基於多圖像三維重建

傅山痛罵的趙孟頫

到底寫得怎麼樣

《信札九通》拓片局部

藝術史論家徐惠林先生是湖州人,他說:「目前湖州保存的這批碑刻、拓片,還是趙孟頫研究的盲區,有待學界進一步考證、研究。」

數字化的文物,首先為後世的探索,提供了可靠的資源;也向更多普通的人,打開了考古這門學科的大門。

浙大文化遺產院計算機領域專家、副教授刁常宇,目前正以訪問學者身份,在哈佛大學交流學習。他曾經講起過:「哈佛的本科生,幾乎每人都會選修一門考古學有關的課程。」

一個人為什麼要去接觸考古?考古學家許宏在《十三邀》里講:「為了滿足人類的好奇心;為了安頓身心;為了做一個有教養的人。」

那麼再回來說湖州的趙孟頫。這一批鮮有談論的作品,有什麼看頭?

拓片數字化採集過程

去年北京有兩場高級別的書法特展:一場是故宮展的趙孟頫;一場是北京畫院辦的傅山展。

這位明清之際的書法家傅山先生,是歷史上罵趙孟頫罵得比較出名的一個。

他曾經非常厭惡趙孟頫的書法,批評說「予極不喜趙子昂,薄其人遂惡其書,痛惡其書淺俗如無骨。」又在《作字示兒孫》中,跟子孫說:「你們記住啊,千萬不要寫趙松雪的字啊,因為要是練了他的再去練唐楷,手腕子就給寫壞了。」

傅山對趙孟頫的鄙夷,主要還是因為趙孟頫身為宋朝宗室,宋朝滅亡後投靠了元朝,做了貳臣。

傅山喜歡柳公權的一句話叫:心正則筆正。他看不慣趙孟頫的做派,也恨他的字。

《胡笳十八拍》局部放大

可是我們要怎麼去觀看趙孟頫所寫的字?

嚮往歸隱與經邦濟世這一對身心交違的矛盾,貫穿了趙孟頫的一生。直到死,他也在承受折磨。

「趙孟頫最後葬在德清,是他夫人管道升的老家。他在湖州可能也被族人戳著脊梁骨罵,不好受。」

「但是沒有仕元的經歷,趙孟頫無法幫助漢文化在元代豎立自信;沒有貳臣的身份,他可能也不會有趙孟頫如此高的藝術成就。」徐惠林說,就好比沒有砂礫的河蚌,不能磨礪出輝煌的珍珠。」

趙孟頫留下了「唯余筆硯情猶在,留與人間作笑談。」這樣的詩句,他看重身後名。

元 趙孟頫 自畫像頁(局部) 絹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圖片來源:《藝術品》

比如《湖州妙嚴寺記》,是趙孟頫55歲時在故鄉創作的書法作品。

趙孟頫33歲時,入大都覲見忽必烈。他與眾不同的外表、神采,突出的才藝,讓元世祖不顧當廷人反對,授趙孟頫為兵部郎中(從五品),這在當時來京的南士中算是高官。

在皇帝的賞識下,有經邦濟世之志的趙孟頫,積極投身到仕途中。

但好景不長,為官幾年,趙孟頫感到仕途險惡。在力請補外成為濟南總管後,他平冤獄、興學校,卻仍然一直受到蒙古官員的排擠,進退維谷。

幾年後,趙孟頫得以卸任歸還故里,一待就是十年。

《湖州妙嚴寺記》就是這個時間段的作品。此時趙孟頫的碑版大楷,已經基本形成自己的風格,即後世所說的「趙體」。他的楷書變得更加方闊而修長。而這時候他的作品又還沒有60多歲時寫的《膽巴碑》那麼老辣遒勁。

50多歲的趙孟頫,用筆開張舒展,點畫精妙,使轉靈活,楷書於莊嚴規整中見瀟洒俊逸。

趙孟頫《湖州妙嚴寺記》卷局部

圖片來源:《中華讀書報》

看這樣的字,傅山也不是文人相輕就不認趙孟頫的。其實他年輕的時候就超愛趙孟頫,到了中年討厭他,也是因為那時傅山的大明也滅亡了。他的選擇和趙孟頫不一樣,「我要反抗。」

傅山罵歸罵,自己也不忘跟兒孫說明:「我寫這段(罵趙孟頫的)話的時候,用的是趙體。」

到了晚年,傅山更是寫了一首詩叫《秉燭》,裡面提到:

「趙廝真足異,管婢亦非常。」

傅山非常深切地在懷念趙孟頫。他用了「奇人想斷腸」,說:「趙孟頫啊,真是奇怪的一個人,不是一般人所能達到的。」

那麼當你有機會,能夠清清楚楚、仔仔細細地端詳、揣摩趙孟頫的字時,也許你也會得到自己的結論。

(特別感謝中國湖筆博物館館長陸麗萍、湖州師範學院教授余連詳對本文的支持)

文|章咪佳

圖片|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

新媒體製作|蔡佳迪

錢江晚報旗下科學傳播產品

聲 色 V O X

掃描左邊二維碼

加入我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聲色VOX 的精彩文章:

沖啊!去看最大的火星

TAG:聲色VO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