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看《延禧攻略》里那些值得追的中國傳統藝術!

看看《延禧攻略》里那些值得追的中國傳統藝術!

風裡雨里,萌牙兔在這等你

點擊籃子,關注我們哦

最近《延禧攻略》真的好火啊

頻頻上熱搜

前幾天那個 延禧莫蘭迪色又上熱搜啦!

顏色真的是吼吼看了

我好心水啊啊啊啊

言歸正傳

今天本兔就給在座的梳理一下

《延禧攻略》里的一些傳統藝術吧

京綉

《延禧攻略》播出後

除了黑蓮花的「杠精」人設外

最吸引我的 就是劇里華美的服飾了

畢竟女孩都有一顆愛美的心呀

不同氣質的後宮佳麗在旗裝的襯托下

穿出了屬於自己的氣場

這種氣場是靠手藝撐出來的

這門手藝就是「京綉」

京綉是一門古老的中國傳統刺繡工藝

因以北京為中心發揚而得名

清朝是刺繡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滿族文化和漢族文化通過刺繡藝術

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所以呢,劇中清宮娘娘們的穿著

既有滿族女子的端莊大氣

又有漢族女子的優雅精緻

不過你知道嗎,京綉不只是好看

圖案紋飾也是很有講究的!

富察皇后大壽的第7集

她身穿黑底團龍禮服

柔弱的皇后立即氣場一米八

龍紋不是皇帝專屬嗎?

其實在清代

皇太后、皇后、貴妃的服飾都可以裝飾龍紋

高貴妃、等其他貴婦穿的節慶裝

則綉有花團圖案,喜慶又不失莊重

綉坊為給富察皇后祝壽

依照舊例,縫製了一件鳳袍

這件鳳袍的樣式為鳳穿牡丹

「百花之王」牡丹具有富貴榮華之意

與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鳳凰組成吉祥圖案

高雅、華貴,寓意富貴吉祥、繁榮興旺

除龍鳳紋之外

后妃們也喜歡裝飾

蘭草、茱萸、卷草、蝴蝶等小清新元素

散落在襟前、挽袖,在夏裝中最為常見

我們再來看兩件太后的旗裝

這件繡的是祥雲紋,雲朵造型精美

勾連在一起如八仙境,美觀大氣

這件的團綉中包含了壽山石、

江波、祥雲、茱萸等

為長壽綉,綉品宏偉磅礴,寓意吉祥長壽

絨花

富察氏16歲被選為弘曆的嫡福晉

10年後,弘曆即位

富察氏也升為了富察皇后

史料記載,富察皇后

「平居冠通草絨花,不御珠玉」

不愛金銀愛「人造花」

其實這是富察皇后生性恭儉,摒棄奢靡

並以此要求後宮

通草和絨花是頭飾的一種

分別以通草和蠶絲為主要製作原料

如今都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延禧攻略》中秦嵐頭戴的絨花

則來自南京絨花工藝大師趙樹憲之手

絨花在康熙、乾隆年間盛極一時

造型上,可與真花媲美,經久不衰

寓意上,絨花諧音「榮華」,具有吉祥祝福之意

因此,絨花不僅深受後宮佳麗的喜愛

民間也有規模浩大的「花市大街」

集中銷售絨花

所以,用絨花做裝飾的習俗由來已久。

劇中皇妃們佩戴的絨花

是根據故宮博物院留存的實物純手工製作

配色明亮鮮艷,花瓣末端微妙的漸變

也是好看得不要不要的

那麼絨花的佩戴會有等級之分嗎?

我們這就來找一找各位妃子宮女們的絨花吧

皇后妃子們佩戴的絨花最為華麗

花朵盛開,髮髻兩邊花團錦簇的

富察皇后喜愛戴的紫色絨花多次出現過

為菊花樣式

紫色是中國古代彰顯身份顯赫的色彩

與富察皇后內斂秀賢的性格也格外相稱

富察皇后身邊的明玉小可愛

佩戴著兩小簇絨花,為淺紅色和褐黃色

屬於次於正色的間色

瓔珞、珍珠等地位一般的小宮女

就只能佩戴造型簡單、色彩單一的絨花

絨花

因其手法特殊

經蠶絲染色、再用黃銅絲勾條、打尖、傳花

直到現在都無法機器生產

因而,只能手工製作

2006年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點翠

古代詩詞里,對於美人的描述:

滿頭珠翠,遍體綾羅

這裡的翠,指的就是點翠飾品

點翠是中國傳統首飾製作工藝之一

將翠鳥之羽和珠寶金石鑲嵌組合

製成一種昂貴而稀有的點翠飾品

點翠工藝盛行於明清兩代

在清乾隆時期達到頂峰

造型和裝飾技巧靈活多變

主要以花鳥魚、蟲、人物風景、吉祥圖案為主

「綠雲高髻,點翠俊紅時世。」

點翠發展到今天

手工藝人更可用藍色緞面絲帶代替翠羽

經過巧手裝飾,與羽毛幾可亂真

點翠,點翠

點以精華,翠以傾城

耳飾

《延禧攻略》劇中人物的造型

都遵循了清朝滿洲宮內的規矩

耳飾上也嚴格地用了一耳三鉗

一耳三鉗是滿族舊俗

滿族女性從生下來那一刻起

就會立即被薩滿在每邊耳朵上扎三個耳洞

兩耳共計六耳洞,稱「一耳三鉗」

以代表具有滿洲血統

富貴人家,會以金、銀、翡翠、玉石為材質

沒有錢的人家則用銅圈

在那個時候,一耳三鉗是

清朝非常強制性的一個規定

不管是皇后妃嬪,還是一般的滿族小姐

都必須遵守

據載,乾隆曾在選秀時說:

「旗婦一耳帶三鉗,原系滿洲舊風,

斷不可已飾,聯選包衣佐領秀女,

皆帶一墜子,相沿至於一耳一鉗,

則竟非滿洲矣,立即禁止」。

乾隆年間,滿族貴妃亦有一耳飾5鉗者

在《延禧攻略》中

小到宮女大到妃嬪、皇后、太后

一眾女演員皆是一耳戴三鉗的真實還原

在等級制度分明的清朝

后妃們的耳飾當然也有身份等級之別

穿朝服時,皇后所戴耳環各鑲三顆珍珠

妃嬪所戴嵌一對珍珠,平時隨意

萌牙兔密語時間

欣賞完這些

不由得感嘆這部劇的服裝道具真的非常走心了

妃嬪身上的珠玉也是一種無聲的語言

不僅象徵地位,還是妃嬪內心的體現

女主從小白兔一路成長為後宮之主

身上的服飾、珠寶也一路從

淡雅秀麗變成老成持重

光是看到外表的變化

就已經開始期待接下來的劇情了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譚 的精彩文章:

古人與冰塊 不得不說的秘密

TAG:古今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