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抽籤封官,大清朝這次任官玩出了新花樣,不憑能力全靠運氣

皇帝抽籤封官,大清朝這次任官玩出了新花樣,不憑能力全靠運氣

清代選官任官是歷朝歷代中較為嚴謹的,儘管也有賣官鬻爵的事情發生,不過整體而言,清代對官員的任命都要經過層層篩選,仔細考核,最終由皇帝或是吏部敲定人選。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大清朝居然還發生過「抽籤封官」的荒唐事。

咸豐皇帝駕崩後,六歲的載淳繼承皇位,是為同治。一個六歲孩童名義上是大清帝國的最高首腦,不過大人們也沒想讓這個孩子參與國政。那麼,由誰來執掌國家的權柄呢?

最初,肅順等八位顧命大臣擅專朝政,大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勢。無奈他們遇到了與他們一樣熱衷於權力的對手——西太后慈禧。慈禧先是聯合東太后慈安,向肅順等人提出要在他們代擬的諭旨上蓋印,要是沒有咸豐帝臨終留下的「同道堂」和「御賞」這兩枚印,諭旨就不能生效。

不過肅順也表示,蓋印可以,但不能更改諭旨中的內容,而且各衙門所上奏摺,不先呈給兩宮太后。慈禧一聽,這樣不是把權力全給了肅順他們嗎?兩宮聽政還有什麼意義呢?

於是慈禧與肅順力爭,最後迫使肅順同意兩宮太后有讀奏摺和改諭旨之權。從此,肅順等八大臣和兩宮太后達成了暫時的權力分配協議,當時稱:「垂簾輔政,兼而有之」,即顧命大臣和兩宮太后互相牽制,以防專擅朝政。

夾在兩宮太后顧命大臣中間的小皇帝自然也有他的作用,雙方都是以「輔佐幼主」的名義施政,小皇帝是他們發號施令的一面旗幟。當時所有的諭旨都以小皇帝的口氣擬就,有時簡任官員也需由小皇帝的小手抽籤決定。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二十四日,小皇帝參加了一次簡任官員的抽籤儀式。這是小皇帝第一次執行自己「至高無上」的皇權。

這次簡任的官員,是京官中的崇文門正副監督和各省的學政。先由軍機處事先把候選官員的名字做成名簽,糊好封上,放入簽筒,然後捧上御案,兩宮太后在旁坐著,教小皇帝從中抽籤。小皇帝還以為這是一種遊戲,蠻有興緻。太后告訴他,要他一隻一隻地抽。

只見小皇帝嬉笑著,抽出一隻往下一丟,再抽出一隻往下丟,立在旁邊的大臣高聲地唱著數。抽到應簡任的數額,便請皇上停止抽籤,小皇帝這才罷手,把簡筒往旁邊一推,完成了這項簡任官員的重大朝政。

小皇帝抽出的簽,再由各部堂官抽定省份,然後把糊著的名簽揭開,蓋上太后的兩方大印,就算是簡任官員的委任狀了。這批候選者的官運,就這樣在小皇帝一抽一丟的遊戲中決定,是得令人羨慕的廣東學政、四川學政,還是被派到偏僻荒瘠的省份,則由顧命大臣抽籤決定。

當然,由小皇帝抽籤決定的,只是一些無足輕重的官員,而各省督撫大員要缺,則由顧命大臣先擬定名單,然後面請小皇帝和兩宮太后。小皇帝什麼也不懂,只是由兩宮太后商量後,蓋上大印,就算諭旨裁決,不必再用硃筆圈劃。

因此,所謂「垂簾輔政,兼而有之」,實際上執掌權柄的,還是顧命八大臣。因而兩宮太后對外面的情況知之甚少,只好顧命大臣說什麼,她們就辦什麼,無非就是個蓋章機器。就是小皇帝抽籤封官,也由他們背後操縱。候選人由他們定,而且有些要缺、肥缺並不制籤,而是由他們暗中簡任。

當然,顧命大臣只能蒙蔽兩宮太后和小皇帝,軍機處大臣和各部院堂官則是明白其中奧秘的。於是,他們中有的人就用密札的形式,把內幕散布出去,這樣八大臣把持朝政的行為,引起內外官員的反感,一個反對顧命大臣的政治集團逐漸形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後公開搶劫三天,聯軍將軍直言:損失遠超圓明園
皇帝昏迷無人敢治,一御醫硬著頭皮診治,結果連升十級成禮部尚書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