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註古琴十餘年 他讓「千年之音」在指尖重煥光彩

專註古琴十餘年 他讓「千年之音」在指尖重煥光彩

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嶺南派代表性傳承人王可遜十餘年專註於古琴

古琴在中國被視為「四雅」琴、棋、書、畫之首

作為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嶺南派代表性傳承人,王可遜既是古琴演奏家同時也是優秀的斫琴師

文/金羊網記者 余曉玲

圖/金羊網記者 王俊偉

古琴在中國被視為「四雅」琴、棋、書、畫之首;古琴是中國的傳統樂器,至少已有3500年以上的悠久歷史,為歷代聖賢及文人雅士所喜愛。如今在東莞也有一位琴人,十餘年專註於古琴,他就是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嶺南派代表性傳承人王可遜。除了是一位古琴演奏家,王可遜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斫琴師,他精心複製的古琴「綠綺台」被可園博物館永久收藏。

8月1日,在東莞可園的綠綺樓,王可遜向記者透露,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他將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舉辦個人斫琴藝術展,讓更多人了解絲弦琴。王可遜表示,東莞的古琴愛好者已由十餘年前的寥寥數人發展到了如今的數百人,他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人推開這扇傳統藝術的大門。

一曲《高山流水》讓他與古琴結緣

「老師現在身體不好,只要有時間我就會去廣州看望他老人家,一看到老人家,自己當年跟著老師學琴的一幕一幕就會浮現在眼前。」在綠綺樓,王可遜講述了自己與古琴結緣及求學的故事。他說,與古琴的結緣最初源於他小時候的一段記憶。出生在山東煙台的王可遜,十多歲時曾在廣播上聽到美國宇航局發射衛星「旅行者1號」時,裡面曾攜帶有用55種人類語言錄製的問候語和各類音樂,希望向外星人傳達人類的問候,其中便有中國古琴曲《高山流水》。當時,古琴那似從遙遠時空傳來的聲音,從此便定格在他的腦海中。

不過受當時物質條件所限,王可遜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辦法接觸到古琴。但受母親酷愛音樂的影響,他陸續學習了笛子、簫等傳統樂器。真正學習古琴起於2004年,那時他已事業有成,希望找到一樣自己所喜愛的東西學習,他選擇了古琴。2005年,王可遜找到嶺南派古琴大師謝導秀,經過拜師開始系統地學習古琴,這個時間長達三年有餘。

「剛開始在跟著老師學了兩三節課的時候,老師就和我說引薦我去跟別的老師學習,我當時心裡就在想是不是老師不想教我,但為了學琴,我故意不接老師的話,仍每周去到他家學習,之後老師就再也沒有提過了。可能是被我的執著打動。後來,一些雅集老師都會推薦我參加,並且讓我彈琴,在這些雅集上我也學到了非常多的東西。」王可遜對記者說,那時,每周從東莞到廣州去學琴,來迴路上差不多要花四個小時,而學習的時間只有45分鐘左右,但樂在其中並不覺得太辛苦。

綠綺樓下王可遜演奏古琴

古琴的「千年之音」,如今已成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

十餘年專註於煉「琴道」養性情

「彈古琴擇環境,有句話『居鬧市不彈,遇俗人不彈』。」王可遜表示,與古琴相伴十多年,自己的心境和心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只要認真對待一件事,好的結果就會自然而然地來到。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不用強求。」在他看來,古琴彈奏技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對古琴文化的理解和個人品德的養成,琴人把這些精神內核帶入到琴弦里,才能彈奏出感動人心的音色和旋律。

王可遜對記者說,其實古琴不僅是一種傳統樂器,它更糅合了中國千百年來諸子百家的文化內涵,衍生出獨特的一門「琴道」。古琴的「千年之音」,如今已成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古琴具有音量小、音色低沉、曲調中正平和等特徵,這些因素讓它較為適合小範圍內的演奏和欣賞。因此,欣賞古琴時,更需要營造安靜的氛圍,只有靜下心來,才能細細品味出古琴清幽雅緻的獨特韻味,領悟古人從古琴中修身養性、涵養性情的審美追求。

「學習古琴入門不難但需要長久堅持,一定不能太浮躁。」王可遜表示,經過推廣和普及,東莞學古琴的人已經由十餘年前的寥寥數人上升到了數百人,但能真正領悟古琴的人還不多。「古人對古琴,是將其形成一種生活方式,朝夕相處,漸漸將自己融入其中。」

王可遜對記者說,古琴的學習一般需要系統學習兩三年時間,且要終生持續學習,而現在有的學琴者有些浮躁,在學習幾個月之後就去教學員,「這樣不但自己學不好而且會誤人子弟。」

王可遜從2006年起開始嘗試自己斫琴(受訪者供圖)

恢復絲弦斷紋琴 擬開斫琴藝術展

源於對古琴的熱愛,王可遜從2006年起開始嘗試自己斫琴,他希望用親手製作的古琴彈奏樂曲,從而讓自身對古琴的領悟達到更高的境界。雖然從小善於手工製作,但到了真正去斫琴的時候他卻遇到了不少困難。「從書籍中、從網路上去尋找相關資料,到處找師傅學習,在經歷了30多張琴的失敗後,終於做出了一張令自己還算滿意的古琴。」王可遜告訴記者,古琴傳統製作技藝極其複雜,根據工藝流程概括分為選材、形制、剖膛、上漆、張弦等十幾個步驟,每個步驟中又有若干的詳細方法,總計近百道工序,需歷時一年多時間。

每一道工序都很關鍵。作為一件漆制樂器,古琴對漆的要求非常高。以上漆為例,就包括找平、上底灰、收光、推光、擦漆等多道工序,斫琴師需數次反覆打磨、推光直至琴面達到光潔細膩的效果,達到古人「漆光如鏡」的要求。「漆有兩方面的作用,一個是起保護作用讓古琴可以『千年不腐』,另一個是保證古琴的音質。」王可遜對記者說,在不斷摸索與實踐中,自己的斫琴技藝逐步成熟,如今一年差不多可以製作出50張古琴。

2014年,受可園博物館委託,王可遜精心複製唐代武德年間的「綠綺台」古琴。據悉,可園中的綠綺樓就是當初可園主人張敬修為安放「綠綺台」這把唐代名琴而專門建造的。可惜,後來古琴幾經輾轉,在惠州流轉了百來年後,現保存於香港。

和市面上大部分古琴用鋼弦不同的是,王可遜製作的古琴均為絲弦琴(即蠶絲作琴弦)。「古代琴用絲弦,絲弦琴音韻沉古,但現在市面上的古琴基本為鋼弦。」如今,王可遜正致力於絲弦斷紋琴的恢復與製作,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他將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舉辦個人斫琴藝術展,讓更多人了解絲弦琴。

(余曉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