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開國大將不願入葬八寶山,中央忍痛答應,臨終向妻子提出2不1希望,眾人淚目

開國大將不願入葬八寶山,中央忍痛答應,臨終向妻子提出2不1希望,眾人淚目

本文系作者七七授權有閑者說歷史原創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摘取、洗稿

八寶山烈士陵園裡埋葬著許多為革命事業英勇獻身的人物。但是,也有很多人大將死後不願入葬八寶山的。栗裕就是其中之一。其實,按他的才華與功績,是可以名列開國十大元帥的。但是他卻拒絕了元帥封號,最終毛主席授予他開國大將稱號。他就是開國大將之首栗裕。

八寶山公墓

栗裕,可以說是戰神了。1907年出生在一個湖南的小村莊里,20歲就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傾盡全力打鬼子,搞革命。因其能打勝仗而歷任營長、團長、師長、參謀長。南昌起義打出名頭,然後在抗日戰爭中屢立奇功:1939年,他擔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他率軍端掉安徽蕪湖一帶的日軍據點,出奇制勝,整個戰鬥花費8分鐘,殲滅敵人300多,還繳獲無數戰利品。

栗裕

1946年全面內戰爆發。最有名的莫過於1946年7月的蘇中戰役。國民黨整軍12萬,而解放軍只有3萬多人,粟裕率軍幾天幾夜不眠不休,七戰七勝了國民黨的12萬軍隊。極大的鼓舞了解放軍軍民的士氣,這一戰,解放軍共計剿滅敵人5萬3千餘人,達到了消滅的敵人數量,比自己的兵力的數量還多。是解放戰爭以來第一次大規模作戰的勝利。1947年,栗裕所部殲滅敵人40個旅,相當於解放軍各戰場的總和。到了1948年的淮海戰役,栗裕率領解放軍軍隊英勇奮戰,殲敵44萬,戰功顯赫。毛主席也對其高度評價:「淮海戰役,栗裕立了第一功。」

這樣戰神一般的人物,本應授予開國元帥軍銜,但他對毛主席說:「評我大將就是夠高的了,要什麼元帥呢?我只嫌高,不嫌低。」粟裕臨終前,對妻子說,自己不願意埋在八寶山,不願意開遺體告別會。只希望骨灰能灑在戰場,永遠陪伴那些犧牲的戰友們。1984年2月5日,粟裕去世。

妻子楚青向中央傳達了粟裕的願望,表示粟裕不願入葬八寶山。中央對粟裕的情操高度評價,選擇尊重他的意願。後來,他的骨灰被楚青撒在他多年征戰的地方:有江西、附件、浙江、安徽等8個省市。如今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粟裕墓碑。粟裕,值得尊敬的開國大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閑者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郭沫若的皇陵瘋:挖壞定陵挖乾陵,最後還要開秦始皇陵,他的解釋令人憤怒
他是獨腳參謀長,戰場上被司令官撇下,日本人為其立碑,中華民國軍委卻拒絕撫恤

TAG:有閑者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