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酒的前傳—赤水河畔的米紅粱
最新
08-11
近聞,赤水河畔的米紅粱熟了
絳紅一片鋪天蓋地佔據視野,像聽不見的旋律
紅粒為皮,熱情熾烈,陽剛壯麗
穗桿為骨,堅韌不屈,充滿張力
內在是魂,經過無數次複雜艱難的工藝
輾轉成一滴甘醇的酒,一杯盡在不言中
……
百年來,位於「中國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的郎酒一直採用川南黔北的米紅粱釀造醬香白酒,這個區域特產的高粱具有顆粒小、皮厚、堅實、飽滿,支鏈澱粉和單寧含量高的特點,是多輪次蒸煮和發酵釀造郎酒的最佳原糧。
米紅粱的堅實成就了郎酒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米紅粱的品質決定著中國兩大醬香白酒的品質。
今天,隨著鏡頭,小郎君邀請各位喜歡攝影的朋友們一起,去捕捉這山魂水魄里孕育出的紅粱世界...
遠眺一遍火紅如海
彷彿能聞到空氣里瀰漫著糧食的清香
農民們在田野里辛勤勞作
從筆直的高粱桿上打下一握米紅粱
不適合人體消化
卻被郎酒、茅台奉為極品原料
赤水流域特有的溫濕催生了獨特的它
只有這種皮厚、扁圓、結實的農作物
才能「承受」頂級醬酒的反覆工藝
以及長達一年的釀造周期
近觀一顆顆皮厚,粒小的果實
內在卻彷彿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拔節而出,拚命生長
被稱為「中國最難吃的高粱」又如何
天生我材必有用,好酒還需好粱釀!
當米紅粱遇上赤水河優質水源
頂級醬酒得以發酵、釀造
一粒種子埋進土,一顆糧食長出來。
一滴美酒入口中,一段故事永流傳。


TAG:酒業快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