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孩子有這5個「壞習慣」,竟然是聰明的表現!

孩子有這5個「壞習慣」,竟然是聰明的表現!




文丨皮皮媽


來源丨親子微時光(ID:wulibao23)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一些看似「不聽話」的行為,有時卻顯露出了孩子在某方面的天賦。




寶爸媽要重視喲,畢竟天賦不可多得,一旦錯過最佳培養時機,就不會再有。



1


喜歡拆卸東西——好奇心、探索精神




寶爸媽可能會發現,前兩天剛給孩子買的遙控賽車,已經變成了一堆小零件;原本穿著漂亮裙子的洋娃娃變成了缺胳膊少腿的「殘疾人」;甚至家裡的固定電話、鬧鐘都無一倖免,成了孩子們拆卸的對象。



面對孩子的這些「傑作」,各位寶爸寶媽們是不是氣不打一處來,恨不得打他兩巴掌才對得起買玩具的錢。但真的能這樣嗎?




幼兒專家指出,孩子喜歡拆東西不是搞破壞,而是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表現出來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家長不要簡單粗暴地制止,更不要說出「再拆,就不給你買新玩具了」類似的威脅話語。




與其害怕孩子拆玩具,倒不如主動參與其中。孩子在拆玩具的過程中,注意力相當集中而且手腦並用。

寶爸媽們適當地引導,能增強孩子的創造力和探索求知的精神。






2


重複別人的話——模仿力、表達力




蛋蛋自會說話以來,就特別喜歡模仿家人說話,還學得不亦樂乎。無論我們說什麼,他都學,還會模仿說話的語調語氣。有一次去他表哥家玩,兩個男孩子在一起,就喜歡搶玩具玩,搶完這個搶那個,有時還會逗得互相大叫。





這時我就說「蛋蛋,哥哥的玩具,你不應該搶喲,你應該問哥哥同不同意借給你玩。」



沒想到小傢伙也模仿我的語氣說「蛋蛋,哥哥的玩具,你不應該搶喲……」




當時心頭一顫,孩子什麼時候這麼不聽話了?都是跟誰學的呀?




後來,我留心觀察了一陣子,發現他只是為了好玩,並不懂得這些話的具體意思。



同時我也發現,蛋蛋在模仿大人說話的過程中,記住了不少詞語,而且能夠活學活用。




孩子在重複別人話的時候,其實也是在自我摸索自我學習。善於模仿的孩子學習能力一般比較強,而且會察言觀色,以後為人處世的能力也不會差。






3


愛討價還價——維權意識




前段時間蛋蛋媽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一個6歲的小女孩因做錯事被媽媽打,打完後小女孩沒有嚎啕大哭,而是和媽媽講起了道理。







「如果你說了,我不聽,你也要好好說呀,你不能打人呀。」




「長到六歲了你還打我,你要打到我幾歲為止呀……」




寶爸媽們看完是不是覺得哭笑不得?




一方面覺得孩子說的在理,另一方面又覺得孩子是在頂嘴、討價還價,害怕如果這次遂了他的意,下次指不定干出更出格的事。




蛋蛋媽倒認為,這個小女孩的自我維權意識很強呀。感覺父母的行為傷害了自己的感情,會立刻提出來。




寶爸寶媽大可不必擔心,眼光再放遠點。維權意識強的孩子,懂得自我保護,也更有規律意識。

只要耐心教導,長大後是很容易有成就的,還不用擔心她會被欺負。



4


愛臭美——自我悅納力




雅倩是我鄰居家的女兒,今年7歲,特別喜歡臭美。




今天早上送孩子上學的時候,剛好遇到她媽媽聊起來自拍這個事。雅倩在家喜歡自拍,有時興緻來了,還會偷偷用媽媽的化妝品,塗個口紅,畫個眉毛,再用媽媽手機「咔咔」一頓狂拍。




她媽媽感到困惑,「女兒這個年齡愛美是不是早了點?也不知道該不該制止她」。




我看了看雅倩拍的照片,照片里的姑娘眼睛大而有神,塗上口紅的樣子更是自信有加。





「愛美還分什麼年齡呀,我們當年不是也喜歡和父母去照相館照相嗎?」




「我看她自拍的角度挺好的呀,說不定能發掘出攝影的潛能呢,回家和她多交流一下」




愛美是人的天性。喜歡臭美的孩子,更善於發現自己的美。

喜歡自拍的人往往對圖片的構圖也是有很高要求的。孩子喜歡拍照,多多鼓勵,這可能是她表現出的攝影天賦喲。






5


愛說瞎話——想像力




孩子到了四五歲的時候,已經有了一定的表達能力。這時候孩子上學回家就會和父母講在學校發生的事。但這個年齡的孩子想像力豐富,也會說瞎話。




有一次,我在廚房忙碌,蛋蛋看到晚餐的雞腿,趁我不注意狠狠咬了幾口。




後來我發現雞腿上的牙印,就問是不是他偷吃了。蛋蛋不承認,還特別認真地說:媽媽,肯定是小貓吃了那個雞腿。真讓我哭笑不得。




面對這種一拆就穿的瞎話,寶爸媽不要急著給孩子扣上「撒謊」的帽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編瞎話是常見的行為,他們只是喜歡在表達自己的意向時加一點想像。




當然編故事和說瞎話僅有一線之隔,寶爸寶媽們要細心觀察,確保孩子把想像力用在正途上,而不是為了逃避責任而編瞎話。




有意識地陪孩子一起編故事、設計東西,能讓孩子的想像力轉化為創造力,還能培養孩子多角度去解決問題。






日常生活中,孩子這些「壞」表現可能會讓寶爸寶媽們感到憂慮,但這時候尤其要注意:不要急著改變孩子,要想辦法引導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們的天賦逐漸顯露出來。




我們要相信,只要耐心觀察、合理引導,孩子會朝著父母希望的方向發展。




- END -




*來源:親子微時光(ID:wulibao23 )。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搶

0元試聽

資格,名額有限!!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媽手冊 的精彩文章:

羨慕別人家孩子優秀?做好這一點才能培養出色的寶寶
豬身上這3個部位,孩子要少吃!99%的媽媽都不知道

TAG:媽媽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