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為什麼華為自研的麒麟處理器,寧可交給台積電代工也不願自己生產?

為什麼華為自研的麒麟處理器,寧可交給台積電代工也不願自己生產?

從今年廣泛被應用在旗艦手機上的麒麟970處理器,到近日在華為消費業務CEO余承東親自回應到,華為下一代麒麟980處理器將全面提升,不僅會是全球首款7nm工藝晶元,而且在AI人工智慧方面也會帶來突破性升級,麒麟980處理器整體性能將反超蘋果晶元和高通驍龍845。但是,一直以來華為的晶元生產始終都是採取外包的模式,那麼為什麼華為自研的麒麟處理器,寧可交給台積電代工也不願自己生產呢?

其實研發晶元和生產晶元,完全是兩個概念。製造晶元首先必須具相當高標準的專業技術和高精尖設備,僅僅是必須用到的光刻機,就必須依賴高價進口。目前,能夠製造並出售新進光刻機的企業中,來自荷蘭的ASML就壟斷了大部分市場。一台光刻機就要一億美元,而且每年也就生產幾台而已,想要買到並不容易。由於對資金和技術都有相當高的門檻,導致包括華為在內的行業巨頭,想要製造晶元也並不容易。真正自主生產晶元的,也只不過只有英特爾、三星、台積電等屈指可數的幾家。因此,不僅是華為,即便是高通、蘋果的晶元也無法做到完全自主生產。


戰略定位

雖然現如今,華為大量投入研發的麒麟處理器,確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是自研晶元在華為的發展戰略中,卻僅僅是在華為自家的手機、平板等產品中應用,從未考慮過將晶元作為主要盈利業務。因此,華為對麒麟晶元的需求量,並不高,只需要做到自給自足即可,並不需要像高通那樣,供應給其他廠商使用。掌握了自主晶元的話語權,就不會受限於晶元供應商,更有利於華為未來的發展。


控制成本

但凡是涉及到任何尖端技術和產品,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技術人才作為研發的基礎條件。在研發方面,華為近幾年的投入的資金是非常捨得下血本的。僅僅是晶元研發,就投入了大量資金,如果想要自主生產晶元的話,那麼就必須購進大量設備,而成本增加就必然會引起華為手機售價水漲船高。為了縮減成本,降低運營風險,華為只負責研發,把晶元的生產交給台積電確實是一個一舉兩得的方案。

華為的優勢體現在於通訊技術、設備方面,晶元並不是華為所擅長的。但是為了獲得主動權,不至於受限於人,華為用自研晶元來增加自己的影響力,而製造晶元正是台積電的主營業務,華為把自研的麒麟處理器交給台積電生產,也是一個取長補短、實現雙贏的方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白人聊手機 的精彩文章:

比假貨更嚴重!賣家:「刷單」是行業潛規則,不刷只能等死!
OPPO「自愧不如」,最強隊友放大招,終結劉海屏熱潮

TAG:小白人聊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