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G7日本掉隊?東京最低時薪接近1000日元時代

G7日本掉隊?東京最低時薪接近1000日元時代

加入關注

已有100000+人關注我們

)








別樣日本商城,買遍日本好物。






在全球工資上漲的大環境下,日本似乎正在掉隊。雖然大企業的加薪率連續4年超過2%,但在七大工業國(G7)中,只有日本的工資水平仍低於2000年時的水平。很多日本人缺乏工資上漲的實際感受。如此下去,日本擺脫通貨緊縮的腳步也將放緩。日本亟待形成不受年功序列(論資排輩)和終身僱用等慣例束縛的工資體系。





 


日本最低時薪上調26日元




7月24日,日本厚生勞動相諮詢機構「中央最低工資審議會」的小委員會在東京開會,就2018年度各地區最低工資的修改匯總了大致標準,將全國平均時薪增至874日元(約合人民幣53元),上調26日元。這是2002年度採用以時薪來表示的現行方式以來的最大增幅。




勞資雙方的主張對立,但在人手不足問題嚴重的背景下,最終配合了日本政府去年3月匯總的「工作方式改革執行計劃」中提出的漲薪3%左右的目標,出台了大致標準。此次上調的金額高於2016年度和2017年度大幅上調的25日元,從比率來看連續3年上漲3%左右。目前全國平均最低時薪為848日元。如果按該標準上調,全國平均最低時薪將升至874日元。



小委員會將上調標準額分為A~D四個等級,東京等地為A,金額為27日元;京都等地為B,金額為26日元;群馬等C地區和福島等D地區分別為25日元和23日元。




不過,日本政府在執行計劃中也提出全國平均最低時薪升至1000日元,但現實情況遠遠達不到這一金額。即便按標準上調時薪,金額最高的東京和最低的沖繩等地差距將擴大至225日元,19個縣的最低時薪依然為700多日元。







東京的985日元有望最快在下一年度超過1000日元

,但高知、大分、沖繩等地僅升至760日元,仍然墊底。全國平均最低時薪的上調標準此次創歷史新高,但大城市圈和地方的差距依然未縮小的實情凸顯。



勞動者方面一直主張上調最低工資以改善非正規勞動者的待遇,但資方則主張顧及中小企業的經營,今後或將需要提升工資水平和政府對企業的援助措施。




今後各地的地方審議會將根據上述大致標準,由都道府縣各自討論最低工資,10月前後起適用新的金額。最低工資是包括鐘點工和打工者在內,企業向所有勞動者支付的工資下限金額。




日本工資低於2000年水平




2017年初,在調查了27萬正社員的工資後(所謂正社員是指有五險一金,享受公司各種福利的正式員工),日本著名職介網站「DODA代理服務」發布數據稱,排除經商者的日本上班族,包括獎金在內的稅前年收入為44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6.5萬元),扣除10%至20%的保險及稅收後,上班族的收入在日本高物價的環境下難言充裕。



此外,從年度變化來看,自2008年起,日本人的平均工資收入一直持小幅度下降趨勢。




在勞動力持續短缺的背景下,日本通過省人化投資來提升生產效率的舉措相繼湧現。按照經濟學的理論,只要每名員工的生產效率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就將提高,而作為代價的工資也將提高。然而,在日本,這種生產效率和工資提高的關係正在出現異常。




據日本銀央行統計,最近5年里,日本勞動生產率提高了9%,不過,剔除物價波動影響後的實際工資漲幅僅為2%。環顧世界,日本的工資水平已落於人後。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統計,從剔除物價影響後的實際工資(按各國貨幣計算)來看,在日、美、德等七大工業國中,只有日本處於比2000年還低的水平。在過去20年里,在保持通貨緊縮的背景下,很多日本企業認為,「如果人工費提高,國際競爭力將下滑」,因此一直不願提高工資。



但是,勞動力短缺和經濟的數字化趨勢改變了局面。經營餐飲連鎖店的日本RoyalHoldings的會長菊地唯夫直言,「能否通過工資讓員工分享生產效率提高的成果,將決定企業能否贏得競爭」。製造業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即不再比拼低價製造高品質產品的成本競爭力,而是比拼新的商業模式。工資也不再被看作成本,而是對創新的投資。




眼下,爭奪人才的競爭在全球擴大。據美國的人力資源諮詢公司Mercer調查,日本企業的薪資報酬方面,部長和董事級別高管的報酬呈現出被亞洲各國超越的趨勢。對於年輕員工,其他亞洲企業也開始支付比日本更高的工資。




中國華為2017年在日本以4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4萬元)的起薪招募應屆畢業生。這相當於索尼等日本大型電子企業的近2倍。不過華為的日本法人表示,這一薪資水平在全球範圍來看並不稀奇,這是獲得優秀人才的國際標準。




日本企業需要轉變思路。隨著勞動方式的改革,雖然減少過度加班的企業出現增加,不過加班時間減少的話,加班費也將隨之減少。即使在短時間內高效完成工作,以時間計費的工資體系無法將勞動成果返還給勞動者。




對於擁有高度技能的人才,有必要制定根據勞動成果支付高工資的機制。如果優秀的人才得不到高薪的回報,在爭奪人才的競爭中,日本企業將落後于海外企業。日本富士通綜研的執行理事早川英男表示,「日本的勞資雙方重視的是維持僱用,而不是工作的技能;有必要改變這種機制」。



來源:

參政消息


版權說明:尊重知識產權,版權歸屬原創作者,文章源於授權作家或網路,網路其他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如有侵權,原創作者煩請聯繫我們予以公示或刪除處理。

微信:bieyangriben





大阪

道頓堀

最大最全的二手奢侈品店,掃碼購物贈禮物哦!



親,介紹幾個不錯的微信公眾號給您

↓↓ 

點擊下方

綠色

字體

關注 ↓↓


別樣日本

講述不一樣的日本


東京時尚指南

東京時尚最前線

最前


環球的新鮮事兒

曾經發生的,正在發生的,您從未聽說過的事



· 別樣日本 ·



專為您打造的日本綜合服務平台 




微信:bieyangriben  

新浪微博:別樣日本




日本資訊? 日本葯妝?  日本時尚? 


 日本旅遊? 

日本母嬰?日本體檢就醫? 



日本代購? 日本民宿? 品牌推廣?








-----

支持小編猛戳下面廣告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別樣日本 的精彩文章:

12號颱風即將登陸日本本州島東部,中國駐日使館發布緊急避難通知!

TAG:別樣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