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開中華文化之門的鑰匙

打開中華文化之門的鑰匙

□ 高小娟

在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很多人都想成為,把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的「斜杠青年」。記得有位名人曾建議,如果想在業餘時間去學一項技能,首選就是演講。因為它會帶動你多個方面的進步和提高,讓你更優秀。而演講最關鍵的莫不是先寫一篇好的演講稿。余秋雨先生也在《境外演講》這本書的自序中提到,自己從小就極其靦腆,開口就臉紅。但他卻在後來用自己淵博的學識和非凡的見解在世界各地演講,並被稱為「最會講話的中國文人」。他還用自己的這個例子啟發苦惱不堪的年輕人:你感到自己最不行的地方,很可能恰恰是你的特長所在,正像在一個特別貧瘠的沙漠下,藏著一個富礦。

雖然余秋雨先生說他不管在哪裡演講,都沒有講稿。但這本他演講過後自己整理的演講文稿——《境外演講》,其內容的精彩,就像白先勇先生和聯合國中文組組長何勇先生對他的評價:他創造了中華文化在當代世界罕見的向心力奇蹟,他為中國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國搭建了新的橋樑。當之無愧是引領讀者泛舟世界文明長河的引路人。

這本書收集了作者在聯合國的三大演講,又彙集了在美國各地、新加坡和我國港澳地區巡迴演講和電視講座的部分記錄。這些演講,系統而清晰地闡述了中華文化的優勢和弱勢,以及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內容被專家學者評為「打開中華文化之門的最佳鑰匙」。讓普通人也能從學者的角度去思考和探尋中華文化與每個華人的緊密鏈接。

作為一個中華文化的忠誠闡釋者。他說,現在的中國就像一個巨人突然出現在世界的鬧市區,周圍的人都知道他走過很遠的歷史長途,也看到了他驚人的體量和腰圍,卻不知道他的性格和脾氣,於是大家恐慌了。闡釋中國文化,就是闡釋巨人的性格和脾氣。如果我們自己的闡釋是錯亂的,怎麼能夠企望別人獲得正見?他對文化定義是:文化,是一種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它通過積累和引導,創建集體人格。中華文化,這種滲透到了千里萬里之間,被大地的每一個皺褶接受了,能與大地同壽的文化。既有優勢,也有弱勢和隱憂,而中國文化的前途取決於每一個善良、誠懇的創造者。我們區區五尺之軀,不知沉澱著多少善良因子,文化是一種感恩,懂得把它們全部喚醒。

在書中,余秋雨先生認為,一個民族的貧困和最後戰敗,都不是最後的失落。民族的最後失落,是尊嚴的失落;尊嚴的最後失落,是文化的失落;文化的最後失落,是文字的失落。而我們一筆一畫從小寫到大的漢字,不僅僅是一種書法工具,它是活著的圖騰,永恆的星辰。我們每個國人每天都耳濡目染著自己的文字,並浸潤在中華文化之中,是一種多麼溫暖而踏實的幸福!

在剛剛拿到這本書時還疑惑,一個沒有高文憑的文學愛好者,去看一位世界著名文化學者的《境外演講》,能看得懂嗎?能從中有所收穫嗎?但余秋雨先生卻用深入淺出的語言表述,讓即便平凡、普通如你我的、每一個認識漢字的華人,都能借著先生的文字,對中華文化有了清晰而客觀的了解,並知悉如何從自身做起,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優點,為它的傳承和發展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做一個善良、誠懇的人。如果同時還能了解和學習演講,也去做一個新時代的「斜杠青年」,豈不更好?

(本文為《境外演講》書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西日報 的精彩文章:

特別欄目:命運不允許我侍奉左右了
贛江泰和大橋月底合龍

TAG:江西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