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古詩文里的十大名樓,美哉、壯哉!

古詩文里的十大名樓,美哉、壯哉!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樓,以其奇巧精美的建築藝術

滲透著中華民族建築的精髓

見證了華夏民族的歷史滄桑

中國十大名樓

各得歷史風韻,各有千秋之勢

瓊樓玉宇,丹柱碧瓦,畫棟飛檐

美哉!壯哉!

詩樓相映,流傳千古

快跟著詩人的腳步

來一場文化之旅吧!

1

「天下絕景」黃鶴樓

黃鶴樓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千古佳作朗朗上口,連詩仙李白都佩服不已,加上有著仙人乘鶴西去的傳說,更是成就了黃鶴樓的地位。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海拔高度61.7米的蛇山頂,它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樓高5層,總高度51.4米,建築面積3219平方米。72根圓柱拔地而起,雄渾穩健;60個翹角凌空舒展,似黃鶴騰飛。樓的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黃鶴樓色彩絢麗,雄偉壯觀。

2

「岳陽天下樓」岳陽樓

《登岳陽樓》

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岳陽樓位於湖南省岳陽市古城西門城牆之上,主樓高19.42米,進深14.54米,寬17.42米,為三層、四柱、飛檐、盔頂、純木結構。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結為整體。其獨特的盔頂結構,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設計技能。

因岳陽樓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美譽。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岳陽樓記》

(節選)宋·范仲淹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3

「江南第一樓」滕王閣

《滕王閣序》

唐·王勃(節選)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

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素有「西江第一樓」之譽的滕王閣位於江西南昌,依城臨江,瑰偉絕特,因「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一篇雄文《滕王閣序》而得以譽滿天下。文以閣名,閣以文傳,歷千載滄桑而盛譽不衰。歷經29次興廢之後,她依然保留著古樸的風格,瀰漫著一股人文氣息。

4

「中原第一樓」鸛雀樓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鸛雀樓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城郊黃河岸畔,整座建築共分九層,其中台基部分三層。主樓遊覽層共六層,其中,明三層暗三層,除抱廈、廊柱、迴廊外,樓內還設有兩部樓梯間和兩部載人電梯上下相通。一、二層中間有天井,四、六層每層設一迴廊,六層設一舞台。

登鸛雀樓俯瞰,風景秀麗,氣勢雄偉,唐宋之際,文人雅士常為之作詩。

5

「蓬萊仙境」蓬萊閣

《蓬萊閣》

宋·喻良能

絕知蓬島異塵寰,弱水相望萬裡間。

爭似卧龍雲際閣,不勞跨海即鰲山。

蓬萊閣位於山東省煙台市蓬萊市城北一公里處的丹崖山巔。坐北面南,系雙層木結構建築,閣上四周環以明廊,可供遊人登臨遠眺,是觀賞「海市蜃樓」奇異景觀的最佳處所。

位於蓬萊閣下的仙人橋,結構精美,造型奇特,傳說為「八仙」過海的地方。閣下面臨大海,建築凌空,海霧四季飄繞,素有「仙境」之稱。

6

「天下第一長聯」大觀樓

「天下第一長聯」

孫髯翁

上聯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

看:東驤神駿, 西翥靈儀,北走蜿蜓,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下聯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

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大觀樓位於雲南昆明市近華浦南面,是三重檐琉璃戧角木結構建築。因其面臨滇池,遠望西山,盡攬湖光山色而得名。孫髯翁驚世駭俗的180字長聯問世,使大觀樓躋身「中國名樓」。

7

「有記無樓」閱江樓

《閱江樓記》

明·宋濂

登覽之頃,萬象森列,

千載之秘,一旦軒露。

閱江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城西北的獅子山頂,瀕臨長江。景區內有閱江樓、玩咸亭、古炮台、孫中山閱江處、五軍地道、古城牆等30餘處歷史遺迹。

樓高52米,共7層(外觀4層暗3層),碧瓦朱楹、朱簾鳳飛、彤扉彩盈,具有鮮明的明代風格和古典的皇家氣派,成為南京的標誌之一。

8

「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天心閣

《天心閣眺望》

明·俞儀

樓高渾似踏虛空,四面雲山屏障同。

指點潭州好風景,萬家煙雨畫圖中。

天心閣是長沙的古城標誌,系乾隆十一年(1746)由撫軍楊錫被主持興建。閣名引《尚書》「咸有一德,克享天心」之意得名。

閣樓總建築面積864平方米,垣高17.5米,地勢海拔60餘米,當時為全城最高處。今天的閣體乃1983年重建,仿木結構,栗瓦飛檐,朱梁畫棟,主副三閣,間以長廊。整個閣體呈弧狀分布,主閣由60根木柱支撐,上有32個高啄鰲頭,32隻風馬銅鈴,10條吻龍。閣前後石欄杆上雕有62頭石獅,還有車、馬、龍、梅、竹、芙蓉等石雕,體現了長沙楚漢名城的風貌。

9

「天下第一鼓樓」鐘鼓樓

北匾:聲聞於天(相傳為咸寧學士李允寬所書)

南匾:文武盛地(相傳為陝西巡撫張楷模仿乾隆「御筆」所書)

鐘鼓樓位於西安市中心,鐘樓整體以磚木結構為主,從下至上依次有基座、樓體及寶頂三部分組成。昔日樓上懸一口大鐘,用於報警報時,故名「鐘樓」,是我國現能看到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鐘樓。

屋檐四角飛翹,如鳥展翅,由各種中國古典動物走獸圖案組層的獸吻在琉璃瓦屋面的襯托下,給人以古樸、典雅、層次分明之美感。高處的寶頂在陽光下熠熠閃光,使這座古建築更散發出金碧輝煌的魅力。

10

「天下第一藏書樓」天一閣

好事流芳千古,良書播惠九州。——郭沫若題大門聯

天一閣位於浙江寧波市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天一閣佔地面積2.6萬平方米,建於明朝中期,由當時退隱的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建造。

天一閣之名,取義於漢鄭玄《易經注》中「天一生水」之說,因為火是藏書樓最大的禍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閣」。書閣是硬山頂重樓式,面闊、進深各有六間,前後有長廊相互溝通。樓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

爭雄競秀的千古名樓,

承載了民族文化的厚重,

折射出華夏文明的輝煌。

中國十大名樓,你都去過哪些呢?

有空去感受下文化的熏陶吧!

精緻銅印閑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家論壇 的精彩文章:

從狗攆鴨子看書法藝術追求的境界
朱耷——獨步古今的藝術大師

TAG:書法家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