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視覺流程的四大特性!循序漸進!

視覺流程的四大特性!循序漸進!

文/雷春軼 徐鳴

構成視覺語言的三個基本要素為文字、色彩、圖形。設計既是通過這三個要素傳達一定的信息,而各種宏觀信息引起視線不斷移動和變化,謂之視覺運動。由於信息強弱的方向性誘導,注意力價值的視域優選,形態及動態的心理暗示,以及構成要素的影響,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視覺運動的法則。

這一法則應用於設計,首先是注意力的捕捉,經過視覺流向的誘導,直到映像的留存而結尾,這一程序的規劃,也就是諸構成要素在視覺運動法則規定下的空間定位,稱為視覺流程設計。

對於設計作品來說,視覺流程的組織是否自然而流暢,並能夠以一種合理而靈活的方式呈現出來,使觀眾的視線跟隨設計師的意圖進行閱讀,將直接影響到所傳達信息的準確性與有效性。為此,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活動的過程中應注意掌握並運用視覺流程的四個特性,即邏輯性、節奏性、誘導性和注目性。

人的視覺特性決定了視覺流程的形成。格式塔心理學指出,人的視覺在一個限定的範圍內,其注意力價值具有不均衡性和差異性,心理學家葛斯泰通過對眾多對象的研究發現,人類對於畫面的不同位置的視覺訴求力是存在差異的,畫面上半區域的視覺訴求力強於下半區域,左半區域的視覺訴求力強於右半區域,畫面的「最佳視域」處於畫面的左上部和中上部。換而言之,視覺的流向為從左上方至右下方的弧線移動。

語言學中的節奏性是指語音中的一些相互對立因素,例如輕重、長短、高低、及音色的異同等,在一定時間內有規律地循環往複進行周期性組合的結果。視覺流程的節奏性是指空間內的視覺元素連續有秩序地虛實、強弱的變化,它是以相同或相似的順序交替、重複、漸變地排列組合基本視覺元素來獲得節奏性。

設計作品中的節奏感,能夠給觀者強烈的視覺衝擊和精神上的共鳴,這樣的衝擊和共鳴能夠讓作品傳達的信息更加有張力和說服力。這種視覺元素動態規律性地表達方式就是視覺的節奏性。

通過對視覺心理學的研究可知,人類對於外部世界的感知,是由整體到局部,而且這兩個階段是相互交替的過程。在視覺流程過程中首先是對整體的感知,這一階段人們的視線並沒有停留在畫面中的某一個點上,而是對整個畫面有一個整體性的把握。這個視覺捕捉的過程如同快照一樣是相當短暫的。

因此,如何利用視覺流程的誘導性,將觀者的視線引導至想要傳達的主要內容上,就顯得尤為重要。在設計中,不僅指示符號能給人以運動感,起到誘導視線的作用,人或動物特有的眼神、臉的朝向或者肢體語言甚至是抽象化的圖形符號都能引起觀者注意,引導觀者視線,突出作品中的重要信息。

在視覺設計中,利用設計元素通過空間分割將讀者的視覺從一個點轉移到另一個點的過程,就是視覺流程的誘導性。而視覺流程設計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吸引觀者的注意,引導其按照設計者的意圖進行閱讀。在這個過程中,設計師可以傳達出自己的情感甚至更深層次的含義。

在設計作品中的「視覺流程」設計並非要固守成規、一成不變,設計師可通過巧妙地編排自行改變觀者的視線流向。如水平線和垂直線可誘導視線左右或上下流向;而曲線會使得視線動態地流動,以此來增強視覺衝擊。

引導視覺流程的方法有多種,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對比。在視覺流程設計時,通過形態、大小、色彩、明暗、位置、疏密等方面的對比來強調信息在視覺上的主次關係,以此改變觀者常規的閱讀習慣,使其沿著設計的視覺流程依次讀取信息。如運用大小對比進行視覺流程設計時,可根據近大遠小的透視原理,將主要內容和比較突出的形象作放大處理。

改變視覺流程還可以利用呼應關係進行設計,通過文字、字體、字型大小、對齊、方向、圖形形態的大小以及色彩之間的呼應關係,使觀者在閱讀時習慣性地將具有共性的視覺元素聯繫到一起。對於視覺流程設計來說,這樣的突破徹底拋棄了線狀的視覺路線,而以主次上的先後為閱讀順序,通過共性的引導,跳躍性地獲取信息。

除了可用對比和呼應來引導視覺流程外,還可以通過點、線、箭頭、文字、手勢、眼神等具有方向性的視覺形象作為導引,它就像一條看不見的線,引導著觀者的視線由主及次地沿著一定的方向順序運行,這樣也能改變習慣性的視覺流程。只要運用得巧妙,它不僅能標新立異,引人注意,還能使重點突出、條理清晰、便於受眾理解主題。

視覺流程設計是視覺傳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個流暢的視覺流程可以誘導觀者遵循設計師的意圖,以有效、快捷的感知方式獲取最佳的視覺印象。因此,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活動中,要重視視覺流程的邏輯性、節奏性、誘導性和注目性,使他們能貫穿在整個視覺流程設計的始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智造 的精彩文章:

形象生動的創意腦洞!
腦洞是產品的「放大器」!

TAG:設計智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