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藥物把瘋子吃成獃子或傻子」有一定的依據
最新
08-11
我們有時會聽到這樣的說法,「精神科藥物把瘋子吃成獃子或傻子」,這實際上指的是藥物的兩種副作用,常在疾病治療初期出現。一種在醫學上稱為「過度鎮靜」,與服藥劑量相關,多見治療開始或增加劑量時,幾天或幾周後常可耐受。另一種指一類錐體外系不良反應,以運動遲緩、面具臉為主要特徵,嚴重者應減量或換藥。
這些看來很怪異的副作用嚇退了很多人。其實,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隨著科技的進步,第二代精神科藥物可能產生的藥物不良反應已經大為減少。每個人的耐藥性不同,我們可以通過合理用藥減少藥物副作用。怕藥物副作用而不服藥,後果會比吃藥的副作用更嚴重。
現在精神科醫師一般會同時開具精神科藥物和抑製藥物不良反應的輔助藥物,從而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減少藥物副作用。因此,患者和家屬一定要保持與主治醫師定期聯繫,密切觀察和記錄不良反應及病情變化,以協助醫師根據藥物反應對症治療,必要時採取減葯、停葯或調換藥。


TAG:醫務小社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