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哈佛拒絕164個SAT滿分的中國學生,他們身上缺少什麼特質?

哈佛拒絕164個SAT滿分的中國學生,他們身上缺少什麼特質?

哈佛喜歡什麼樣的學生?關於這一問題,我們看一些生活中的實例。

1

一篇華裔母親的自述文章《女兒的申請材料一寄出,我就相信她會被哈佛錄取》曾經在朋友圈流傳甚廣,她除了全程參與女兒的申請,也親眼見證了女兒身邊的同學、鄰居和玩伴等申請哈佛被拒和錄取的過程。

當年哈佛從她女兒的高中70個畢業生中錄取了5個學生,情況大致都不同:

她女兒屬於「學術型」:私校不排名次,但從每年所獲的某個獎項得知肯定是年級第一名;

一個女生成績相當好應該是第二名,卻是典型的「繼承型」(其爺爺爸爸哥哥都是哈佛畢業的);

有個男生成績蠻好還是學生會主席,是「小金主型」(哈佛有以其家庭命名的基金);

這三個人可說是全才中的不同類型,另外兩個就不是全才了。

有個學生體育特好,在全國高中比賽中拿過名次,成績不好但達到哈佛的最低錄取標準,是「特招型」。其高中教練早在哈佛提早申請錄取通知發布之前,就告訴他已被錄取了。

還有一個男生,成績還可以,自己開有公司,是「特殊才能型」,但提早申請時被放在Waiting List上,春天時才拿到錄取通知書。他對此耿耿於懷,最後棄哈佛而去達特茅斯。

但「學術型」或第一名卻並不是通關卡,十多年前,一所學校排名第二的華裔女孩去了哈佛,而第一名未被錄取。

講述這個故事的華裔母親說:那女孩看上去文靜漂亮,卻在十一年級時報名參加了《Seventeen》雜誌舉辦的青春女孩大賽,經過一番過五關斬六將,最後進入了前十名,拿了很大一筆獎金,在學校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她在介紹申請大學的經驗時,特彆強調這個隨申請表附上的比賽結果材料,讓她在申請多所名校中獲益匪淺。

2

這樣的故事在國內同樣不少見。2004年,哈佛大學拒絕了164個SAT考滿分的中國學生。其中,有位家長質問學校:「為什麼不錄取我女兒?」

哈佛只說了一句話:「您女兒除了滿分,什麼都沒有。

同一年,哈佛以全獎錄取了一名中國學生。這名學生來自甘肅,SAT只考了1560分(滿分2400分)。但是,他在高一時,發明了一種過濾水裝置,免費提供給附近村莊的農民。

著名作家劉墉曾向就讀於哈佛大學(博士畢業)的兒子劉軒問過這樣的問題:「哈佛大學是怎麼挑學生的?

當時劉軒想了想還是笑著和父親說,他也搞不清楚。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當年哈佛大學之所以選擇劉軒,是因為看到他在高中時為環保活動拍過的短片,以及聽過他為學校歌劇作過的曲,當然還有他的中文文章。

事實上,劉軒沒有修過一科AP課程,學習成績也並非拔尖,但最終還是卻被錄取了。

3

這些例子都在告訴我們,「學業能力考量」絕對不是決定因素。

馬林·麥格拉斯,作為哈佛大學招生委員會主任的她,曾經說過一句被廣為流傳的話:「在根據你的學業能力考量你是否和哈佛契合後,我們更想知道你是誰,是什麼讓你脫穎而出,又是什麼讓你的另外一些特質變得具體化?」

什麼樣的特質更吸引哈佛?

哈佛大學負責錄取的院長Fitzsimmons也說過:「每年我們錄取2100個學生。我們希望他們所有的人都具有極高的個人素養和品格。他們能夠在四年的本科生涯中教育和啟發他們的同學,他們在畢業以後能夠為世界做出巨大貢獻。

有人將哈佛的招生價值觀歸結為「哈佛大學明確表明要找具有利他主義(Altruism)、領導力(Leadership)和創造力(Creativity)的人才。

與哈佛代表的這種招生價值觀相對的,是斯坦福代表的「創造力(Creativity)和企業家能力(Entrepreneurship)的複合取向」和芝加哥大學代表的「數理邏輯能力」兩種招生價值觀

可見,「領袖氣質」或領導力,是哈佛錄取學生的共性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留學講堂 的精彩文章:

4年內55,000+澳洲留學生遭遣返?簽證取消,只因平時做了這些事……
孩子留學美國需要趁早規劃,家長需要做哪些準備?

TAG:留學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