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道德經》:最沒出息的四種人,最後一種註定壽命短活不長

《道德經》:最沒出息的四種人,最後一種註定壽命短活不長

??

每個人都想活得有出息,都想在有生之年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但在這個過程中,卻存在著各種不同的途徑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上千年前的大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過一句話,而老祖宗的這句話就已經看透了人心,告訴我們什麼樣的人能有出息,什麼樣的人沒有出息。

這句話是老子在他的著述《道德經》第42章裡面的一句話:

一、自見者不明——老子《道德經》

釋義:眼光只局限在自己,只能看到自己的人,定不是什麼賢明之人。

解讀:人與人之間為什麼會產生矛盾衝突,最重要一點就是不懂得互相體諒對方,只會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這種人如果不嘗試改變自己,不懂得體諒別人,一輩子終將碌碌無為。

上有這樣一個故事,大街上,一名老年人騎著輛三輪車,突然,一個不小心蹭了一輛停在路邊的賓士汽車。賓士司機看到後沉默良久,心想這老人都這麼大年紀了,生活也挺不容易,為了讓他長點記性,於是賓士司機對

他說:「你賠我三十元錢這是咱就了了。」

誰知,這老年人瞪著雙眼說道:「年輕人,我還沒傻,30元錢我能買滿滿一桶的油漆,夠把你這車子噴個遍了,你這不敲詐么!」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懂得理解對方的人,即使你再怎麼為對方考慮,他也只會感覺你是在占他便宜,這種人既沒有眼光也缺乏格局,活該沒出息。

二、自是者不彰——老子《道德經》

釋義:自以為是的那種人,判斷不清是非。

解讀:做人不能太過於自我,追求名利未必能夠損害道心,但自以為是的偏私和邪妄,定能殘害一個人的心靈。自以為是之人會把自己看得很重,並且對什麼事情都會存在疑惑,不相信別人。這種人往往會高估自己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造成自我膨脹。最終就會分不清是非對錯,自己把自己堵死。

三、自伐者無功——老子《道德經》

釋義:只知道誇耀自己,自戀之人,一輩子也創造不出什麼功績。

解讀:這種人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把自己抬得高高的,貶低別人,總感覺別

人一無是處,自己才是最棒的。但當看到別人取得了一定成績的時候,卻會產生羨慕嫉妒恨,盡一切手段去打擊甚至是毀滅對方。

真正有出息的人深知過於誇耀自己,好大喜功的話定會招來別人的嫉妒,產生禍患,這不但會不利於成功,甚至能招來殺身之禍。《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深知這個道理,比如書中青梅煮酒論英雄這一回,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四、自矜者不長——老子《道德經》

釋義:自高自大自滿的人,定活不長久。

解讀:自高自大的人,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他都不能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這種人會導致自己陷入盲目中,還會讓別人感到很壓抑厭煩,並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最終走向滅亡。

比如三國的楊修,雖然他才華絕世,但他卻是個自高自大之人,由於他的自作聰明,做了不該做的事情,也說了不該說的話,僅「雞肋」二字就被曹操賜死,可謂英年早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論道 的精彩文章:

厚積薄發,人要沉住氣
當你被別人誤解時……

TAG: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