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未來安靜型號!美「水下無人機」對中國潛艇構成很大威脅
美國海軍在布放水下潛航器
【環球網軍事報道 特約記者 李強 記者 劉揚】「耗資8億美元的『水下無人機』合同標誌著五角大樓對無人技術的興趣日益濃厚。」6日,美國《星條旗報》網站的消息揭開了美國龐大水下無人系統計劃的冰山一角。而據中國專家介紹,美國水下無人系統將廣泛用於情報、偵察、反水雷、反潛、水文調查等領域,以提高自身非對稱優勢,而針對中國的意圖也很明顯。
斥資8億研製「水下無人機」
《星條旗報》網站的報道稱,美國國防部已經簽署了一項近8億美元的合同,用於研究和開發「水下無人機」。報道稱,根據7月30日發布的合同公告,五角大樓上周選擇了23家公司競標這一合同,包括開發、製造、裝配和保障「無人水下航行器系統家族」,該項目預計將於2023年7月完成。
報道稱,該合同表明越來越多的國防經費將用於無人系統開發。根據國際無人系統協會(AUVSI)於6月25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在2019財政年度的預算中,美國國防部要求為無人科技和相關係統提供96億美元,比上一年增加28%。AUVSI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布賴恩·懷恩稱,無人系統和機器人技術是使美國「能夠應對現代戰場上不斷演變威脅的關鍵技術領域」。AUVSI稱,至少在過去3年里,美國海軍是所有軍種中向無人系統領域投資最多的。陸地、空中和海上無人系統項目的一半以上都屬於美海軍。
根據AUVSI的報告,美國防部2019年預算需求的一個亮點是Mk18無人水下航行器,五角大樓為此申請了7500萬美元購買這種主要用於反水雷作戰的「水下無人機」。美海軍水下無人平台的其他用途包括數據收集和監視。《星條旗報》還稱,美海軍首個無人水下潛航器中隊——UUVRON 1即將慶祝成立一周年。
水下無人系統用途廣泛
據專家介紹,所謂「水下無人機」是水下無人系統的通俗說法,它並非是能在空中飛行的無人機,也和「水下滑翔機」不是一個概念。水下無人系統是具有自主航行能力、可完成海洋/海底環境信息獲取、固定/移動目標探測、識別、定位與跟蹤以及區域警戒等任務的各類水下無人平台及其所必要的控制設備的統稱。它所涉及的領域涵蓋情報收集、偵察監視、作戰打擊和後勤支援等,具有非常重要的軍事價值。和空中的無人機一樣,水下無人系統能夠代替載人平台執行「枯燥、惡劣和危險環境下」的任務,可以極大地擴展海軍作戰能力。
據該專家介紹,美國重視發展水下無人系統並非「一時興起」。自本世紀初以來,美軍就十分重視水下無人系統的研製開發,並且卓有成效。早在2000年,美國海軍就制訂了一個中遠期發展水下無人潛航器的發展規劃——《無人水下潛航器總體規劃》。2004年,美國海軍對該規划進行了修訂,任務擴大為ISR、反水雷戰、反潛戰、檢查與識別、海洋調查、通信/導航網路節點、水下投送、信息作戰、時敏打擊等。之後,美國國防部開始對陸海空各類無人系統進行統籌規劃,並於2007年發布了《2007-2032年無人系統發展路線圖》。去年1月9日,美國國防科學委員會發布了2016年10月完成的《下一代水下無人系統》報告。這份報告對於美國國防部在下一個10年及以後如何維持水下優勢提出了重要建議。在上述政策指引下,美國海軍和國防部發展出一大批水下無人系統,例如REMUS系列水下航行器。此外,美國海軍還擁有多型「水下滑翔機」。
針對中國意圖明顯
據《星條旗報》網站稱,今年5月,美國海軍部還發布了其「無人系統戰略路線圖」的摘要。在摘要中,美國海軍表示,無人系統的使用將「為進入被載人平台拒止區域提供通道,並提供更好的態勢感知能力,同時增加航程和續航力」。
對此,一位匿名中國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目前發展的水下無人系統,針對中國的意圖十分明顯,特別是摘要中關於「拒止區域」的描述,很大程度上是指中國。一些裝備對中國海軍的針對性也很強。比如美國科學應用國際公司為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研製的「反潛戰持續追蹤無人艇」主要用於應對未來安靜型柴電潛艇的威脅,其續航時間為3個月,裝有各種感測器,這對中國裝備較多的柴電潛艇的未來行動會構成很大威脅。
專家認為,南海是美國海軍水下無人系統的重要部署和使用區域。多年以來,美國頻頻在南海部署「水下滑翔機」,這類水下無人系統利用凈浮力和姿態角的調整獲得推進力,能源消耗極小,只在調整凈浮力和姿態角時消耗少量能源,具有效率高、續航力大的特點,現有反潛手段很難發現。利用這些「水下滑翔機」對南海水文情況進行調查,再加上其他水下無人系統,美國對南海水文的掌握情況很可能超過大多數沿岸國家。這對於美海軍艦艇作戰,特別是反潛、反水雷作戰意義重大。對此,中國要保持高度警惕。


※伊朗又現代化升級一款經典戰機 這次是27年前從伊拉克叛逃的
※8萬噸美國航母被擊沉照片曝光:全球或只此一次
TAG:環球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