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手錶要准!淺析32系機芯有著哪些創新技術!
強大的「內芯」,代表著勞力士無與倫比的研發實力,強大的「內芯」代表著勞力士的勇氣突破的十足底氣。
勞力士於2015年巴塞爾世界鐘錶珠寶展上隆重呈現頒授了14項專利技術的32型機芯。一起來看看32系機芯上都做哪些創新技術!
32系機芯的研發並不是某個機芯的改進版本,而是品牌大力研發的重磅,可以說是機芯升級換代的里程碑。
官方32系機芯數據資料
鏤空自動陀 和 滾珠軸承
鎢合金擺陀一體化設計,自動陀的鏤空變大,多了勞力士的logo小皇冠;繼續做了防腐蝕的鍍銠處理,整體看起來更細膩光澤且很好地保護了機芯。中心夾板上的圓紋拉絲給人一種全新的體驗。目光很快集中到了自動陀中心,勞力士在32系機芯的滾珠軸承上面還動了一點小心思,用於固定自動陀的螺絲不是三顆一字螺絲而是一顆特殊三角形異形螺絲。估計是防止不良的師傅肆意拆卸機芯。
自動上鏈機制,少數表友曾質疑過這裡的問題:磨損、摩擦、走時不準。其實這是很多品牌腕錶都會遇到的問題。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
▼
原因在於,品牌的自動陀在這裡使用了一根單一的擺陀軸並傳遞能量。如果長期使用,潤滑油會幹涸,加大中心軸磨損產生位移,再加上自動陀就只有一根中心軸支撐,受到震蕩是就會導致自動陀擦邊,損壞機芯。擦邊重則會磨損鍍層,影響機芯美觀,輕則影響上鏈效率;更為甚者,碎屑散落在機芯裡面,影響手錶走時。
31系機芯的自動陀軸承以及擦邊問題
勞力士在32系機芯上使用了滾珠軸承的設計,利用7顆滾珠保證自動陀的平穩轉動;從而代替了原本的銷桿軸承。
31系與32系自動陀對比
手錶自動上鏈時,銷桿軸承與擺陀之間磨損時在所難免的;而滾珠軸承摩擦力小,所導致的磨損也就小,從增加了保養的時間間隔。至於自動陀擦邊多是由於表友不當的使用導致的。希望表友們在佩戴手錶是盡量避免一些「作死」做法,衝擊震蕩導致軸承脫落變形。
特氟龍塗層換向輪的改變
31系換向輪的主體材質不是黃銅而是鋁合金,密度低,在手錶上鏈時損耗也自然減少。
新款32系機芯上的特氟龍換向輪採用的是黃銅材質,只是象徵性地在內壁噴了點紅色,大概是為傳統起裝飾性作用;勞力士採用的特氟龍換向輪以潤滑、耐磨等大噪至今,現在,32系機芯卻取消了特氟龍塗層;相比31系機芯來好像噪音也大了些。
但新舊的換向輪在重量上沒有任何變化,運行能量上倒是沒什麼損耗。個人猜測勞力士之所以一改特氟龍換向輪為銅製換向輪,可能是因為特氟龍質地軟,考慮到強度的原因,畢竟32系機芯要支撐70小時的動力儲存。(這也是下面要講到的動力增長)
70小時的動力儲備何來
32系機芯在動儲方面的改變,是此次升級中最顯而易見且具有實用性的。提高了動儲時間的方式無非是串聯或是並聯增加發條盒數量或是增加發條長度(像朗格曾經就使用過兩條長1.85米的發條,動儲達到31天),而這次勞力士獨闢蹊徑,提升了機芯發條的容量,而不增加發條盒的尺寸,勞力士決定將發條盒內壁的厚度縮減一半,從而充分地利用空間,發條盒可裝配更大容量的發條,讓手錶機芯的動力儲備達到10個小時以上。
32機芯搭配的發條盒在扭矩輸出上的穩定性方面肯定不及31系機芯,通過增加發條長度來提高動力儲存時間的方式,的確會導致力矩在開始和結束的輸出差值過大。除非再加裝很衡能裝置來保證走時準確度。另外,發條盒從尺寸上所較3135機芯有所增長。
GIF
從整體板路來講,機芯的直徑也增大(機芯資料顯示為40毫米);整個夾板的設計非常厚,而且很穩固。它的夾板依然是3/4封閉式的,來保護它裡面從發條盒到二輪、三輪、四輪,到擒縱叉的運行。
既是天文台認證 精度再次升級
勞力士的精準度一向被大家所認可,為了再提升自我走時精度;32系機芯的14項專利中,也包括了最新的「鏤空擒縱」(譯為:Chronergy),它是基於槓桿擒縱做的升級,原本大概只有1/3的力量是可以從發條傳到擺輪上;而新的擒縱結構可以讓發條的效率提高到15%;幾乎一半的能量傳遞給了擺輪,這樣就能節省大量的能量。鏤空擒縱較槓桿擒縱來說重量都變輕,降低了慣性。
官方資料顯示
LIGA(電鑄微製造技術 此可保持零件的極度精細度和光滑程度)製作出的順磁擒縱叉和擒縱系統的能量利用更高。擒縱叉和擒縱輪採用了鎳磷合金製成,不受磁場的干擾;且還具有高硬度、耐磨性和良好的摩擦性能。擒縱叉上的合成紅寶石只有125微米,比槓桿擒縱結構上的擒縱叉要小50%,性能提高更多。它的優勢顯而易見,更准、不受干擾,且節省能量。
勞力士經典的遊絲和擺輪
提到自主遊絲,我們首先會想到勞力士的遊絲。也就是2000年,勞力士研發的Parachrom順磁性藍鈮遊絲。Parachrom遊絲採用的鈮鋯合金。它在抗震、防磁等方面均比普通的遊絲強出一個等級。
既然提到了遊絲,自然少不了擺輪。擺輪遊絲系統是機械錶的核心部分,起到計時基準的作用。藍遊絲固然很吸引目光,但往往忘掉了精細遊絲之所以精準,全賴與之相連的擺輪所產生的慣性效應。勞力士的工程師為微調平衡擺輪的慣性效應進行了系統性的革新改良,創製出星狀微調螺絲,大大提高腕錶的精準度。
當然,還有很多細節上的改變,關於32系機芯的創新技術先講到這裡,最後總結:
32系機芯優點及缺點
1. 新技術支撐下的零件設計、工藝、打磨都有了提升
2. 機芯板路設計更加合理,各組件功能更加穩定耐用
3. 在機芯尺寸無改動的情況下,70小時動力無疑更符合潮流趨勢;
但是,
1.精簡掉傳統特氟龍紅輪,導致上鏈聲音較大
2.長動力帶來的擺幅下降問題需要時間驗證
勞力士堅持追求「精準、耐用、便捷」的製表理念,讓不少表迷為之傾心;每一款機芯都值得去拆卸、測評、交流討論,對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很感謝勞迷與鐘錶媒體的分享。
更多內容,敬請期待


TAG:瑞港鐘錶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