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我也有封傳世家書,你想看嗎?
閱讀,開啟精緻生活方式
喜歡阿雅,就點關注吧!
越來越多的字體被人們創造出來,它們各具特色,但阿雅始終覺得這些字體缺了點韻味。相比之下,還是更鐘愛顏體。那種書寫時失之毫釐便會體態崩潰的感覺,讓阿雅欲罷不能。
可是很多人都被網路上的「假顏體」忽悠了,領略不到顏體的美,更難以準確辨認出顏體字。
不信?你能從下圖中找出哪一張圖上的文字才是顏體字嗎?
分不清哪個是顏體?繼續看,你會找到答案~
忠義鬱勃之氣發於筆墨
「顏體」是針對顏真卿的楷書而言。顏真卿轉益多師,融匯秦漢、兩晉等朝代的書法風格,一改初唐書風之輕盈秀麗,加大了腕力的運用,顏體由此取得了力透紙背的效果。
他同時汲取了篆、 隸中鋒用筆和藏鋒逆入的特點,將此化入楷書,寫出了獨具特色的 「蠶頭燕尾」的顏楷。
因此,顏體看上去圓潤方正,中規中矩,似柔弱無力。但細細端詳,便會發現一筆一划都渾厚敦實,蒼勁有力。橫輕豎重,撇細捺粗,同一筆劃粗細不一。
看到這,你該知道文章開頭的三張圖中哪個才是顏體了吧?沒錯,正是第三張~(圖一為王羲之碑帖,圖二為柳公權碑帖)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字如其人的說法。顏體則表現了顏真卿的篤實淳厚,剛正有氣節。
率萬軍,救大唐
顏真卿不僅在書法上有所造詣,在政治上的作為亦能為人稱頌。安史之亂中,他身為文官儒生,照樣提槍上陣,奮勇抗敵,投入到反擊安祿山叛亂之中。擇良將,擴新兵,被推為聯軍盟主的他,統兵20萬,橫掃燕趙。挽救了大唐王朝。
但因為剛正不阿,他也屢遭權臣排擠。
直言不諱,屢遭排擠
天寶八載,他因替宋璟兒子說話得罪了宰相楊國忠,被楊國忠調離京師,出任平原太守。後被奸臣元載以誹謗朝廷之名,貶為峽州別駕,後改任吉州司馬。
大曆十四年,顏真卿提議將追加皇帝謚號的禮節化簡如初,遭到袁傪排斥,難以上達天聽。
儘管在安史之亂中,顏真卿建功立勳章,卻還是逃不脫奸臣的擺布。
聖意難負,碧血丹心祭家書
建中四年,李希烈兵逼長安。奸臣盧杞建議唐德宗派遣顏真卿前往李希烈軍中勸降。七十歲高齡的顏真卿自知此去必死無疑,還是謹遵聖意,只身前往敵營勸諭。
面對李希烈的威逼利誘,顏真卿堅決不屈,便遭李希烈囚禁,後被縊殺,不得善終。
在被囚的那段時間裡,顏真卿已預見到死亡。如何在自己逝去之後家族成員始終團結一心,保持家族的德行操守是他最大的關切。於是,他在寫與子弟的書信中頻頻提到家廟,要求子孫們嚴奉家廟。
顏真卿口中的家廟即顏氏家廟碑,鐫於唐德宗建中元年。當時看似是家門榮耀之時,實際上作為家族之長的顏真卿正處於權臣構陷的危機之中。此碑由顏真卿本人撰寫,敘述了他對子孫牢記家族光輝歷史,在此危機時刻要緊密團結,保證門風不墜的期望。
該碑因為筆力雄健,結體庄密,成為了顏真卿的晚年巨作,被學書人視為「楷書之豐碑」,傳拓甚多。
比起楷書豐碑之說,阿雅更願意把它看作是一封由偉大書法家、一代名臣顏真卿寫與後世的家書。它記載了琅琊顏氏的光輝歷史,也承載著一個長輩寄托在後世身上的希望。
如果你想知道此封家書的具體內容,不妨看看阿雅為你精心挑選的限量版《顏氏家廟碑》。
附冊的文字部分除了錄有全部碑文之外,還有俞豐先生翻譯的白話譯文,能讓你在欣賞書法藝術的同時,也能領略碑文的文學魅力。


※乾隆強撐了200年的面子,被他撕掉了
※謎一樣的張大千,究竟是「寡人有疾」,還是「五百年第一」?
TAG:雅昌藝術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