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股逼近紀錄高點之際估值為何下滑?

美股逼近紀錄高點之際估值為何下滑?

美國股市當前的估值比一段時間以來的水平要低,但這並不意味著股價便宜。

儘管又經歷了一輪強勁的公司財報季,但標普500指數過去三周僅小幅上漲1.5%,原因是貿易緊張局勢持續發酵以及大型科技公司增長放緩的跡象打擊了投資者信心。這些問題已導致美股估值降至年內最低水平,即便標普500指數仍在較1月份高點略低0.5%的水平徘徊。

FactSet數據顯示,目前標普500指數基於過去12個月收益的往績市盈率為18.8倍,比2月份觸及的21倍市盈率低谷還低。當標普500指數在1月份見頂時,其市盈率接近22倍,遠高於目前的水平。

強勁的公司利潤表現使股票估值看起來比以往更低廉。過去三個季度,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都取得兩位數百分比的利潤增長,而今年迄今該指數升幅為7%。根據FactSet的數據,在剛過去的季度中,這些公司利潤同比增幅有望達到24%,將創出2008年以來最高增幅。

但用其他一些指標衡量的話,股市估值似乎仍較高。高盛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標普500指數目前在歷史估值水平中排名前12%,而以中值股票衡量的話排在前3%。

從個股股價來看,估值更是高得不合理,部分原因是科技股大幅上漲。科技股是市場中的熱門類股,為過去幾年主要指數的上漲作出重要貢獻,該類股目前市盈率仍相當高,令一些投資者感到擔憂。

William Blair的資產組合經理Mike Balkin稱:「過去三到五年里,估值變得更極端了。」他還稱:「FANG股票的估值看上去尤其高,但如果沒有持有這些股票,投資者的業績就會不好。」他提到的FANG股票是指備受追捧的Facebook Inc. (FB)、亞馬遜公司(Amazon.com Inc., AMZN)、Netflix Inc. (NFLX)和谷歌(Google)母公司Alphabet Inc. (GOOG)。

目前標普500指數科技類股基於過去12個月收益的往績市盈率接近21倍,遠高於標普500指數和其他多數類股,部分原因是投資者今年只要看到市場情況不妙,就買入科技類股尋求避險,選擇持有一批快速發展的成長型股票,這樣的策略在美股過去九年的上升期中一直跑贏其他常見投資策略。

在Facebok和Netflix公布了不及投資者預期的財報後,華爾街對科技類股的迷戀上個月暫時降溫。過去一個月,Facebok和Netflix股價分別累挫8.9%和15%。根據FactSet的數據,受此拖累,標普500指數科技類股基於過去12個月收益的往績市盈率下滑近2%。

投資者正質疑,這些公司以及其他科技公司能否繼續實現高速增長。歐洲的新監管規定,加之美國可能加強監督,都表明科技公司利潤或遭受打擊。比如,Facebook表示,今年第二季度歐洲一項新隱私法生效後,該公司歐洲用戶基礎受到影響。

紐約梅隆(BNY Mellon)旗下Lockwood Advisors的首席投資長Matt Forester表示:「投資者們現在想要知道成長型股票的良好表現還能持續多久,對該領域一些預期是否已經過高提出質疑是很自然的事。」

基金經理們正以科技企業的弱點來勸說一些客戶削減重倉科技股的資產組合,把錢投到估值較低的股票中。比如,Wells Fargo Investment Institute就將下半年對科技股的展望下調至中性,對金融類股的展望則較為樂觀。與今年早些時候相比,專註於科技股的基金的資金流入速度已經放緩,而且諸如Technology Select Sector SPDR基金等熱門投資對象近幾周一直面臨資金贖回。據FactSet的數據,過去一周投資者從該科技基金撤出近3億美元。

一些投資者一直在將這些資金投入其他資產類別,例如短期政府債券。這些債券的收益率與標普500指數成分股股息收益率之差已躍升至多年來的最高水平。其他人則選擇在股市採取更為保守的策略,將資金投入估值更具吸引力的金融、醫療保健和公用事業公司的股票。

FactSet的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醫療保健類股和公用事業類股基於過去一年收益的往績市盈率均約為17倍,金融類股估值更低,市盈率為15倍。

這種格局的變化罕見地打破了科技股的領軍地位。標普500指數中的醫療保健、金融和工業類股本季度迄今的表現超過了科技類股5%的漲幅。此前醫療保健、金融和工業類股曾長期遭冷落。

SlateStone Wealthde高級投資組合經理Robert Pavlik最近在寫給投資者的報告中稱:「Facebook的業績嚇壞了投資者,促使他們將資產轉移到市場中更以價值為導向的領域,我們認為這一趨勢才剛剛開始。」

*本文轉載自WSJ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Media 的精彩文章:

驚艷了!手機也能拍出如此美照——年度iPhone 攝影大賽獲獎作品賞析
兩百年前《排華法案》造就「中餐館」移民路 現如今中華美食稱霸北美

TAG:1Med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