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正真心語》情緒與健康

《正真心語》情緒與健康

編輯/音頻:正真

每個人的身體里,都有一張關於情緒的地圖。據統計,目前與情緒有關的疾病已經達到200多種,在所有患病的人群當中,70%以上都和情緒有關。

人們在認識周圍的事物或與他人接觸的過程中,總是表現出某種情感,比如高興或悲傷、喜愛或者厭惡等等。情緒在正常的範圍內,對健康的影響並不大,也不會引起什麼病變。這就好像天氣的變化,有時候陽光燦爛,有時候陰雨綿綿一樣,都是正常的自然現象。但是,內外刺激引起的五種情緒太過,就會導致人發生多種疾病。

【過怒傷肝】

肝主生髮,主條達氣機。若暴氣暴怒,就會導致肝氣不疏,出現頭脹頭痛,面紅目赤,甚至打人摔東西。或者氣到極點,反而不言不語,俗稱生悶氣,這更有害健康,重者會四肢抽搐,甚至昏迷死亡。《三國演義》中周瑜是一代英才,文韜武略,英姿勃發,但生性容易妒忌,易氣易怒,被諸葛亮「三氣」之下,大怒不止而死。可見生氣對身體健康的摧殘是很嚴重的。

過喜傷心】

愉悅的心情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對人體是有益的,喜悅可以緩解精神緊張,消除過重的心理負擔。適宜的高興,保持樂觀情緒有利於養生。但喜樂過度,會使精氣耗散太多,成語「得意忘形」,就是說過喜則神不藏,不能控制形體活動。《儒林外史》中寫道:范進曾多次進京趕考,屢考屢敗,到五十多歲終於中舉,由於過度高興,突然顛狂的故事,這是典型的喜傷心的病例。

過思傷脾】

思是集中精神考慮問題,但思慮過度也會導致多種病症。其中最容易傷脾,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思慮過度,勞神傷脾,會導致不思飲食,疲乏無力,面容憔悴,體質虛弱。

《呂氏春秋》中記載,齊閔王因為思慮過度,損傷了脾胃功能,久治不愈。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長期從事腦力勞動,大腦高度緊張的知識分子,容易得心腦血管疾病和消化道潰瘍病,這和中醫學的「思慮損傷心脾」的理論是一致的。

過悲傷肺】

人在遇到煩心事的時候適當地憂愁、悲傷無可厚非,但是悲傷、憂慮太過,就表現為終日憂心忡忡,鬱鬱寡歡,輕者愁眉苦臉、悶悶不樂,重者難以入眠、精神萎頹或緊張、心中煩躁,可能氣機紊亂而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如《紅樓夢》里的林黛玉就是憂愁過度太久,得肺病而死的。

過恐傷腎】

過度恐懼則傷腎。突然受驚,會心氣紊亂,氣機失調,甚至精神錯亂。正常人若耳聞巨響、目睹怪物、夜做噩夢等都會受驚,但是很快就能恢復。心氣虛的人受驚後可表現為顏面失色、冷汗滲出,肢體運動失靈,兒童受到過度驚嚇可能導致抽搐。《三國演義》里講到劉備兵敗,趙子龍懷抱幼主衝出重圍,到長坂坡由張飛接應,張飛對追趕而來的曹軍一聲大吼,曹將夏侯傑死於非命。

每個人都會對各種事物表達出自己不同的情感,這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任何事物都有雙重性,從以上我們可以認識到,過度的情緒反應對身體傷害很大,健康從心開始,《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講:「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所以我們要時刻保持一種清靜的心態,我們的真氣、正氣就能很好地保護我們,也就是自調機能就能夠很好地發揮作用,我們的健康就有保證,我們就不會得病。

「靜則神藏,躁則消亡」,只有身心清靜,才能精神內守如果心情浮躁,就會使精氣外泄,甚至神氣消亡。

最後祝願大家,都能時刻保持一顆清靜的心,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進入網路公益課程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之學官網 的精彩文章:

TAG:大道之學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