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最後一架「超級銀河」交付,美戰略運輸機將何去何從?

最後一架「超級銀河」交付,美戰略運輸機將何去何從?

科技日報記者 張強

近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向美軍移交了第52架,也是最後一架升級後的C-5M「超級銀河」重型洲際戰略運輸機,正式結束了C-5M運輸機的升級計劃。這也宣告洛馬公司的大型運輸機生產時代結束。

50年前的1968年6月30日,綽號「胖子阿爾伯特」C-5「銀河」戰略運輸機原型機首飛成功。如今,這種美國空軍最大的運輸機仍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其最新改型C-5M將能繼續在空中翱翔至2040年。

「最後一架C-5M交付後,還並未看到洛馬公司或美國軍方有任何關於後續升級的計劃和消息。但這不意味著美國空軍戰略運輸機發展陷入停滯。可以肯定的是,作為可以服役到2040年的運輸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作戰任務的變化,以及威脅環境的變化,C-5還將進行某些方面的升級,比如提高無人化和智能化程度,甚至還可能會改裝成其他用途的飛機。鑒於C-5超大的內部空間和超遠距離的運輸能力,改裝成數據中心、指揮所等,也並非沒有可能。」瞭望智庫特約研究員易芳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航空運輸領域的真正突破」

半個世紀之前,C-5運輸機進行了首次試飛,隨後很快在各種試飛和評估中展示出強大飛行運輸能力。1969年6月,1架C-5運輸機以300噸重量降落,降落後滑行距離不過450多米,創下當時的紀錄。

1969年12月,美空軍第1架C-5運輸機正式裝備部隊。

據媒體報道,C-5能夠運載兩輛78噸的M1A1主戰坦克或直升機等大型設備進行洲際運輸。時任軍事空運局司令的霍威爾?埃斯蒂斯二世將軍更是將其稱為「航空運輸領域的真正突破」。

國防科技大學國防科技戰略研究智庫王群教授曾對記者介紹,「銀河」運輸機先後衍生出了A、B、C、M等幾個型號。其中,C-5A就是最早的C-5,C-5B是C-5A改良版,而C-5C是臨時修改版——可承擔大型貨物運輸,C-5M是最新升級版。

然而C-5自服役後,就一直飽受機翼大梁裂紋和可靠性問題的困擾,嚴重影響了該機的妥善率和出動率,而且發生事故率也較高。

易芳介紹,經詳細研究後,確定C-5可靠性不佳的主要原因有這麼幾點,第一是通用電氣TF39渦扇發動機,第二是航電可靠性問題。而1997年的測試證明,C-5運輸機機身結構仍有80%的服役壽限,值得進行現代化改造。因此,從1998年開始實行現代化升級項目,當年就開始實行航電現代化計劃項目(AMP),2006年開始實行可靠性增強與引擎更換項目(RERP),從而大幅提升C-5的可靠性、可維護性和實用性。

「超級銀河」更現代化

可靠性更高

AMP計劃,包括改進自動駕駛、導航、液晶顯示器等新型航電系統。RERP計劃,包括改進飛機蒙皮、輔助動力、數位化座艙等超過70項系統,並改裝F138-GE-100發動機(GE CF6發動機的軍用版本),大幅增進飛機的操控性、可靠性、載重性與高維護性。

據稱,每架C-5的升級費用超過1億美元,升級後的C-5被命名為C-5M「超級銀河」。

「C-5M運輸機不同於戰鬥機等其他作戰飛機,它是在低威懾條件下執行戰略運輸任務,因此美軍一般不會再生產全新的C-5M,主要是在原有的型號上進行升級改進。」易芳介紹,「美國總共生產了81架C-5A、50架C-5B和2架C-5C,C-5M實際是在前三型機上的改進型。嚴格說,AMP項目改裝了79架,而RERP項目中從79架中選取了52架,其中包括1架A型原型機,49架B型機和2架C型機。」

2006年,升級後的C-5M原型機進行首次試飛。

2014年2月,美國空軍完成了C-5M運輸機的認證測試、操作測試和評估。據稱C-5M能夠以最大起飛重量從美國多佛空軍基地起飛,全程不進行空中加油,成功飛抵東歐或中亞地區。而且,C-5M比C-5A 或C-5B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起飛可靠率高達80-90%,大大超過了C-5A的50%。

「根據目前的消息分析,美軍一個C-5M空軍基地的編製可能為16架,由於經費等各種原因,有的基地可能只編有8-10架,比如馬薩諸塞州韋斯托弗空軍儲備基地僅接收8架。其餘44架被分配到特拉華州多佛空軍基地、加利福尼亞州特拉維斯空軍基地、空軍後備役司令部的部隊和第433空運聯隊的C-5機組訓練中隊。」易芳說。

美軍下一代戰略運輸機

長什麼樣?

當前,美國空軍C-17「環球霸王」Ⅲ戰略運輸機已經停產,而C-5M「超級銀河」重型洲際戰略運輸機的最後一架也已經交付。那麼,美國空軍下一代運輸機將會如何發展呢?

早在幾年前,洛馬公司就公布了其為美軍最新設計的戰略運輸機方案。從概念圖中可以看到這款運輸機的設計採用混合翼身融合技術,飛機整體趨於扁平化,理念先進。這當然只是一種方案。

據美國《防務新聞》報道,美國空軍已經向波音等數家公司下達了新一代戰略運輸機的合同。根據規劃,這種戰略運輸機很可能是一款擁有上百噸運載能力和強大航程的先進運輸機,但具體細節並未透露。

易芳認為,「從美軍戰略運輸機的發展方向講,美軍重在發展戰略無人運輸機,比如美軍第一架無人運輸直升機K-MAX就是其中代表。可以預見,美軍下一代大型運輸機外觀可能不會發生太大變化,但內部系統可能將發生重大變化。不過,在中短期內,研發新的機型顯然沒有必要,其現役運輸機機身壽命還遠未到期。」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陳小柒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從大數據中掘出軍事情報
成果轉化三部曲:有用—可用—商用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