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古代四大才女
原標題:上官婉兒|古代四大才女
上官婉兒|(664年-710年7月21日),複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縣(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陝縣)人 ,祖籍隴西上邽 ,唐代女官、詩人、皇妃。
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
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
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
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
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後同時被殺。
出身名門
上官婉兒是西漢上官桀、上官安、上官期祖孫三代的後裔,高祖父上官賢官至北周幽州太守,曾祖父上官弘曾在隋朝時任江都宮福監,祖父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
麟德元年(664年),上官儀因替高宗起草將廢武則天的詔書,與父親上官廷芝一起被武則天所殺,剛剛出生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同被配沒掖廷。
在掖廷為奴期間,在其母的精心培養下,上官婉兒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著文,而且明達吏事,聰敏異常。
女皇寵幸
儀鳳二年(677年),武則天召見了年僅十四歲的上官婉兒,當場出題考較。
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且文意通暢,詞藻華麗,語言優美,真好像是夙構而成。 武則天看後大悅,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
墓誌載其十三歲為才人,可能是武則天為了免去其奴婢身份而給予的名份。
後來武則天稱帝,詔敕多出其手者,時稱"內舍人"。不久,上官婉兒又因違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則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處以黥面而已。
以後,上官婉兒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則天歡心。
從通天元年(696年)(出自《景龍文館記》,《舊唐書》為聖歷年)開始,又讓其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權勢日盛。
引領文風
上官婉兒深得李顯、韋皇后信任,專秉內政, 祖父一案也被平反,上官儀追贈中書令、秦州都督、楚國公,上官庭芝追贈黃門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
此後,上官婉兒又經常勸說李顯,大量設置昭文館學士,廣召當朝詞學之臣,多次賜宴遊樂,賦詩唱和。
每次都同時代替李顯和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數首並作,詩句優美,時人大多傳誦唱和。
對大臣所作之詩,李顯又令她進行評定,名列第一者,常賞賜金爵,貴重無比。
因此,朝廷內外,吟詩作賦,靡然成風。上官婉兒酷愛藏書,曾藏書萬餘卷,所藏之書均以香薰之。百年之後,其書流落民間,依然芳香撲鼻且無蟲蛀。
其母鄭氏去世後追謚為節義夫人,婉兒上表將自己的品級降為婕妤以示哀悼,不久之後恢復。
李顯派人又在上官婉兒居地穿池築岩,窮極雕飾,常引大臣宴樂其中。當時,宮禁寬疏,允許宮內官員任意出入。
上官婉兒遂與一些宮官在宮外購築宅第,經常與他們交接往來,有的人因此而求得高官要職。中書侍郎崔湜就是因為與上官婉兒在外宅私通,後被引以為相的。
不久,崔湜又在主持銓選時,多有違失,被御史李尚隱彈劾,以罪被貶外州司馬;也因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為其申理,仍官復原職。
山海經網路收集整理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請註明來源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TAG:山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