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你知道請君入甕的故事嗎?他是天下第一酷吏來俊臣的一種刑具

你知道請君入甕的故事嗎?他是天下第一酷吏來俊臣的一種刑具

說起歷史上的酷吏,能想到的就是漢朝的張湯他唐朝的來俊臣,所謂酷吏,就是用非常殘酷的手段去折磨審訊犯人的官吏,我們今天主要來說一下唐朝武則天年間的酷吏來俊臣。

武則天一生控制唐朝朝政四五十年,成為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能做到這個位置的女人,要比一般的男人心思更縝密,權利慾望更大,當然每個當了皇帝的人都皇擔心自己的臣子作亂,更別說武則天了,他為了能更好的整治這些反對他的人,所以就大批量的招收酷吏,賜予官銜,讓這些人從四處獲取情報,而這些酷吏手段都非常殘酷,其中有一個最殘酷的人我們也在歷史或者影視劇中見到過這個名字,他就是來俊臣。

這個人出手狠辣,不講情面,出身也不好,家裡都是嗜賭成命的賭徒,所以就造成了這個人心狠手辣,思想扭曲。有次他他犯了案子被人抓了,正要判他的罪,他卻說:「有人要造反」,後來官府經過核實,發現他說的都是假的,當即打了他一百大板。而這個官員是李唐宗室之人,武則天上台以後大力打擊李唐宗室,這時候來俊臣跳出來說,我早就告發他要造反。武則天正還沒借口除掉他,現在就按來俊臣的說法將這個官員治罪了,從此以後來俊臣就成了武則天面前的紅人,後來武則天只要有案子就給他,他就通過各種手段來羅織罪名,最終將這些人打入打牢或者處死。通過這個手段僅僅一年,他殺傻了一千餘家的「罪臣」。他也因為這些原因,被封為了御史中丞。

來俊臣天生就是一個做酷吏的好手,從剛一上任,就開始在全國各地進行布置眼線,一旦決定要整誰,就讓各種的眼線同時出來舉報這個人,然後他就可以將這個人進行抓捕,抓回來以後用嘴殘酷的刑具來屈打成招。在他的運籌操作之下,一件件「驚天大案」被製造出來。而武則天看到幹得這麼好,就專門在皇宮裡面給他設置了一個私人監獄,還讓來俊臣可以直接在這裡辦案,從此之後來俊臣更加囂張了,後來這個地方就經常會出現死人的情況,但是滿朝文武都害怕武則天而不敢說出來。

來俊臣為了讓自己的「功德」能流芳百世,還專門寫了一本關於酷刑的書叫做《告密羅織經》,內容主要是教自己的同事怎樣去告密,羅織罪名。其中還專門寫了刑訊逼供,裡面的內容簡直讓人髮指,例如慢火煮人,酸醋灌鼻。還創造了十種枷鎖,用來逼供,聽名字都感覺害怕,這些刑具分別是「突地吼」、「定百脈」、「喘不得」、「失魂膽」、「著即承」、「實同反」、「死豬愁」、「反是實」、「求即死」、「求破家」,利用這些駭人聽聞的刑具,來俊臣收受賄賂,對於不招供的人,定能讓他生不如死,最後犯人都經受不住考驗,屈打成招。整個朝堂都像驚弓之鳥,害怕會無端落入來俊臣的手裡。

就連狄仁傑也受到過來俊臣的誣陷,來俊臣羅織罪名,誣告了包括狄仁傑再弄的十幾個官員,狄仁傑在武則天時期本來就很出名,狄仁傑也為了不牽連太多的人,就將他們羅織的罪名認了下來,但是判官卻讓他承認楊執柔也是同謀,就可以免去狄仁傑的死罪,狄仁傑嚴詞拒絕。後來狄仁傑在獄中將自己的冤屈寫在了頭巾上託人交給了自己的兒子,然後傳到了武則天的手裡,才得意逃出魔爪。

當時還有個很出名的酷吏叫周興,有天有人舉報周興謀反,武則天把這件事交給了來俊臣去辦理,來俊臣和周興都是酷吏,各自的手段大家也都了解,所以對付他不是用常規的做法。這天,來俊臣請周興來自己府上探討一下工作經驗,來俊臣假裝遇到難道,面露難色,然後問周興:「我現在遇到一個難題,有人想謀反就是不認證,我不知道該用什麼刑具」,周興哈哈大笑,然後說:「這還能難道你啊,我給你出個主意,你準備一個大瓮,然後把他架到火山烤,如果這人不招就把他扔到瓮中,不可能不說的」。來俊臣聽完吩咐人把周興抓了,然後跟他說有人說你謀反,招不招,不招的話就按你的說法形式,周興嚇個半死,有的沒的都招了,這也是「請君入甕」的成語故事。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來俊臣壞事做盡,最後自己也沒落什麼好下場,來俊臣在一次打算羅織武氏和太平公主罪名的時候,提前被武氏和太平公主知道,最後再武則天面前舉報了來俊臣,最後來俊臣被打入大牢,但是武則天覺得來俊臣是有功之臣,所以不願意殺他,後來大臣反覆勸說,武則天才最終同意判他死刑。

公元697年6月3日,這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酷吏被斬於鬧市並示眾,所有知道他被處死的消息的人無不拍手稱快,可見但是來俊臣是多麼被人憎恨,而他的屍體也在一夜之間被人割的只剩一堆骨頭。武則天這才意識到來俊臣是一個多麼罪惡的人,所以下旨抄了他的家,滅了他的門,老百姓無不稱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皮哥說史 的精彩文章:

皇上死後,皇后跟臣子說,殺了你媳婦我就嫁給你,事真成了!
陸小曼與徐志摩婚後的奢靡生活,賴床十二點,一天開銷一千塊

TAG:皮哥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