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被算定的命數一次次改變!
立|命|之|學
【5】
念咒功夫養成
「汝未能無心,但能持准提咒,無記無數,不令間斷,持得純熟,於持中不持,於不持中持。到得念頭不動,則靈驗矣。」
雲谷禪師和了凡接著說「:你現在還不能做到不動心的境界(一般人都是心跟著境在轉,念頭不斷!而真正的修為,真正的學問是不可以讓心裡的念頭亂其亂滅,要完全的斬掉斷絕!若是你能念准提咒,不必用心去記或數遍數,只要一直念下去,不要間斷,念到極熟的時候,自然就會口裡在念,自己不覺得在念,這叫做持中不持;在不念的時候,心裡卻一直在念,這叫做不持中持;念咒能念到這樣,那就我,咒,念合一了,自然不會有雜念進來,那麼念的咒,就一定沒有不靈驗的!這種功夫,一定要透過實踐,才能領會的到!)
了凡之命運巨變
余初號學海,是日改號了凡;蓋悟立命之說,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從此而後,終日兢兢,便覺與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戰兢惕厲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毀我,自能恬然容受。
了凡起初學號叫做學海,但是自從那一天起就改號叫做了凡!了凡已經明白了立命的道理,不願意和凡夫一樣,所以改學號為了凡!從此以後,每天小心謹慎,自己覺得和以前大不相同,從前儘是糊塗隨便,無拘無束,到了現在,有了一種小心謹慎,戰戰兢兢,戒慎恭敬的景象!儘管是在暗室無人的地方,也常恐怕得罪天地鬼神!遇到毀謗我的,討厭我的,我也能夠安然的包容接受,不與旁人計較爭論了!
到明年禮部考科舉,孔先生算該第三,忽考第一;其言不驗,而秋闈中式矣
從見了雲谷禪師之後的第二年,了凡到禮部去考科舉,孔先生先前算了凡的命,應該考第三名,哪知道忽然考了第一名,孔先生為了凡算的命數開始不靈了!孔先生也沒算到了凡會考中舉人,哪知道,到了秋天鄉試,竟然考中了!這都不是了凡命中注定的!於是了凡更加的相信「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然行義未純,檢身多誤;或見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為善,而口有過言;或醒時操持,而醉後放逸;以過折功,日常虛度。自己巳歲發願,直至己卯歲,歷十餘年,而三千善行始完。
時方從李漸庵入關,未及迴向。庚辰南還。始請性空、慧空諸上人,就東塔禪堂迴向。遂起求子願,亦許行三千善事。辛巳、生男天啟。
了凡曾在佛堂懺悔過往並許下做三千件善事的願望!但是在做善事的過程中出現了疑惑,他雖然過失改了很多,但是碰到該做的事情,還是不能一心一意的去做,即使做了,依然覺得有些勉強,不太自然,自己覺得過失還很多,比如,做善事還是不夠堅定勇敢,或是遇到救人時,心中常懷疑惑,勉強做了些善事,但經常說話過失!清醒的時候還能把持住自己,酒醉之後就放肆了!雖善事做了,但過失也很多,將功抵過,恐怕還是不夠!所以啊光陰虛度!從第一次法願做三千件善事,經過十多年,才把三千件善事做完!
後來,請性空,慧空兩位得道大和尚,借東塔禪堂完成了迴向的心愿!到這時候,了凡又起了求生兒子的心愿!也許是三千件善事的大願,到了辛巳年,就生下兒子!取名天啟!
余行一事,隨以筆記;汝母不能書,每行一事,輒用鵝毛管,印一朱圈於曆日之上。或施食貧人,或買放生命,一日有多至十餘圈者。至癸未八月,三千之數已滿。復請性空輩,就家庭迴向。九月十三日,復起求中進士願,許行善事一萬條,丙戌登第,授寶坻知縣。
余置空格一冊,名曰治心編。晨起坐堂,家人攜付門役,置案上,所行善惡,纖悉必記。夜則設桌於庭,效趙閱道焚香告帝。
汝母見所行不多,輒顰蹙曰:我前在家,相助為善,故三千之數得完;今許一萬,衙中無事可行,何時得圓滿乎?
了凡每做一善事,就讓妻子用鵝毛管在日曆上印下一個紅圈,或是送食物給窮人,或放生,一天下來多的時候有十幾個圈,到了癸未年八月,三千條善事的願,做滿了!有一次請性空和尚等,在家裡做迴向。到了九月十三日,又起了求中進士的願,並且許下了做一萬條善事的大願!到了丙戌年,居然中了進士,做了寶坻縣的縣長!
做縣長之後,準備了一個小冊子,叫「治心篇」,恐怕自己心裡起邪思歪念!因此叫「治心」。每天善事惡事,極小也要記在「治心篇」上,到了晚上,在庭院中擺了桌子,換了官服,仿照宋朝鐵面御史趙閱道,焚香禱告天帝,天天如此!
天啟母親看到了凡做了縣長,所做善事並不多,憂愁的說「:以前我幫你做善事,三千件善事得以完成,現在許下了一萬件善事的大願,而在衙門中沒有什麼善事可做!那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完成呢?」
夜間偶夢見一神人,余言善事難完之故。神曰:只減糧一節,萬行俱完矣。蓋寶坻之田,每畝二分三厘七毫。余為區處,減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頗驚疑。適幻余禪師自五台來,余以夢告之,且問此事宜信否?
師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當萬善,況合縣減糧、萬民受福乎?吾即捐俸銀,請其就五台山齋僧一萬而迴向之。
天啟母親說過這個擔憂之後,了凡晚上做了一個夢,看到一位天神,了凡將善事無法做完的憂愁問訊了天神,天神說「:你當縣長減錢糧這件事,就已經抵上一萬件善事,功德圓滿了!」後來,五台山幻余禪師來到寶坻,了凡就把這個夢告訴了禪師,問禪師,可信否!禪師回答說「:做善事要存心真誠懇切,不可虛情假意!企圖回報,那麼哪怕一件善事,也可抵得一萬件了!況且你減輕全縣的錢糧,全縣人民得到你減稅的恩惠,千萬人民因此減輕了重稅的痛苦,而禍福不少呢!」了凡聽了禪師的話,就立刻把所得的俸祿薪水捐出來,請禪師在五台山替他齋僧一萬人,並且把齋僧的功德來迴向!
孔公算予五十三歲有厄,余未嘗祈壽,是歲竟無恙,今六十九矣。書曰:天難諶,命靡常。又云:惟命不於常,皆非誑語。吾於是而知,凡稱禍福自己求之者,乃聖賢之言。若謂禍福惟天所命,則世俗之論矣。
孔先生算了凡五十三歲有災難!了凡雖沒祈天求壽,五十三歲那年,也竟然一點病痛也沒有!現在已經六十九歲了!《書經》上說,天道是不容易相信的!人的命,是沒一定的!」又說「:人的命是沒有一定的!是要靠自己創造的!」這些話,一點都不假,了凡由此方知,凡是禍福,都是自己求來的,這些話都是聖賢的話,若是說禍福,都是天所註定的,那是世上庸俗的人所講的!
積善累德
時常醒覺
精益求精
心誠最靈
凡是禍福
皆己所求
孜孜不倦
趨向天命
深度發聲
Pic
讓中國文化成為天下人幸福的核心能量!以傳播中國文化為己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GIF


TAG:深度發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