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些傳世茗壺都有一個共同點

這些傳世茗壺都有一個共同點

文|砂海墨韻

關於『紫砂的刻繪』之前也能簡單和壺友們交流過,散發著文人氣息,有著含蓄卻又瀟洒的美感,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其中的『通刻』手法。

『通刻』顧名思義,就是遍及壺身的刻繪,有些類似畫派中的過枝、通景,但是又不大相同,總體佈於壺身,延至壺蓋甚至壺底,不是常見的布局,卻顯現出獨特的審美和氣韻。

話不多說,我們一起來看幾款經典的通刻作品。

▲子冶石瓢

子冶石瓢,通刻竹枝。

此壺現藏於上海博物館,為瞿子冶所作,壺身刻竹過牆及壺蓋,兩束竹枝,一縱一橫,頗有逸情。

通刻即不在拘束於壺身,自由延展,有天然之致。

▲子冶石瓢

楊彭年制、子冶刻繪。

同為子冶款,與上款布滿稍有不同,此款疏密錯落明顯,從壺把延出的竹枝延展至壺蓋壺身。

更為細緻,精氣神貫穿整壺。

▲通刻梅花

此款為吉安制、子冶刻繪。

通刻梅花,精細而見其美,雖密而絲毫不顯雜亂,每枝每筆都自然而出,如見梅林盛放,風雅皆於壺上。

▲景舟扁腹

此壺為九零年顧景舟先生與范曾合作的扁仿古壺。

扁腹壺形,於轉折銜接處,皆以大弧型處理,於上刻繪亦為適合,布局合理而精巧。

此壺為景舟先生親刻,在今年六月的和信秋拍上以兩千六百萬元成交。

▲吉安款

這把昨天壺友們見過,行有恆堂款的石瓢,梅枝延至壺蓋,這樣也能以圖鎖蓋,以合對紋路才算是正蓋,非常有趣。

▲周桂珍制 徐秀棠刻

紫砂名家周桂珍制並徐秀棠先生刻,通刻梅花,極為精美。

壺表面圓潤光澤,泥質溫潤細膩,蓋面及壺身飾以梅花,大方秀雅,為壺增添了無限生機。

整壺線條至簡卻氣度非凡,整體比例得當,頗具美感。

另還有許多滿刻字的,例如通刻的心經等,也是非常的漂亮。

▲心經水平

▲心經井瓢

▲心經秦權

看了這許多是否領略到了紫砂通刻之美呢,如果也有通刻的壺不妨在下方留言與壺友們討論,有其他建議或者意見也都記得在下方留言。

感謝關注!

關於紫砂的任何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砂壺文化 的精彩文章:

用干泡法養壺,當下正流行!

TAG:紫砂壺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