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焦慮症抑鬱症與腸道微生物的關係

焦慮症抑鬱症與腸道微生物的關係

焦慮症(Anxiety)是由即將發生的應激性事件引起的一種擔憂反應,以恐懼、擔心、緊張等精神癥狀為主要表現,同時多伴有心悸、多汗,手腳發冷等能紊亂,是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 抑鬱症(Depression)是一種情感障礙性疾病,核心癥狀是情緒低落、興趣和愉悅感缺乏以及意志力減弱,還包括有不適宜的負罪感、失眠、食欲不振甚至自殺傾向等癥狀。抑鬱症是全球主要致殘原因之一,其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預計到2030年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醫療疾病負擔。

焦慮症和抑鬱症在遺傳易感性以及神經病理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它們都傾向於由應激性生活事件引發,並存在神經遞質和神經內分泌功能的紊亂,兩者的共病率也高達60%。由於焦慮症和抑鬱症的發病機制尚未闡明,而且缺乏明顯的生理癥狀,導致很難對患者在早期進行確診並及時治療,使得精神癥狀慢性化,並發展到難以治療的階段。

焦慮症和抑鬱症的發病機制都非常複雜,與其他精神疾病一樣也受到多因素的共同作用。近年來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也可能對這兩種精神疾病有著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顯示活動期的重症抑鬱症患者的腸道菌群與正常人有所不同,而腸道中特定的細菌丰度與焦慮水平也直接相關,小鼠攝入空腸彎曲桿菌後會出現焦慮的表現,這些腸道微生物有希望作為焦慮症的生物標記物。最新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在飲食質量和抑鬱症中也起到中介作用,飲食質量較差導致腸道菌群改變可能會誘發和加劇抑鬱癥狀,相反,飲食質量提高則能夠避免或緩解抑鬱癥狀。

關於胃腸道疾病的介紹中已經提到過胃腸道疾病和焦慮、抑鬱等精神疾病可以通過腦一腸軸互相影響,腸道微生物一方面也能通過腦腸軸影響焦慮和抑鬱。比如通過介導全身性的炎症反應來影響中樞神經系統調節情緒的功能區域,研究人員也證實抑鬱症患者血波中存在多種促炎因子濃度的升高。此外,腸道微生物也能通過代謝途徑對焦慮和抑鬱產生影響:首先,腸道菌群代謝產生的短鏈脂肪酸能調節體內5 -羥色胺的水平,而5-羥色胺水平的降低是導致抑鬱症的直接原因;此外腸道南群能影響宿主的營養吸收和代謝,,從而影響大腦營養和功能,被來越多的動物和臨床實驗表明,補充益生菌可能是一種簡單又有效的預防、治療焦慮症和抑鬱症的方法:口服益生菌可以逆轉應激所導致的焦慮和抑鬱,攝入瑞士乳桿菌的小鼠可以避免高脂肪飲食導致的焦慮行為,而給予嬰兒型雙歧桿菌則能緩解因母子分離帶來的沮喪和抑鬱。

必須要贊一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90%的媽媽產後抑鬱,是因為不了解這些
產後抑鬱,沒有過不去的坎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