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台灣「中元普渡」今天開始,學者:清代就很重視

台灣「中元普渡」今天開始,學者:清代就很重視

今天開始至9月9日,是傳統的「中元」(七月初一至七月三十)。對此,台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林富士說,藉由「中元普渡」促進族群和諧的作法,可追溯到清代的祭厲文化。

台媒報道,由林富士撰寫的《小歷史——歷史的邊陲》中「想我七月半的好兄弟們」篇章指出,台灣在清政府統轄期間,早已有過官方版本的中元普渡。依照清代禮制,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必須設置「厲壇」(「厲」指稱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由官吏率百姓定期「祭厲」。

中元普渡時有各種宜忌

書中詳述,清代噶瑪蘭地區(今宜蘭一帶),漢人與原住民雜處,各地移民先後擁至,族群之間衝突頻繁。加上東北角一帶,地震、颱風、山崩、海難、豪雨所造成的災害又接連不斷。因此,自漢人入墾以後,死難於族群衝突和天然災害的人數相當多。

林富士寫道,當時喀瑪蘭通判姚瑩(相當於現在的宜蘭縣長)便在道光元年利用秋季(中元)祭厲的機會,召集文武官吏、漳泉粵漢民及原住民共2000多人,共同祭祀當地開闢以來的亡者。

「祭厲」後,姚瑩又使漢、原人民互拜,為他們陳說和睦之道。據說,當時許多人因為聽了姚瑩的演說,感動得哭泣流淚。

林富士說,當時官員「祭厲」的主要動機:一是可憐這些孤魂野鬼杳杳無歸,其次是防止陰靈作祟,三是希望這些接受獻祭的厲鬼能做城隍和陽間官府的密探,監察民眾的行為善惡。

林富士認為,當前許多社會問題已不能仰賴官方「祭厲」或「普渡」來解決,但清代的台灣歷史仍是一口警鐘,提醒各族群間融合的重要性。

相關閱讀:眷村老伯感謝世人,牆上影子卻無人,這則中元節廣告被贊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峽評論 的精彩文章:

紐約一華僑公所將改掛五星旗!
男子目睹女友與情敵睡覺,行兇後被判「義憤殺人」

TAG:海峽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