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分鐘熱度」誰都會有,堅持自律才難能可貴!

「三分鐘熱度」誰都會有,堅持自律才難能可貴!

《長安夜書房》

生活中有不少人,

羨慕別人的好身材,

自己辦了健身卡也就去了一兩次;

渴望別人的好成績,翻了兩頁書卻打起瞌睡。

嘴上總說要改變,卻又心甘情願被懶惰支配,

就這樣,陷入自責與內疚的死循環。

當懶散成了習慣,不自律成了生活的常態的時候,

我們卻越來越痛苦,越來越討厭這樣的自己。

人一切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自律,恰恰是解決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徑。

《私享音樂》

這一曲《隨風起舞》中,新世紀音樂大師奧馬爾以其流暢的琴鍵,與希臘布祖基琴、印度西塔琴、又以吉他、小提琴、薩克斯風等領域的大師精彩對話,帶領聽者從都市出發,悠遊東方的神秘、西班牙的火紅熱情、與希臘的湛藍晴空中。人們的思緒隨著音樂恣意飛翔,不論身處世界各地,心中彷彿都有戀人相隨般的溫暖愉悅,永遠不覺得孤單。

1

小青是個健身達人,今天去健身,教練告訴小青,那個當初和她一起報名來減肥的女孩子又回來了。小青問:「為什麼?」因為之前聽說她不再來鍛煉了。教練明顯很鬱悶地說:「她又長胖了,發現穿不上去年的裙子了,所以又來鍛煉。」那個女孩和小青是同一個教練,她當時除了每天來健身房訓練,回家還要跳一個小時的健美操,所以很快就有了成效。因為大家都是來減肥的,教練經常拿她的案例激勵小青。

其實,從去年10月份開始健身以來,類似那個女孩的故事在小青常去的健身房就有很多,教練們最頭疼的就是期待迅速瘦身或者練出馬甲線的會員。因為那樣的會員,大部分都是有點成效就會中斷鍛煉。教練說:「他們內心深處沒有意識到健身的好處,自然很難持久。」教練的這句話,小青感同身受。

這位教練說的持久,其實就是自律的另外一種說法。越自律,人生越容易開掛,唯有自律才能成功。但我們大多數人依然陷入了「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自我放棄」的惡性循環。就是說我們無法將自律持久,無論我們用多麼牛的時間管理、精力管理工具來控制生活,我們依然時刻都想放棄。根本原因就是很多人壓根沒有愛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只是隨波逐流而已。就像美國著名的心理治療師斯科特.派克的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說的那樣:「讓你願意為之自律的事情,必然是至高境界的愛,是自由狀態下的自主選擇,而不是墨守成規,被動而消極地抗拒心靈的呼喚。」所以很多人的自律註定了是階段性的自律,而無法持續。

2

前段時間,小王報了一個21天的讀書訓練營。於是每天5點起床讀書、在朋友圈打卡,還非常認真的做摘抄、寫讀書筆記,讓朋友們對他刮目相看。可是近期發現他朋友圈總是轉發一些不咸不淡的雞湯文,感慨自己還是太不自律了。朋友發私信給他說:「你能持續堅持早起讀書,這說明你已經很自律了,別太為難自己。」原本想要好心勸他成長的路上不要太著急,結果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小王告訴自己的朋友,早就不堅持讀書了,閉營後,起初還挺有動力的,後來就覺得每天讀書也沒見自己有什麼長進,又很枯燥,乾脆放棄了。原來他參加那個讀書訓練營,也只是看身邊有人參加,湊個熱鬧而已,並沒有意識到讀書對自己有什麼好處。隨後幾天看他的朋友圈,發現他又參加了一個時間管理的課程,有的朋友默默的把小王的朋友圈屏蔽了。

或許小王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就這麼間歇性的自律,而終究很難持續下去。因為唯有做自己喜歡的、擅長的事情,才不會人云亦云、心浮氣躁,才能實現自律。當我們選擇開始一件事情,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認同和熱愛,無論掌握多少方法論,人們都很難持續。選擇自己心之所屬並堅守,自律就是一件順其自然的事情了。

3

知乎上有個話題:「高度自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點贊數最高的答案是這樣的:自律有兩種,第一種是為了儘可能的多產出,多做事情的自律;第二種是為了產出真正有價值內容,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富有成果,而對自己慾望的管理。這裡所說的第二種自律,和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的這個觀點如出一轍:那就是思維方式的轉變,才能讓人真正的實現自律。因為一個人想要管理好自己的慾望,就必須要在認真思考的基礎上,主動放棄過分的、不切實際的、不合理的各種慾望,尋找到那些自己喜歡並且願意持續為之努力的事情。也就是說,要在思維層面提升自己對事情的認知,唯有如此,才能真的自律。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里說:「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但有個事實我們也必須清楚,縱然我們幸運的找到了我們願意為之持續自律的事情,依然不排除中途會產生放棄的想法。因為自律,其實也是一種自我完善的過程,其中必然經歷放棄的痛苦,其劇烈的程度,甚至如同新生。

以健身為例,尤其是以減肥為目的的健身,大量的體能訓練經常會讓我們全身虛脫,試想一下,你將一個深蹲機械的重複30次,每次鍛煉都要重複4次30次,內心想要放棄的想法幾乎每秒鐘都會出現一次。所以,要做到徹底的自律真的很難,所以我們需要及時的進行休息,對自己進行恢復和調整。現實中那些看起來非常自律的人,也是這樣做的。他們也許每周會允許自己睡個懶覺,適當讓自己放鬆休整一下。

4

如果自律也是分層次的,它至少可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是和身邊多數人一樣,人們準點上下班,行為舉止有度,孝順且友好。約束自己,做一個不輕易觸碰生活底線的普通人。

第二層,是能發現自己和他人的差距,知恥而後勇,拋棄此前的懶惰和習性,努力追趕他們。會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強迫自己不碰高熱量的食物,能夠日省三身,持續發力。

最高層級的自律則是,把自律當成了一種習慣,它已經深入到自己的血液和生活。無需任何提醒,就會成為那個高度自覺的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就算所有周圍的人都隨波逐浪,仍然會自覺地卓越,活出自己的高度。這才是最值得推崇和追求的活法。

很多人都知道自律會帶來很多好處,可往往很多人都很難堅持下來。自律是一件讓人並不是很舒服的事,但同時自律又會給人帶來想要的東西。這世上,99%的真正自律,其實都發生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沒有約束心的人,過得渾渾噩噩;高度自律的人,才有不一樣的人生。長期的自律,將為我們換來更長期的選擇權和自主權。很喜歡這樣一句話:「我從未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命運不好,良好的品格、優秀的習慣、堅強的意志是不會被假設所謂的命運擊敗的。」願我們都能成為這種人:用習慣鍛造自律,用自律滋養人生,然後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共讀經典》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之旅》

作者:斯科特?派克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久經不衰的暢銷書,更是一位心理學家總結其畢生從業經驗寫出的一本誠意之作。這本書以「人生苦難重重」開篇,逐次討論了自律、愛、成長和恩賜等人生中至關重要的幾大主題,最終希望帶領讀者經歷一系列艱難的轉變,達到自我認知的更高境界。這本《少有人走的路》是很難用標籤去定義的書籍,它述說的不是純粹的心理學,是一本可以擴大我們認知的書,如副標題言,它帶來的是是一段「心智成熟的旅程」。這本書中提出自律有四個原則: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忠於事實、保持平衡。這四個原則既是實現自律的方式,也是自律的人應有的表現。

【推遲滿足感】

不貪圖一時的安逸,先苦後甜,重新設置人生快樂和痛苦的次序。永遠記得有挑戰的事情先做,不逃避,不害怕。首先,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問題並享受更大的快樂,這是惟一可行的生活方式。推遲滿足感是解決拖延症的一劑良藥。

【承擔責任】

不能及時解決人生的難題,它們就會像山一樣橫亘在我們眼前。我們要讓我們自己認識到,人生的問題和痛苦具有非凡的價值。我們必須面對屬於自己的問題,這是解決問題的基本前提。避之惟恐不及,認為「這不是我的問題」,顯然一點好處也沒有;指望別人解決,也不是聰明的做法。惟一的辦法——我們應該勇敢地說:「這是我的問題,還是由我來解決!」只有勇於承擔責任,敢於面對困難,才能夠使心靈變得健康。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通過自律,我們就知道在面對問題時,如何以及堅毅、果斷的態度,從學習與成長中獲得益處。

【尊重事實】

尊重事實,意味著如實看待現實,杜絕虛假,因為虛假與事實完全對立。我們越是了解事實,處理問題就越是得心應手;對現實了解得越少,思維就越是混亂。虛假、錯覺和幻覺,只能讓我們不知所措。我們對現實的觀念就像是一張地圖,憑藉這張地圖,我們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斷協調和談判。地圖準確無誤,我們就能確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麼地方,怎樣到達那裡;地圖漏洞百出,我們就會迷失方向。逃避現實的痛苦和不幸,是人類的天性,只有通過自律,才能逐漸克服現實的痛苦。我們必須尊重事實,儘管這會帶來痛苦,但遠比我們的個人利益和暫時的舒適更為重要。我們必須淡化暫時的不適之感,應該追求真理而不是幻象,並願意承受所有的痛苦。以開放的心態、積極的努力,不斷修訂人生地圖,方能使心靈獲得成長。

【保持平衡】

保持平衡意味著確立富有彈性的約束機制。要使心智成熟,就須在彼此衝突的需要、目標、責任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這就要求我們利用機遇,不斷自我調整。必須捨棄某些快樂,主動選擇承擔痛苦。這些捨棄換來的,就是得,是心智成熟的果實:我們更懂得如何解決問題,人生的問題不再讓我們痛苦不堪。

閱讀總結:自律是通向個人心智成熟的康庄大道。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方案——自律。局部的自律解決局部的問題,完整的自律才能解決所有問題。「人生錯綜複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路。」這意味著,生活的方式沒有公式,沒有既定的答案,我們總是穿梭在未知的荒原、莫名的小徑和深幽的密林中,迷路是常有的事情。錯綜複雜的人生,本沒有正解,也無所謂高下。《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的作者就是希望在每一個彷徨的迷失中,讓我們通過太陽、星群和植被判斷出正確的方向。這部書的意義在於幫助那些還在路上、還願意關注前路風景和自身境遇的人,提供一本心靈的生存手冊。

《主題歌單》

王菲《清風徐來》

莫文蔚《忽然之間》

蕭敬騰《為你加油》

周筆暢《最美的期待》

《長安夜書房》編後語

人生路上的「痛苦」和「幸福」原本就是雙生子,很難在一件事情上把這兩個角度完全分割,苦難之遭遇換個方式看待,一不小心就成了幸福之體驗。苦難也有它的等價交換定律,如果我們能正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問題和痛苦,真正理解並接受它,那麼我們就會釋然,從而更理性的地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我們不需要對自己產生的失望感而感到害怕,因為失望本身也在改變我們自己,學會忍耐和遺忘,學會選擇和規避,學會爭取和放下,這從中汲取的力量就是成長。

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在人生旅途上不斷邁進,或早或晚,都要經歷需要放棄的重大時刻。不得不承認在人生的大部分時光,我們一直在重複著堅持與放棄。事實上堅持是一種態度,放棄則是種魄力。堅持對於每個人來說,是一種追求,是一種等待,哪怕生活再殘酷,人們總是選擇堅持。因為堅持是實現理想的前提,意味著付出,意味著承擔沉重的責任和義務,意味著永不放棄自己的追求。然而放棄並不等同於逃避,而是一種對自己人生目標的一次慎重的校正。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來越需要學會正確的加減法,能夠承受心海深處的寂寞和孤獨,正是個性與理性成熟的一種體現。

讓人們願意為之自律的事情,必然是對某種事物至高境界的愛,是一種誠實勇敢的自主選擇,而不是被動而消極地抗拒心靈的呼喚。自律的底色其實就是一種自珍。珍愛自己並不難,誰都可以跨進去,從健康飲食、早起、運動、閱讀開始。自律要的是一點一滴的累積,千萬不要擁有一身洪荒之力,卻沒有堅持的勇氣。要想不辜負自己的一生,就要乘風破浪,全力以赴的去面對,去承受。當身心狀態變得越來越棒時,我們面對的會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自己和更加精彩的世界。

編輯:小黎

審核:擺衛軍

FM106.6 /AM693陝西新聞廣播

23:00---00:00

《長安夜書房》

每天讀好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陝西新聞廣播 的精彩文章:

快樂那麼多,年輕人,請你不要隨便「喪」!

TAG:陝西新聞廣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