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家有小豆包,一年級開學要過五關

家有小豆包,一年級開學要過五關

孩子的學校終於敲定了,小豆包們馬上就要背起書包去上一年級啦!

新的希望總是伴隨著新的煩惱:「孩子不會聽課?打架?告狀?走神?那該怎麼辦啊!」「作為父母,我們該做出哪些改變呢?我們要培養孩子哪些習慣呢?」

專家認為孩子上一年級,幼小銜接要過好五關。

心理關:激發嚮往之情

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學習和生活的重心變了。從遊玩活動到知識技能學習;從小朋友到小學生,他們的角色也轉變了。讓孩子過好心理關是首要的。

孩子由幼兒要變成一名真正的小學生,內心多多少少會有些緊張、興奮,還有的孩子會期待或恐懼,因為畢竟是到一個新環境學習、生活,重新面對一群陌生的面孔——老師和同學,這都是孩子的正常心理。家長要告訴孩子這是每個孩子必然要走的一步,而且到學校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懂得更多的道理,結交更多的小朋友,多從積極方面引導孩子,讓他們對小學生的生活充滿嚮往。還可以經常領著孩子到學校附近轉一轉,熟悉一下學校的周邊環境。強化孩子對自己角色轉變的意識。

專家指出,要讓孩子明確上學的目的,通過聊天,激發孩子上學的興趣,解決他們心中的疑慮,使他們對升入小學滿懷興奮與期盼,而不是焦慮和拒絕。

開學前幾天,父母可與孩子坐下來開個「家庭座談會」,認真地與孩子做一次交談。告訴孩子從上學起,就要努力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養成好習慣。

學習關:培養良好習慣

進小學一個月左右,孩子之間的差距漸漸拉開。那些學習不太好的孩子往往都是因為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因此,家長們要關注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

一年級新生注意力不集中表現尤其突出,有的孩子坐不住,總是東扭西晃,有的總愛找前後左右的同學說話,這類孩子容易落在班級後面。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集中注意力呢?原來在遊戲中學習,變成了長達40分鐘的課堂教學和每天必須完成的家庭作業,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能夠坐下來,開始的時間可以是20分鐘,以後再逐漸延長。開始的幾個月陪孩子一起寫作業很有必要。寫作業之前,要先解決一切瑣事,去廁所,喝水,吃水果等。一旦開始寫作業,就要坐在椅子上,一氣呵成。開始寫作業的時候,要時刻提醒孩子的坐姿,頭正肩平背直腳併攏。寫字做到胸口離桌子一拳,筆尖離手指一寸,眼睛離書本一尺。所有的作業都做完之後,將書包收拾好,放在門口才叫完成今天的作業。開始時這些規則的明確是很有必要的。

杭州天長小學的屠蘭老師剛帶了一年級的孩子。她總結,能很快適應學校生活的孩子,有幾個特點:性格比較開朗、習慣好,比較獨立,能坐得住。「不過,大部分孩子,適應小學生活在一個月左右,家長們不必太擔心。」屠老師說。

生活關:成就獨立精神

大手拉小手,一起做事情,絕不是家長的包辦代替。否則,家長剝奪了孩子鍛煉成長的機會,會影響孩子的能力形成,阻礙孩子的發展。例如指導孩子收拾書包。收拾書包對孩子來說是個細緻活。家長要指導孩子合理使用書包的各個夾層空間,哪裡課本,哪裡放水壺,哪裡放抹布,還要對照第二天的課程表,準備好課本。這些小事培養的就是孩子嚴謹認真的態度。

在家裡為孩子布置一個學習的小天地,為孩子創設固定的學習場所和優美的學習環境。每天抽出30分鐘時間與孩子一起閱讀書籍、報紙,拓展孩子的識字量,養成閱讀習慣。此外,教會孩子吃飯也很重要。上小學後,很多孩子仍然不會自己吃飯,一頓飯會磨蹭很長時間,影響午休時間。

長江實驗小學家委會代表說,在幼兒園裡孩子出入課堂相對隨意,到上小學了,要提醒孩子上廁所最好在課間解決,「平時就在家裡試著讓孩子練習,去廁所前要告訴爸爸媽媽一聲,進入廁所時要先判斷一下裡面是否有人。」

另外,小學老師要管理的孩子太多,不可能再有多餘心力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因此在選學生時,自然會偏向挑選不會添麻煩的孩子。而這些生活自理能力,是靠平日父母一點一滴的培養而成的。

孩子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小學生,就要告別昔日遊戲為主的幼兒生活。看電視、玩遊戲可以,但要放在周末完成作業之後。平時里,寫完作業之後和孩子一起開展親子活動,或者鼓勵孩子找同學出去玩玩。很多孩子小小年紀戴上了眼鏡,給生活、學習、運動帶來諸多不便。

物質關:培養正確消費觀

擁有20多年一線班主任經驗的石家莊市和平西路小學的史鐵霄老師說,學慣用具如書包、筆袋、鉛筆、水彩筆等的準備是必須的。大小適中的雙肩書包即可,新入學的低年級學生沒有必要準備拉杆式書包,因為低年級學生作業量小,教輔資料少。「背上書包上學堂」給孩子傳遞一種意識,我是小學生了!筆袋、鉛筆等要準備樸素大方的,不要在式樣上追求花哨,會分散本就薄弱的課堂注意力,還容易給孩子形成不良的攀比心理。

小學是養成教育,每一個新的開始都是教育的難得契機。給孩子準備一個64開的小本子,每天記作業用。準備一個材質好的水壺,堅持每天給孩子帶水,健康衛生。準備一塊抹布,每天到學校擦擦自己的桌椅。學校要開設微機課,還要給孩子準備一副鞋套。

交往關:建立夥伴關係

「學習結交朋友,通過學習夥伴關係的建立,可以幫助孩子消除上學的陌生感。」家長還要引導孩子自己解決矛盾,儘快融入新集體。當出現矛盾時,教育孩子從自身找原因,不要總是歸結為對方的錯誤。要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問題,能夠理解別人。如果是自己做錯了,就要敢於承擔,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且勇於改正錯誤。

謙恭有禮的孩子走到哪裡都受歡迎。自信的孩子容易建立良好的朋友關係,這方面家長要多鼓勵孩子。而保持良好的親子交流是關鍵。孩子有好的表現就鼓勵他;孩子遇到挫折就及時安慰,幫助他分析原因。給予孩子及時的鼓勵,幫助他們建立自信,有助於孩子儘快融入新的生活。

史鐵霄說:「孩子的成長是個單行道,任何家長都不願意讓孩子回爐。對於大多數獨生子女的家長來說,父母作為終身的職業,而且是唯一無證上崗的職業,且行且學習吧!

神墨萬能哥,助身邊人進步!

關注萬能哥

一起,助身邊人進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父母世界 的精彩文章:

請告訴孩子:考好考壞,青山都在
孩子,讀書,是通向成功的最佳捷徑

TAG:父母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