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我們不認識的周作人,兩個我們不熟悉的文學時代
瑾 書,陪 你 認 真 過 暖 心 的 生 活
一個有爭議的人,是如何看待另一個有爭議的人的呢?以前是不會去想到這個問題的,讀到《周作人概觀》,順便去查詢了此書作者的相關歷史,才更加明白一個人尤其是歷史中的人是沒有辦法一刀切地去評論去判斷,個人當然有好惡,但是輕易下論斷就並不是一件妥當的事,多讀多聽多看多思考,才不至於被蒙蔽。
周作人概觀
作者:舒蕪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周作人被人熟知的身份是魯迅的弟弟,另一個被眾知又不甚光彩的身份是漢奸。國難當頭之際,政治背叛者也多,但是大概唯獨周作人一個,是一邊讓人痛罵一邊又讓人痛悔的人了。因為他高瓴的文學地位和複雜的思想變遷,他並不是一個自始就純然的背叛者,甚至在一開始他也是站在革命這一邊的。
在初期,周作人是作為文藝理論家、批評家,以及介紹世界文學的翻譯家而存在的。《自己的園地》一輯奠定了中國新文藝批評的礎石;在新文化運動中,他更是第一個提出「思想革命」的口號;翻譯外國小說則是早在日本時期就和兄長魯迅一同開展的工作,周氏兄弟的譯文力求顯出「異域文術新宗」之異在何處,新的何處,錢玄同說他的翻譯」卻是開新紀元的「。
但是這樣一位可謂新文化運動旗手級人物,在1924年卻發生了重大的轉變。1923年7月19日,同住八道灣大宅的周作人給魯迅送去了一份絕交信,之後不久魯迅搬到了西三條互通的住所。自此周氏兄弟失和,再無往來,先前的一切友愛、溫暖、親情,在瞬間變成了粉末,至於失和的原因,至今沒有明確的定案。而1924年周作人在文學上的選擇也發生了轉向,他把重點轉向了小品文,舒蕪在書中提出這一轉變的根本原因是對思想革命、文學革命的悲觀。面對著「這個世界還會好嗎」的自我發問,周作人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新文化的大浪大潮里他掉轉船頭,向著安靜的閑適的泊灣駛去,而他當初的那些同儕仍在風浪中掙扎,朝他揮著手說,別停下,我們繼續往前去看更廣闊的天地,他只是擺了擺手,說,不了。
是真的不抱希望了吧。他只把心力放在那些草木蟲魚上,求閑適求美感,求「惜無白粥下微鹽」的文字況味。「由信仰而歸於懷疑」,把一切理想信仰都看作盲從,彷彿為自己找到「理性的隱士」這一最佳身份。舒蕪這樣評價,「既要做隱士,又要使別人相信並且特別是要自己相信仍然是舊世界的叛逆者,或者說,把向舊世界作戰的全服武裝從戰場上帶回來裝點在隱士的幽居之中,這就是周作人找到的安身立命之處」。
但是真正與時代與人在一起的的文人大抵是對人世抱以觀察、以同情、以期待的,完全封閉外界,眼界心思都放在了纖毫細微的敏感之上,不是說這一選擇不可以,只是難免讓人在纖細之上失去了希望;尤其是在周作人所處的歷史時期,這樣的選擇尤其消極;如果他在現在說不定可以成為大家喜愛的散文家,追求生活的美感與恬淡,只是當時並不適宜,而且他在政治上的選擇當然是錯誤的,這沒有什麼好辯駁的。
「在知與情兩方面分別承受西洋與日本的影響為多,意的方面則純是中國人……積極方面有墨子與商韓兩路,消極方面有庄楊一路,孔孟站在中間,想要適宜的進行,這平凡而難以實現的理想我覺得很有意思」。
他就像一個「彆扭」的消極的人,對周圍的一切都不抱希望,卻唯獨對閑適的所謂美感懷有點點星火的熱情,獨自地愛惜著羽毛,與別人走著相反的路,走著走著,他的中庸,他的消極,他的閑適的美,甚至他的日本妻子,都把他帶到一個分外尷尬的地步。
周作人在小品文的閑適里找到自洽。而研究周作人的舒蕪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可能都沒有辦法自圓其說。
舒蕪也是一個有「污點」的人,在特殊的歷史時期,他的出具的一疊胡風書信成為了引爆重大冤假錯案的導火索,書信是正常的文人學者之間的文藝評論,但是在不恰當的時機出現了,它被放大被架在了攻訐的靶子上。
李輝在散文集《書生累》里有一篇懷念胡風的妻子梅志的文章中這樣寫道:「懷念梅志,很自然想到了毛澤東著名的《詠梅》詞:「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如今想起它,......是因為恰是詞的作者一九五五年大筆一揮,在周揚呈送的即將發表的胡風書信大樣上,加上了「胡風反黨集團」幾個字,隨即一場暴風雪突然降臨在胡風、梅志夫婦及其朋友們身上。」
強大的錯誤的個人意志往往就是讓現實扭曲,這件案子不僅僅造成了當事人20多年的人生苦難,還牽連甚廣,使2100餘人受到牽連,其中92人被捕,62人被隔離審查,73人被停職反省。胡風本人於1965年被判處有期徒刑,1969年又加判為無期徒刑直到1979年獲釋,從而造成一起重大冤假錯案。冤假錯案的結果勢必不是舒蕪可以承擔的,他要承受的「告密者」罵名和同行的不原諒則是政治高壓下的另一層折磨,他一邊研究著周作人的生平,是不是也在其中體會到一點類似的委屈心酸的心緒?
文學到底是一件應該離政治遠一點,而離人近一點的事物。而自古文人處於江湖野澤才自由,求廟堂之高則難以周全,即使近現代這樣的大概率似乎也並沒有被打破。
GIF
我希望你 永遠不要屈服
那是你想要的生活
你不跑向它 它就會消失
盡情分享朋友圈 | 轉載請聯繫授權
喜歡請點贊 分享朋友圈 也是另一種打賞
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
瑾書
享受閱讀好時光
關注


TAG:瑾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