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人眼光準確,無人能及,將三個女兒都嫁為皇后
本文由【見微知著說歷史】獨家發佈於企鵝擅自轉載必究!歡迎轉發分享~
北魏雖然經歷了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並沒有阻止它的衰敗,反而因為漢化,引發了全國大規模地軍鎮起義,北魏王朝一邊向自己曾今的敵人--柔然求救,一邊號召鮮卑貴族平叛,起義最終被平定,但是大權已經旁落,王室淪為權臣的傀儡,隨著爾朱榮的死,北魏逐漸分裂成東魏、西魏兩個國家,開啟了兩地長達四十年的對峙時期。
剛開始,高歡的實力遠勝宇文泰,為了能和高歡對抗,宇文泰改革兵制,創設了府兵制,以十二大將軍,八柱國作為骨幹將領,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武川出身,逐漸形成了一個影響多達一個半世紀的軍閥集團---關隴集團,這個集團除了宇文泰的兒子,楊忠的兒子,李虎的孫子後來都成了皇帝,而跟他們關係密切中起到穿針引線作用的人物不得不提到他---獨孤信。
獨孤信儀錶貌美,善於騎馬射箭,可惜趕上了亂世,不得不在起義軍葛榮手下效力,由於他非常注重自己的容貌,在軍中有著「獨孤郎」的美稱。葛榮戰敗被殺,獨孤信被招安,在孝武帝西遷逃亡長安時,他捨棄妻女千里跟隨,忠心護主,出任荊州地方大員,後來被東魏將領擊敗,不得不逃到南梁,滯留三年,他以『侍奉君主,決無二心』打動了梁武帝,回到故國,西魏也赦免了他的罪過。
宇文泰實際掌管著西魏的軍政大權,而獨孤信因為跟他關係很好,所以每次出征都要獨孤信隨從,沙苑之戰,西魏斬殺八萬敵軍,扭轉了兩國強弱的局面,獨孤信獲得了郡公的稱號,成為八柱國之一,第二年,東魏進犯洛陽,大部分城池失守,只有獨孤信據守金墉城十餘天,等到了宇文泰的增援,敵軍才退出洛陽。
公元543年,雙方打響了第一次邙山之戰,此戰宇文泰辛苦組建的六軍全軍覆沒,險些喪命,多虧獨孤信等將領收集潰敗的士兵襲擾追兵,宇文泰逃出生天。高歡死後,兩國逐漸勢均力敵,宇文泰的地位越來越穩固。
獨孤信無論容貌,品質、功勞,聲望在整個西魏朝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他有三個漂亮的女兒,是朝中貴族嫁娶的對象,因此說他是當時的『國民岳父』,並不為過。
作為好父親,擇婿首先要品行良好,其次才是門當戶對,最後才是才能。他將自己的長女嫁給了宇文泰的長子宇文毓,宇文毓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政績顯著,備受百姓的愛戴;
李虎廣交朋友,樂善好施,看淡名利,獲得隴西郡公的稱號,由於他的長子入仕北齊,次子殉國,他死後爵位落到第三子李昞身上,李昞在做官時為政簡靜,名聲很好。
楊堅的父親楊忠是獨孤信的部下,長相貌美,又是名門之後,戰功赫赫,其子楊堅不畏宇文護的權勢,拒絕他的拉攏,後來成為帝王勤政愛民,統一南北,最讓人動情的地方是他一至始至終都疼愛著獨孤伽羅,這一點獨孤信沒有看錯。
政治聯姻,並沒有讓獨孤信得到好處,反而因為他的忠誠,給自己帶來禍患,宇文泰其實想取西魏而代之,便猜忌獨孤信反對自己,沒有讓宇文毓作為繼承人,宇文泰死後,宇文覺稱帝建立北周,但是朝政把持在宇文護手中,他對此不滿,與趙貴一起準備刺殺宇文護,後來被告發,不久被宇文護賜死。


※他是仁慈的皇太子,多次勸說父親不要太殘忍,為何卻被其父親嚇得跳河
※紂王真的是因為寵信妲己,荒淫無道,商朝才滅亡的嗎?
TAG:見微知著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