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民政府是如何設計抗戰時期各方面總動員備戰、應戰的?

國民政府是如何設計抗戰時期各方面總動員備戰、應戰的?

原標題:國民政府是如何設計抗戰時期各方面總動員備戰、應戰的?


除軍事規劃外,「計劃」中還就戰時交通、通訊、衛生、物資、防空、治安等多項內容進行了計劃。在交通方面,擬將全國鐵路、水運統歸「最高統帥」直轄或授權使用,公路運輸分屬各集團軍兵站專用;建立戰時通訊系統,統一國內無線、有線電管轄以供軍需;在漢口、南昌、南京、徐州、太原、鄭州、西安設立主要兵站,在年底前儲存野戰軍50個師3個月之軍糧、一個半月之彈藥、6個月之燃料,同時「利用民間積穀倉庫之制度儲備軍用糧秣」,並在爭取「彈藥務必自給的」同時向外國購買軍備,「以為補充」;在戰時救護方面,作戰初期須準備兵站醫院20個,三個月所需的衛生材料,約可收容傷病者2萬人,編兵院列車六個以擔任傷病者之輸送。



運輸傷員的車輛


在武昌、漢口、南昌、西安、南京籌設重傷病院;各地警備軍負責治安警備工作,擔負「綏靖地方」並「懲治敵民及國賊」任務。組織四支守備軍分任津浦至平漢南段、隴海及湘贛諸鐵路之警備。 此外,有關戰時防空、民眾動員、江海岸要塞之備戰,組建化學兵團等等內容,在「計劃」中也都作了相應的安排。



民眾支援


及至盧溝橋事變發生,當局實際上已基本完成了「計劃」中所擬作戰後備各項主要任務。總計已在全國設立軍需總庫6所(金陵、蚌埠、信陽、華陰、南昌、武昌),分別負責京浦、京滬、津浦、平漢、隴海、福建、浙江之補給任務,下轄之各分庫、獨立庫達20個,又成立野戰倉庫15所,以南昌、武昌為全國核心庫。


其中軍用物資之儲藏:(一)彈藥,長江北岸各地共存儲約6000萬發,武昌存4000萬發,南京存1億發。步機槍子彈除各部隊原擁有2億發外,庫存3億發,步炮彈50萬發、戰車炮彈30萬發,其它炮彈計20萬發,總計可供20個師三個月之用。(二)軍用糧秣存儲量為50萬人、10萬匹馬一個月之用數。(三)燃料,汽油儲備300萬加侖,航空汽油250萬加侖。 在醫療救護方面,已成立後方醫院10所,可容1萬病員;加舊有醫療機構,總計可收容8萬傷病員。另備衛生列車6列,衛生汽車4組,重傷醫院4所,共備100師人6個月所需衛生材料; 其餘如南京、武漢等重要都市防空設施也都著手布置。由於戰爭於7月初爆發,「計劃」所列內容並未能全部完成。



防空設施


馬振犢、陸軍:《抗戰正面戰場啟示錄——八一三淞滬抗戰》


編輯:浙江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蕭宸軒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官團 的精彩文章:

魯中根據地軍民是如何破解日軍五次「拉網合圍」式大「掃蕩」的?
面對日本的武力侵略,南京政府何為抱定不抵抗主義?

TAG:軍官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