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都那麼努力了,為什麼實驗室的大家卻越來越討厭我?

我都那麼努力了,為什麼實驗室的大家卻越來越討厭我?

我們通常都喜歡樂於合作的人,但是這個人又不能太合作——如果他的努力把其他人襯托得像個廢柴,我們就會開始討厭他。

來源 University of Guelph

編譯 三水

編輯 戚譯引 魏瀟

想像一下這個場景:小 A 和小 B 是今年剛剛進課題組的學生,小 A 每天早晨按時來到實驗室,除了完成自己的實驗,還經常幫其他人做一些簡單的工作,有時甚至凌晨才能回寢室;而小 B 的身影則很少出現在實驗室里,自己的實驗常常需要小 A 的幫助才能完成。你說,他們誰在實驗室更受歡迎?

一個可能的結局是,小 B 常常跟別人抱怨小 A 喜歡出風頭,奪走了老師對自己的關注,實驗室的其他人也有類似的感覺。

圖片來自 Pixabay

為什麼有人明明努力又上進,還經常幫助身邊的人,但是大家卻不喜歡他/她呢?圭爾夫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有時候,做一個好人是沒有好處的。這篇文章被發表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上。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喜歡樂於合作的人,好人。並且我們樂於看到壞人有報應,不合作的人受到懲罰,」心理學教授帕特·巴克雷(Pat Barclay)說,「但是有時候,樂於合作的人會受到懲罰,人們會討厭那些特別好的人。研究者們在不同的文化中都觀察到了這種現象。」

巴克雷教授發現,有些人似乎並不喜歡樂於合作的人,尤其是當他們認為好人讓自己在工作場所或者其他組織中看起來很糟糕的時候。

巴克雷教授和學生艾麗塔·普利森(Aleta Pleasant)共同完成了這項研究。他們使用公共物品博弈(public goods game)對 117 名大學生進行了測試。這是經濟學和心理學中常用的一種實驗手段,參與者從自己的籌碼中拿出一部分投入公共籌碼池,隨後公共籌碼池的收益將被平分。慷慨的參與者會投入更多的籌碼,讓群體的收益增加。

研究人員發現,在成員相互競爭的群體中,出現合作行為的個體往往會受到懲罰。即使懲罰會導致群體的收益減少,懲罰者的收益也會因此減少,這種現象依然存在。與之相對的是,如果群體中不存在競爭,那麼群體中的合作行為就會增加。

圖片來自 Pixabay

為什麼人們會反感那些表現得過於慷慨、樂於合作的人,甚至想懲罰他們呢?巴克雷教授用來自人類學的證據對這種現象進行了解釋。在平等的狩獵採集社會中也存在類似現象,人們會阻止優秀的狩獵者統治群體,巴克雷說:「在許多這樣的社會中,個體為了維護自己平等的社會地位,會想辦法阻撓那些可能會凌駕於其上的人。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把這種態度放在今天的社會組織中,那就是『嘿,你工作得太努力了,這讓我們其他人看起來很糟糕』。」

懲罰競爭對手的親社會行為可以阻止競爭對手獲得相應的聲譽,以避免自己看起來更糟糕。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有的人會匿名捐贈大量的慈善捐款: 其他人可能會厭惡這種行為,並且懲罰或排斥捐贈者。同樣,它可能也會影響環保行動。「對環境保護毫無作為的人為了維護自己的聲譽,可能會選擇攻擊環保主義者的動機。」 巴克雷教授說,「這是一種阻止別人在保護環境方面做得比自己更好的策略。但是,通過這項研究,我們提高了對這種競爭性社會策略及其作用的認識,也許它發揮的作用就會變小了。」

然而,該研究是在實驗室情境下完成的,研究結果是否能夠有力地解釋現實情境下的行為還有待驗證,畢竟,現實情境下的個體行為可能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此外,嫉妒在這種現象中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呢?它是個體做出這種行為的動機嗎?文章中並沒有給出比較明確的說明。

論文信息

【標題】Why Hate the Good Guy? Antisocial Punishment of High Cooperators Is Greater When People Compete To Be Chosen

【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

【作者】Aleta Pleasant, Pat Barclay

【時間】30 Apr 2018

【DOI】10.1177/0956797617752642

【摘要】When choosing social partners, people prefer good cooperators (all else being equal). Given this preference, people wishing to be chosen can either increase their own cooperation to become more desirable or suppress others』 cooperation to make them less desirable. Previous research shows that very cooperative people sometimes get punished (「antisocial punishment」) or criticized (「do-gooder derogation」) in many cultures. Here, we used a public-goods game with punishment to test whether antisocial punishment is used as a means of competing to be chosen by suppressing others』 cooperation. As predicted, there was more antisocial punishment when participants were competing to be chosen for a subsequent cooperative task (a trust game) than without a subsequent task. This difference in antisocial punishment cannot be explained by differences in contributions, moralistic punishment, or confusion. This suggests that antisocial punishment is a social strategy that low cooperators use to avoid looking bad when high cooperators escalate cooperation.

【地址】http://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095679761775264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研圈 的精彩文章:

中國需要給臨床醫生騰出時間來做研究
神經科學證實:唯有直面恐懼才能克服恐懼

TAG:科研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