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繼書法有兩個問題:一是失形,二是無神 功力下滑,令人遺憾

張繼書法有兩個問題:一是失形,二是無神 功力下滑,令人遺憾

張繼書法有兩個問題:一是失形,二是無神。功力下滑,令人遺憾。張繼先生是一位碑學功力很深的書法藝術家,並且他從小就開練書法,有比較紮實的書法童子功。但是稍有不足的是,張繼是一位主修隸書的書法家,隸書是他的主打藝術成績。他曾經獲得過蘭亭書法銀獎,當然這個銀獎也可以說成是最高獎,因為他參加的那屆比賽,眾所周知的原因,金獎是空缺的。

至於張繼先生的書法地位,也是比較高的,他在中書協有做過隸書委員會的領導。筆者感覺,張繼能在中書協有比較高的任職地位,可不是硬擠進來的虛名,而是有一定書法實際功力支撐的結果。畢竟修鍊書法數十年,書法功力還是非常到位的。

但是,在觀賞張繼先生的書法創作時,會有一種感覺遺憾的現象:他的書法不是越寫功力越高的走向,而是呈現書法越寫越有點兒差勁的下坡趨向。就是平常所說的月滿則虧的現象。特別是他曾經引以為自豪的隸書臨寫曹全碑的功底,功力已經有些有崩塌的感覺。換句話說,當下他寫曹全碑風格的隸書,書法的碑功風貌與以前的書法情景已經是不同了,不是書法功近原碑的能力,而是有了書法質取曹全碑越來越遠,以至於有失魂落魄的感覺。筆者用「失形」與「無神」來形容他的隸書創作。他的隸書書法有「失形」與「無神」的兩個弊端,以下分開來論:

先說書法失形的問題:曹全碑的原碑字跡,主體觀感是端正,書法形象就是橫平豎直,結體方扁正態的形體。但是張繼寫曹全碑的書法形態,卻漸漸改變了曹全碑的端正舊相,橫不平,豎不直,書法不入碑質,歪歪扭扭的書法筆畫現象比較多起來。除了筆畫歪歪扭扭,結體也由曹全碑方扁形態改變成了方不方圓不圓的鬆散結構,把曹全碑的結體方式改變了之後,讓張繼先生臨寫的曹全碑隸書基本上是失形於原碑,毫無傳統形象了。

再說說書法無神的問題:曹全碑的神韻是清雅秀逸的字跡精神,雖然是刻碑之書,卻是有極盡綿柔的書法神態。張繼寫曹全碑的隸書字跡,卻失敗於枯筆干墨,筆墨難見清雅秀逸,皆如乾柴朽木,不見生機,只有呆板。如果說曹全碑是筆跡美人,那麼張繼先生擬成的曹全碑書法則是筆跡丑怪,基本失去了曹全碑的舊有神采,不是十分美觀。

書法師古,習成碑帖功,是張繼先生書法的原始功力,也是他作為一流書法家的底氣,就張繼先生的書法造詣來說,應該是比較高的水平,這個是不必懷疑的。但是現在來看張繼先生書法的進階品質來說,卻有比較明顯的功力下滑的現象,越寫越失碑質,功力下滑,令人遺憾。不知愛好書法的朋友們,如何看待張繼的書法?敬請留言分享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之光 的精彩文章:

觀看白砥書法,題寫打油詩一首:本已得功名,何必演丑角
吳震啟書法:筆墨有功力,可以說是書協的台柱子

TAG:藝術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