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黃土高原里的大坑,竟是住過15代人的地下「四合院」!

這個黃土高原里的大坑,竟是住過15代人的地下「四合院」!

「見樹不見人,見村不見房。窯洞土中生,院落地下藏。平地起炊煙,忽聞雞犬聲。綠樹簇擁處,農家樂融融。」

這一民謠,描寫的是山西南部黃土高原一帶的一種獨特的民居形式——地窨院。

王守賢家的地窨院一共住過15代人,如今只有他一人留守。覺得自己年事已高,他早就向3個兒子做了交代:一定要將老院子輩輩傳下去。

黃土高原上的別樣風景

山西平陸縣的張店鎮,曾經是一個以地窨院為主的村落,當地人世代居住在地窨院里。

地窨院被掩映在樹木林蔭之中,雞犬之聲相聞而不相見,人聲嘈雜而影蹤全無,是我們山西村落景觀中別具風情的一種類型。

站在院上方俯瞰,院落猶如一方極為方正的天井,四面均有窯洞。窯洞內壁光潔堅固,木窗木門、青色地磚都在默默地呈現著蹉跎歲月的痕迹。

你肯定想問,住在地下,下大雨不會淹嗎?不會的。院內會挖兩口井,一口旱井,四壁底部加固,承接雨水供飲用;一口滲井,四壁底部不作處理,供排水,防止院內積水。

窯洞的窯頂是收打莊稼的場地,儲糧的窯洞鑿洞直通窯頂,可將碾打晒乾的糧食通過鑿的洞直接灌入窯內倉中,既節省力氣又節省時間。

地窨院還是天然的溫度調節器。冬天在瓦房裡要用很多煤來燒火炕添爐子,但在窯洞內有點炭就能把整個窯洞烘得暖暖的;夏天氣溫三十多度的時候,住瓦房裡會熱得渾身是汗,但住在地窨院的窯洞中,睡覺時可能還要蓋被子。

平陸地窨院的守望者

隨著人們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農村生產方式也在轉變,地窨院的數量也急劇的減少。有的被平整後在上面蓋起了房屋,有的被植物掩埋。

如今留在地窨院居住的多為老人,他們的堅守是對古老生活方式的眷戀,也使這些歷經風雨的老院子得以保存至今。

王守賢家的地窨院是目前張家店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一處院落。老院子已經有幾百多年的歷史了,居住過15代人。

王守賢的兒子們在城裡買房居住多年,他一直不願意去城裡和孩子們住。因為過慣了村裡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放不下這座老院子,還有自己的老伴。

王守賢現在已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地窨院營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也是一名獸醫,誰家牲畜生病了都請他去,掙來的費用就用來維修這個院子,他盡其所能的維護著這座老院子。

他說:「咱們這地窨院,不能離開人,人一離開,草就長滿了,馬上就荒了。這院子是老祖宗給咱留下的,前幾代人都照顧得很好到我這一代不能給糟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更更山西 的精彩文章:

TAG:二更更山西 |